甘肅東部的石窟群藏龍臥虎,那些石窟和摩崖造像默默隱藏在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景點中,如果事先沒有做功課,很容易就錯過了最精彩的一章,比如天水的仙人崖。
仙人崖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麥積山石窟東北方,這裡的石窟造像始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600年曆史。或許是麥積山石窟名聲太盛,其附近的仙人崖、水簾洞石窟群都知者寥寥,被人們所忽略,但這些石窟確實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
古時,作為佛教中心的石窟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趕來,山中的寺廟、道觀相繼建起,釋、道、儒三家共存,仙人崖也漸漸有了名氣。
如今的仙人崖面積頗大,由東崖、西崖、南崖三崖,玉皇峰、東崖峰、西崖峰、寶蓋峰、獻珠峰五峰和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靈應寺六寺和一座碧波盪漾的仙人湖組成。湖光山色,春夏時生機勃勃,秋冬時斑斕如畫。
除去歷史悠久的造像,這原本帶著傳說氣質、山清水秀的景區也成為人們登山、觀景的好去處。景區內建設成熟,標識牌指示明確,每一個景點介紹得都非常清晰,沒有冤枉路。
整個景區有廟宇、殿堂近30座,單是西崖就有14座,其中最出名的是“仙人送燈”。
“仙人送燈”是古秦州八景之一,景點名字則來源於一個有趣的自然現象——古時南崖腳下有一座燃燈閣,每當夏秋深夜,天然磷光和油燈燈光相互輝映,時明時暗,彷彿是仙人攜燈而行,由此有了“仙人送燈”的說法。
崖壁陡峭嶙峋,一派滄桑模樣。廟宇殿閣點綴在山崖中,隨山勢蔓延,走一段路程就遇見一座,各有各的特色。
建在崖壁下的殿閣大多是後代修復或重建,沒有破敗的感覺,秋冬季節,樹葉泛黃,人文建築和自然風光彼此映襯,相當有古風氣質。
一排殿閣高低錯落佇立在崖壁之下,崖壁經時光打磨,經雨水沖刷,形成砂礫色和黑色相隔的紋路,搭配著雕樑畫棟、灰瓦紅牆,彷彿一幅散發著古韻的畫作。
靈應寺是山中名氣最大的一座寺廟,始建於北魏晚期,曾名“華嚴寺”,明朝時重修,永樂皇帝賜名“靈應寺”。
一路風光無限,所見既有北方高山的雄奇,也有南方碧水的秀麗,來天水旅遊,喜歡歷史人文,又喜歡自然風光,這處仙人崖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