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麵時,加熱水還是加冷水?原來水溫不同,做出的麵食大不一樣
說到麵食,種類太多了,只要家裡有一袋子面就不怕做不出來好吃的,比如炸醬麵、油潑面、雞蛋麵、蔥花餅、豆沙餅、牛肉餅、餛飩、餃子、包子等等,不管咋做都能讓人吃得飽吃得好。
不過想要麵食做得好吃,面和得好不好很關鍵!說到和麵,離不開加水,那麼和麵時是加熱水還是加冷水呢?我剛開始做飯那會兒每次和麵,無論做哪種麵食都習慣加冷水,結果有時候做得麵食還可以,有時候卻不好吃。後來才知道原來和麵時水溫不同,做出的麵食大不一樣。
相信有些朋友對和麵還一知半解,下面就來分享一下不同水溫和麵的區別,趕緊來看看吧,今後別再只會用冷水和麵了。
第一種:冷水和麵
這樣和麵製作的麵糰很有韌性,做出的麵食有彈性,不易破裂,非常有筋道,有嚼勁。適合做餃子、麵條、鍋貼。用冷水和麵,新手不容易掌握,因為麵糰比較硬,不好揉搓揉勻,很費勁也費時間。冷水和好的麵糰要靜置久一些,後面才好整形處理,一定不要和好麵糰立即做麵食。
冷水和麵時,可以新增少許食鹽、蛋清,做出的麵條更加筋道、順滑、不易斷,做出的餃子皮更有韌性、不易破,還可以增加透明度。
第二種:溫水和麵
這樣和麵多用於做發麵食物(當然做死麵食物時,若天氣太冷,也可以不用冷水,改成溫水和麵,溫度要在三十度以下。)
發麵食物常見有饅頭、花捲、包子,還可以做發麵千層餅、發麵蔥花餅、發麵餡餅等。
發麵做的食物更容易消化,能夠減輕胃腸負擔,很適合老人孩子。
和麵時除了用溫水,還要注意酵母的比例,按照面粉和酵母100:1為好,比如麵粉300克,酵母用3克。另外和麵時,加白糖可以促進發面速度;做饅頭包子類和麵時,加豬油能讓麵食更加鬆軟可口,放涼了不硬。
第三種:開水和麵
這樣和麵製作的麵糰非常柔軟,且具有一定的黏性。和麵時要注意安全,別燙到了,最好邊加水邊攪拌,等稍涼後再揉成團。還有開水燙麵非常粘手,可以透過抹油解決。
開水和麵適用於蒸、煎、炸等烹飪方式,比如做炸油糕、蒸餃、燒麥、鍋貼、韭菜盒子、燙麵烙餅等。
第四種:一半冷水一半開水和麵
這樣和麵方式稱為半燙麵,就是麵粉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冷水攪拌,一部分用開水攪拌,成絮狀後再混合在一起,揉成麵糰。
這樣和麵製作的食物非常不錯,不僅柔軟,還有筋道,口感很好,很適合做蔥油餅、手抓餅、麻醬餅、韭菜盒子等。
此外,製作餅胚時,建議抹一層油酥,這樣做出的麵食會富有層次,口感非常好。
我們製作麵食時,通常會用到以上四種方式和麵,你都做對了嗎?有時間可以試試,親身感受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