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除了去北方看雪,還可以來廈門看海呀!來廈門必須要來中山路了,它始建於1925年,現在全長1.2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華十大名街,號稱中國唯一條通往大海的商業步行街。有人說中山路早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今天帶你打卡這條路上的小眾景點和經典美食,跟著走就對了!
路線推薦:
大清一等郵局→中山路步行街→黃則和花生湯店(中山路店)→“澤被甘棠”牌坊→新街堂→"孝闕增光"老牌坊→四仙石佛→1980燒肉粽(中山路店)→第七市場→思明電影院→曠野非遺茶文化館→局口街
這條線路從始於1897年的大清一等郵局開啟,帶你漫步中山路,尋找舊城的故事與歷史,探尋不一樣的煙火氣。
老街上老建築
夕陽、海浪,位於鷺江道的廈門最古老的郵局——廈門一等郵局像一位老人安靜地佇立著。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經歷百年歲月“老人”的外表依舊滄桑而平靜,裡面仍可以辦理郵政業務,還可以帶一張文創明信片回家哦。
逛完大清廈門一等郵局,步行100米左右,便能看到福建省首家外資酒店——鷺江賓館,它也是廈門的一大地標建築,見證了鷺島百年風雲。近期在重新裝修升級,待它開放後還是建議住一晚體驗一下哦。從鷺江賓館開始,就正式踏入中山路步行街的範圍了。中山路是廈門現已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蹟。南洋騎樓建築、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滿目的各色閩臺特色小吃和迴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
中山路是老廈門歲月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擁有眾多人文古蹟,素有“廈門的文脈”之稱。位於中山路的“澤被甘棠”老牌坊是廈門具有代表性的牌坊,建成已有百年之久,牌坊左邊寫著“鼓浪巡河功萬壽”,右邊則是“鷺江車渡證五緣”,之前鄭成功曾在這附近練兵,經常路過這裡,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辛苦練兵守護民眾,便在此設立牌坊。
再往前走到紅綠燈路口,便能看到中山路商圈最繁華的商城——中華城,這裡彙集了名品名牌,融吃喝玩樂於一體,可以進來走走逛逛吃吃東西。
中華城北門附近的臺光街上,有一座被譽為“中華第一聖堂”的新街禮拜堂。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專供華人做禮拜的教堂,始建於1848年,1933年重建,為磚混結構,羅馬式建築風格,雙坡紅瓦頂,正面屋頂下是簡約的白色山牆,山牆下有六根石柱支撐外廊,設有三個出入口。屋頂有一座八角形攢尖頂鐘樓,整體造型簡約肅穆。教堂後門邊上的咖啡廳旁邊也有一個老牌坊——"孝闕增光"老牌坊。"孝闕增光"老牌坊是黃慶元故居的一部分,也是目前島內少數儲存較為完整的老牌坊之一。與鬧市形成鮮明對比。不少老廈門人習慣將牌坊和它身後的建築稱為"黃家老宅"。
這一片區邊上還有草埔巷、外清巷、石壁街等等,藏著不少名人故居。其中我覺得最值得一看的還有這個“四仙石佛”。在四仙街邊的一處小殿裡,供奉著一塊四面刻有佛像的石頭。四仙石四面皆雕刻有1尊坐蓮佛像,因此被廈門人稱為“四仙石佛”。據說是清代為供奉大水漂來的一尊女子神像,而修建一座四面是佛的塔,現在的石頭就是當年佛塔塔的構件。
跟中山路平行的還有思明東路,逛完中華城這一側的街區,就來逛另一面。第七市場推薦你來走一走。廈門共有九個民國時期就有的菜市場,現在最有名的就是八市,而另一個目前還存在的就是第七市場。這座市場雖然不大,但裡面的攤位卻大多都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也是廈門本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人間煙火氣,也是我最最喜歡的。
再往下走,便是思明電影院。在最繁忙的思明南北路與思明東西路交叉口,思明電影院安靜矗立。不僅見證著鷺島百年變遷,更濃縮了一代又一代廈門人的光影回憶。
過了路口後,可以一路往下繼續沿昇平路一路走到大海邊,也可以從局口街穿回中山路。局口街是中山路沿途最出名的一條支路,位於中山路與思明南路交匯處,並穿過思明西路,與思明北路路頭相交會。這條街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了,是廈門的老牌商業街。二三十年前局口街服裝布料鞋子店家較多,吸引來許多女人光顧,後來整條街幾乎都賣女性鞋服、飾物、用品等,一時贏得“女人街”稱號。時至今日,局口街僅剩少數幾家仍在經營服裝,多數已轉型做餐飲小吃,曾經風光無限的“女人街”,現在充斥了餐飲攤主吆喝聲。
鷺江吹來的海風,溫柔撫摸著路上的一景一物。古城裡湧出的氣息,不停地從東至西奔湧向大海。這就是廈門中山路,城與海在這兒交融,舊與新在這兒交鋒,她從歷史厚重中走出來,向海天交匯處闖出去。
老街裡的老字號美食
這條老街上也藏著不少老字號美食,逛吃一整天沒問題。還是沿著我們的路線說起,第一站,早餐來黃則和花生湯店,靠近中山路的起點,那碩大的招牌你一定不會錯過。從1945年黃則和老先生在這一帶挑扁擔賣花生湯,
後總部落址於中山路22號。80年過去,這一碗花生湯成為廈門人口口相傳的美味。進店一定要點一碗花生湯,也可以點豪華版加蛋的,花生軟糯,口味清甜,入口即化。花生酥而不爛,香氣濃郁。
韭菜盒,裡面包裹有豬腿肉、韭菜、冬筍、豆乾等,外層是捲成寶塔型,皮酥香脆、盒餡鮮美,帶有韭菜香。也是廈門名小吃之一。
冒著煙火氣的海蠣煎也要來一份,現點現煎,當熱氣升騰個,當蛋液澆下的那一刻,真令人流口水啦。
廈門的孩子一定吃過黃則和的這個“米老鼠”,外形就像一隻可愛的小老鼠,是糯米餈粑做的,裡面還包裹有綠豆餡。可以拉伸延展,也是小時候春遊經常帶的小零食了,滿滿的回憶。
吃完黃則和的早餐,就可以開啟漫遊中山路的旅程啦。再走到中山路後段,有家人頭攢動的老字號——1980燒肉粽,也是不容錯過。和它的名字一樣,始於1980年,44年過去,地址不變,口味不變,雖然不是在中山路最熱鬧的下半段,但常年人氣爆棚,並且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來吃哦!
店內招牌就是這個燒肉粽了,個頭大,餡料足,包裹有板栗、三層肉、香菇等等,當然還要蘸上廈門甜辣醬和沙茶醬,才是最完美的哦!燒肉粽現在也有真空禮盒裝,可以帶回家自己再簡單加熱即可,送人也是很有面子。
來廈門一定要吃一碗沙茶麵了,進店就可以看到門口的檔口正熱火朝天的煮著面。配料可以自由搭配加料,也可以選擇搭配好的經典套餐。每種料都是看得見的新鮮可口。廈門每家沙茶麵的湯底都有不同味道,1980燒肉粽的沙茶麵湯底最為濃香醇厚,辣味較低,沙茶香氣更加濃郁些,每次都要把湯都喝光光。現在沙茶麵也有伴手禮盒裝哦,方便。
人均大概25元,就能吃飽飽,當午餐正合適。吃完午餐接著往第七市場走走逛逛,去看看老廈門人最原始且沒有商業化的老市場長啥樣,如果遇到合適的影訊排期,還可以去思明電影院看場電影。接著就來局口街與思明西路交介面的這棟四層小樓來泡個茶吧!
曠野非遺茶文化館,是一處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茶樓。這裡,不僅匯聚了各式各樣的茶葉,滿足了茶葉愛好者的挑剔味蕾,更將“茶桌仔”文化發揮到了極致。一樓,各類精品茶葉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二樓,則是傳統廈門茶桌仔的再現,時常有歌仔戲、南音等特色傳統文化表演;三樓是隱秘而安靜的茶空間,為尋求心靈棲息地的旅人提供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避風港;而四樓的天台,則是一片戶外花園茶桌仔的天地,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在這裡品茶,別有一番風味。
我最愛二樓的這個復古茶仔桌,有來中山路的時候總喜歡過來坐坐,泡一壺茶,聽聽閩南歌仔戲。他們家的四宮格茶配也是滿滿的老廈門味道,貢糖、魚皮花生、寸棗、蛋卷等等,泡上一壺茶,閒逛大半天的疲憊都能消除。而且店內的佈置很復古,一壺茶、一首曲,帶人回到清雅溫婉的老廈門。
而四樓的天台,更是拍照打卡的好去處,佈置了一處世外桃源。有來自大海的風,有溫暖的陽光,躺在搖椅上享受冬日美好,可太愜意了。
臨走還可以在一樓帶點茶葉作為伴手禮。曠野茶葉誕生於1931年,歷經四代傳承,堅持做經典好茶,第四代傳承人顏敬虔還是安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在曠野非遺茶文化館,每壺茶、每件茶具、每個角落都是縱貫古今的紐帶,一張方桌,一把小壺,一杯好茶,蘊藏著時光的味道。臺上南音悠揚,臺下老物件錯落而置,共同講述著關於老廈門的故事。來中山路附近走累了逛累了,就來這裡歇歇吧。
一條中山路,半部廈門近代史。除了這些老建築老字號美食,中山路還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值得慢慢遊覽細細品味。走馬觀花從來不是旅遊正確的開啟方式,慢下來,去感受這條廈門地標街道,探索它和它周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