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豆腐時,請牢記這“4不買”,超市老闆:我從不給自家人吃!
各位老饕們,比肉還要好吃的是什麼?我認為是豆腐。豆腐被譽為“植物肉”,營養高且味道鮮美,好吃的做法太多了,比如煎豆腐、燉豆腐、豆腐湯等等,都是餐桌上老少皆宜的下飯菜,經濟又實惠。
為什麼說豆腐比肉好吃?因為即使豆腐臭了(),還是有那麼多人愛吃!其實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冬天天氣冷了,燉一鍋豆腐,特別暖和。
不過,臭豆腐其實是一種製作工藝,也是新鮮的。不管什麼豆腐,只有新鮮的才好吃,豆香味濃郁,所以每次買豆腐時一定要會挑,要不就白花錢了。
什麼樣的豆腐才新鮮呢?首先要會選時間,在過去有句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
豆腐都是早上做好的,保鮮期短,晚上再去買肯定不新鮮了,尤其是炎熱的夏天。除了購買的時間,想要買到鮮香軟嫩的豆腐,還要注意哪些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豆腐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幾乎每天都要買一次,我也總結出了不少經驗,只要記住“4不買”,保證新鮮。
買豆腐,這4種不要買
顏色發白發亮
豆腐是用黃豆製作而成,所以正常的豆腐一般是淡黃色或乳白色,不會特別白。如果豆腐顏色很白,而且白得發亮就要小心了,肯定不是正經豆腐,應該是加了啥東西,扭頭就走不要買。
表面發粘
買豆腐時,大家都習慣用手去摸一下,摸的是什麼?就看豆腐黏不黏。豆腐富含蛋白質,極容易變質,從而滋生細菌產生黏液,導致表面發粘。正常的新鮮豆腐,摸起來表面很乾爽,微微帶點水分。
有異味
臭豆腐其實是一種風味,它是新鮮的。但如果豆腐產生異味,比如酸味、臭味、刺激性氣味,那就不新鮮了。有酸味或臭味,說明已經滋生了細菌,分解蛋白質導致的;要是有刺激性氣味,可能“加料”了,白送都不要。
孔洞很多
正常的豆腐,不管老嫩都是比較光滑的,孔洞是比較少的。如果有很多孔洞,也是細菌分解產生了氣體,不新鮮了;或是豆腐經過了冷凍後再解凍的,凍豆腐只能直接吃,解凍後再賣就不新鮮了。
買豆腐時,要買“顏色淡黃,豆香味濃郁,表面乾爽微溼,無異味無孔洞”的,這樣才能保證新鮮,不管做什麼菜都好吃。對於不新鮮的豆腐,良心老闆都不會給自己家人吃的,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冬天來了,多吃些豆腐不僅補充營養,而且提供充足的熱量,身體不怕冷了。下面給大家分享2種好吃的做法,小白也能學會。
【澆汁脆皮豆腐】
準備、雞蛋、澱粉、醬油、蠔油、香醋、白糖、食鹽、雞精、蔥薑蒜、食用油。
碗里加入2勺醬油、1勺蠔油、1勺香醋、1勺白糖、1勺雞精、1勺澱粉,用筷子攪拌均勻備用。老豆腐洗乾淨,切成1釐米厚的方塊。碗裡打入雞蛋攪拌均勻,豆腐塊裹上雞蛋液,再裹上一層澱粉。鍋里加油燒熱,放入豆腐塊煎一會兒,把兩面煎至焦黃,倒入料汁燜3分鐘,入味後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麻婆豆腐】
準備、瘦肉、蔥薑蒜、豆瓣醬、醬油、白糖、胡椒粉、胡椒粉、澱粉、食用油。
1、嫩豆腐洗乾淨,切成小塊。瘦肉洗淨切末,蔥薑蒜切末。起鍋燒油,放入肉末炒至變色,加一勺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入蔥薑蒜、花椒炒香。
2、淋入醬油攪拌均勻,倒入開水,加、白糖攪拌均勻,小火煮5分鐘,倒入嫩豆腐蓋上蓋子燉10分鐘,最後淋入水澱粉勾芡,裝盤後撒上花椒粉、蔥花點綴。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