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鄉間小路,感受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走進山間民居,品味韻味悠長的古老文化……近日,2024年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名單公佈,我國申報的雲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崗村、浙江溪頭村、山東煙墩角村7個鄉村入選。這些鄉村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涉及藏羌、客家、苗族、哈尼族等多元文化表現形式,有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有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有改革進取的突出成果,充分勾勒出中國鄉村的發展成就。這些鄉村的探索為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于山水田園間尋寧靜閒適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阿者科村風光。新華社發
走進雲南紅河州阿者科村,一排排錯落的哈尼族民居“蘑菇屋”映入眼簾,遠方的群山雲霧繚繞,層層疊疊的梯田依山而就,田間忙碌的村民為這幅山水畫卷更添一份生機。“這裡真是個適合放慢腳步、讓人內心平靜的地方。”一位來自四川成都的遊客望著眼前的美景由衷感嘆。
阿者科村位於哀牢山頂、哈尼梯田核心區,最近因哀牢山旅遊的火熱以及成功入選“最佳旅遊鄉村”受到大量關注,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小小的村落,凝聚著哈尼族村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智慧,由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構”的生態環境資源利用方式,創造出“與自然共生”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現形式,也給遊客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最近,來山東威海榮成市煙墩角村的遊客也漸漸多起來。11月份開始,上千只天鵝從西伯利亞來到煙墩角村越冬棲息,碧海藍天、天鵝遊弋、海邊民宿在海岸邊構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讓遊客連連稱讚。“在網上刷到煙墩角村的天鵝後就一直想來,沒想到因天鵝而來的我們卻被漁村的氛圍吸引,準備在村裡多住幾天。”遊客張女士說,這裡讓她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天鵝,還有極具特色的沿海傳統民居——海草房。古樸的石牆上,以海草編織的毛絨屋頂,讓整個民居如同來自童話世界。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5個鄉村入選世界“最佳旅遊鄉村”。這些鄉村擁有各不相同的獨特自然風光,從沿海島嶼到高山梯田,從江南水鄉到西北藏寨,遍佈在全國不同地域,擁有各具特色的景觀和風土人情,吸引全世界的旅行者紛至沓來,已成為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最響亮的品牌。
如今,越來越多遊客選擇來到鄉村度假,在綠水青山間暫離喧囂、放鬆心情,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尋一份寧靜與詩意。在田間小路走一走,放鬆疲憊已久的身心,成為旅遊的新潮流。各地不斷加快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產品應運而生。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鄉村旅遊接待人數為22.48億,同比增加15.5%;接待總收入為1.32萬億元,同比增加9.8%。鄉村旅遊成為帶動旅遊市場增長的重要動能。
在一街一巷中讀文化意涵
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溪頭村的龍泉青瓷。新華社發
“到了溪頭村,當然不能錯過不滅窯火的開窯儀式。”浙江麗水龍泉市溪頭村是龍泉青瓷燒製技藝傳承地,來到這裡的遊客都對青瓷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淨手、分香、行納福禮、敬香、飲龍窯酒、開窯,一場傳統龍窯燒製活動體驗下來,人們對這項古老的非遺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溪頭村,青瓷文化已成為吸引遊客的“金字招牌”。近年來,溪頭村打造“不滅窯火”共富工坊,開發傳統工藝體驗、研學教育、民宿等新業態,以及瓷源文化傳承空間、現代藝術創作基地、瓷藝特色文化節慶等旅遊品牌,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廣泛關注。
四川阿壩州的桃坪村,則是古老的羌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獨特的碉樓和傳統民居建築聞名遐邇。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桃坪羌寨,以其迷宮般的古建築群,被譽為“羌族建築藝術的活化石”。每逢節慶,當地居民盛裝打扮,載歌載舞歡度節日,悠揚的“花兒納吉”、熱鬧的“羌族莎朗”、神秘的“釋比絕技”、古老的“羊皮鼓舞”等輪番上演。特色鮮明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住寨子、品美食、賞民俗。
桃坪村的古建築群生動呈現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的聚落格局,展現了羌族高超的建築技藝。桃坪村有悠久深厚的民族文化,此次入選是其文旅綜合實力的體現。
我國15個世界“最佳旅遊鄉村”中,除了獨特的自然風光,這些村落還涉及藏羌、客家、苗族、哈尼族、瑤族等多元文化表現形式。四川桃坪村、浙江溪頭村分別擁有全球儲存最完整的古羌碉建築群和世界最大的活態古龍窯群,安徽西遞村獨具皖南古村落特色,福建官洋村是土樓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大觀園”。這些鄉村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優秀基因庫,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寄託著人們濃濃的鄉愁。
歷史悠久的古老鄉村裡閃耀著無數傳統文化瑰寶,獨特的人文底蘊為鄉村增加了更多魅力。不少鄉村開展民俗節慶、非遺體驗等參與感、互動性強的文旅活動,遊客可以在農家鋪子品嚐地道非遺美食,和當地村民學習非遺技藝,在街頭巷尾看非遺表演,在沉浸式的體驗中融入當地生活,那些曾經“束之高閣”的優秀傳統文化透過旅遊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鄉村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各地要進一步提升生態景觀環境,強化文化資源保護,提升旅遊接待服務水平,創新旅遊產品,使鄉村成為讓遊客‘有嚮往、有記憶、有回味、有收穫’的旅遊目的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分析。
從發展故事裡看振興圖景
雪後的山東省榮成市煙墩角村景色。新華社發
青山環抱的美好景色,獨具特色的苗族民居,熱鬧的苗族趕秋、苗族鼓舞……初冬時節的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仍迎來了不少對古村苗寨懷有嚮往的遊客。
“得知我們村入選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大家都非常高興,這是全世界對我們鄉村振興成果的認可,必將給十八洞村的文旅產業再添一把火。”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說。
2013年,“精準扶貧”理念從十八洞村走向全中國。如今,十八洞村繼續大步前行在鄉村振興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欣賞獨特的山、水、林、田、溪、洞等自然景觀,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聽村民講述動人的發展故事。資料顯示,十八洞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
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也有了“最佳旅遊鄉村”的金名片,這讓村民頗為感慨:“沒想到,經歷過吃不飽飯的大夥兒,現在‘吃旅遊飯’聞名世界。”圍繞“旅遊+”,小崗村鼓勵更多村民參與旅遊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研學、開辦鄉村民宿。
從曾經的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精準扶貧首倡地,到今天的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小崗村、十八洞村的發展故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鄉村發展的生動案例,也成為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示範。
透過文旅融合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讓越來越多農民鼓起腰包,“最佳旅遊鄉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鄉村振興新圖景。在阿者科村,村民以梯田、房屋、生產生活方式等資源入股,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旅遊分紅多重收益;重慶荊竹村成立“鄉村大學城”,借力高校資源賦能鄉村人才振興、組織振興。
這些鄉村的發展實踐為各地鄉村振興帶來哪些啟示?如何更好地以文旅產業賦能鄉村發展?
專家認為,文旅融合發展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各地要找準自身優勢特色,因地制宜開發豐富的鄉村旅遊業態,探索最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如可以以農事體驗、垂釣、採摘等活動滿足鄉村休閒度假遊客需求;可以拓展研學旅遊市場,寓教於樂,讓孩子們開闊視野;可以推動農業與文創深度融合,生動展示極具地方特色的農耕文化。
目前,不少鄉村建立了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收益分配機制,透過旅遊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提升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村民收入。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各地可以將地域農產品、手工藝品等資源與旅遊結合,根據旅遊市場消費趨勢開發周邊遊市場,針對周邊遊市場加強研學旅遊、休閒度假、農旅產品創新,提升供給水平,針對跨省跨境旅遊市場開發文化觀光、駐村體驗、非遺體驗等文旅產品,實現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暢遊八閩平臺
cybmflxx
漳州文旅
廈門文旅
綠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時福建
ssfj2023
轉載來源:文旅之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