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121期
作者 |餐飲老闆內參 內參君
今年春節,
1億人都在潮汕
潮汕這座低調的“美食孤島”,妥妥地成了今年春節“頂流”。
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潮汕過大年#話題播放量突破20億次。
美團資料顯示,春節假期前三日,潮州異地餐飲團購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08%,“潮汕牛肉火鍋”和“粵菜”最受追捧,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09%。
在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的現象級爆火後,潮汕地區也接住了這“潑天富貴”。
潮汕,並非單一的一座城市,而是由汕頭、潮州、揭陽這三個地級市共同構成的獨特地域文化圈。潮汕地區,向來以美食著稱。潮汕牛肉火鍋、潮汕工夫茶、潮州菜等特色美食,早已在全國市場上打響了知名度。
潮汕今年的爆火,從各大平臺釋出的春節榜單中也可窺見:
大眾點評資料顯示,春節假期,福州、汕頭、泉州“必吃榜”異地使用者流量大漲,汕頭杏花吳記牛肉火鍋等“非遺”相關熱門目的地的上榜餐廳,異地使用者瀏覽量高居全國上榜餐廳前列;
去哪兒平臺統計,從春節酒店預訂量增幅top10中,潮汕三城皆榜上有名,汕頭、潮州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八成,揭陽增長約六成;
攜程釋出《2025年春節旅遊總結報告》顯示,汕頭春節期間旅遊訂單同比增幅達兩至四成.......”
每天賣出2噸牛肉、千隻鵝!
這波“潑天富貴”,接住了
比起“差不多的古城,差不多的魷魚串,差不多的澱粉腸”,潮汕給消費者帶來了差異化的美食體驗。
這批年輕的消費者們,受夠了“批次生產”的古城與美食,更想要品嚐地道的美食,青睞當地的蒼蠅館子。而潮汕美食,自成一派,當地的一眾“老字號”店鋪,也接住了這波“潑天富貴”。
比如位於汕頭龍眼南路的一家老字號火鍋館,即使到了凌晨三點,也依舊人滿為患。牛肉明檔明廚、新鮮現切,80斤大骨熬製湯底,搭配“靈魂蘸料”沙茶醬和芹菜末,吸引一大批消費者前去排隊。老闆表示:“春節每天賣出2噸牛肉,服務員收臺都要小跑。”
除了牛肉火鍋,潮汕滷鵝也收穫了不少老饕的青睞。比如汕頭一家本地特色滷鵝餐廳,就獲得了大批食客的歡迎。餐館老闆分享道,春節期間,店裡一天就能賣出上千只鵝。
潮汕手作紅桃粿,原本是逢年過節用於拜神的小吃,如今逐漸演變為了潮汕特色小吃。2019年,“潮州紅桃粿製作技藝”入選潮州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美團旅行資料顯示,2025年1月1日以來,“紅桃粿”搜尋量同比上漲194%。
當地美食店鋪透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吸引遊客。一些紅桃粿DIY的門店爆火,一位外地遊客表示:“孩子在抖音上刷到,說要自己製作,沒想到現場人這麼多。”
與此同時,餐飲店主動營造過年氛圍感,將潮汕文化與美食相融合,美味+文化,一眼吸睛。
以茶飲為例,除了當地特產鳳凰單樅茶,在潮州街牌坊,樂宋堂特別推出了“春盛奶茶”。在造型上還原當地用於慶生、嫁娶等“傳遞好運”的禮籃(當地稱之為春盛),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小城“爆火密碼”:
非遺+美食
潮汕的這波美食流量,也並非驟然而至。
2023年,一場英歌舞火爆全網。在短影片平臺上,相關影片頻頻出圈,就連海外點選量也早早突破了一億大關。自此,潮汕的知名度快速攀升。僅2024年春節黃金週,潮汕三市旅遊總收入就超60億元。
2024年12月,春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英歌舞等與春節民俗緊密相關的文化更是受到關注。除了潮汕英歌舞,福建遊神、黃山歙縣汪滿田村嬉魚燈、張家口蔚縣打樹花等年俗活動也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前往。
這些蹭上了“非遺”文化的小城,在今年春節熱度飆升。
另一方面,非遺美食也成了年輕人的“心尖寵”。
美團資料顯示,今年1月以來,“非遺”主題團購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2倍;以中國美食文化體驗為特色的黑珍珠餐廳年夜飯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20%;“非遺菜”搜尋量同比上漲604%。
一些潮汕餐廳也借勢推出“非遺套餐”,銷量喜人。汕頭本地特色滷鵝餐廳蘇南勤記·滷鵝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店裡一天賣出上千只鵝。“這兩年汕頭旅遊熱,春節前三天,各地遊客佔比超過60%,一天要接待上千桌食客,共賣出超2000份非遺團購套餐。”
非遺與美食,這 “雙廚狂喜” 的組合,讓潮汕直接“開掛”,火得一塌糊塗。
“反向旅遊”的年輕人,
帶火了“小眾”美食地
年輕人消費觀的改變,讓以潮汕為代表的 “美食小城” 熱度持續攀升。
去年春節,就有不少消費者選擇“先返鄉再旅遊”;今年,“7+1”的超長假期讓更多人在返鄉之餘,有了出去轉轉的念頭。飛豬平臺的資料顯示,春節假期國內遊人均消費同比去年假期增長近10%。攜程平臺上,春節假期跨省遊訂單佔比達62%。
出行意願增加,出行半徑也不斷擴容。與人擠人、囫圇吞棗式逛完一個景點相比,找一個“小眾”的地方,品嚐當地美食、感受過年氛圍,才是當代年輕人理想中的假期。
然而,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原本因為“反向旅遊”選擇的潮汕,反而在春節期間擺脫“冷門”,一躍成為“爆款”。
儘管與最初的設想略有差池,潮汕仍然滿足了更多年輕人追尋“舌尖上的年味”的期待。春節期間去潮汕旅遊的陶桃表示:“雖然人很多,但是年味真的很濃,能體驗當地文化,還有很多好吃的,回來之後肥了一圈。”
美食出圈的背後,是潮汕餐飲人對食材品質的追求,這也與當代年輕人的觀念不謀而合。網易新聞資料顯示,在餐飲消費中,年輕人更加關注品質和體驗,願意為新鮮的、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付出更多金錢。
陶桃也分享道:“這邊很多老闆的觀念是‘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做到最好’,尤其是食材,肉眼可見地新鮮,春節期間食材成本本來就偏高,所以整體價格比外面貴點完全可以理解。”
無數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釋出潮汕逛吃攻略,更是掀起了“48小時吃遍潮汕”的熱潮。從現切現涮、極致新鮮的牛肉火鍋,到被譽為“潮汕毒藥”的生醃.......眾多潮汕美食IP走紅社交網路。
越來越多潮汕系餐飲,走出潮汕
潮汕地區,一躍成為了淄博、天水、哈爾濱之後的“網紅之城”。
此前淄博帶火了燒烤,天水火爆了麻辣燙,隨著哈爾濱的旅遊熱鐵鍋燉也燃遍了全國。潮汕本是美食勝地,潮汕旅遊的爆火,又能帶火哪些潮汕餐飲?
關於這個問題,內參君在此前的《“地標式”餐飲走紅,潮汕系也捲起來了》一文中便有提及,潮汕品牌,正在走出潮汕。
最早火遍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正在進一步升級。去年,“汕頭非遺牛肉火鍋代表”八合裡潮汕牛肉火鍋在廣州開設全國首家非遺旗艦店,將潮汕非遺融入餐廳設計,打造了10個不同主題的特色包間,展示了潮州瓷、潮汕樂器等非遺元素,進一步強化了消費者對於潮汕牛肉火鍋與八合裡品牌的認知。
此外,潮汕菜增長速度也不容小覷。根據辰智餐飲資料,潮州菜在2023年門店數達到1.8萬家,同比增長56.4%,增長速度高於其他粵菜品類。其中,主攻廣東市場的陳鵬鵬潮汕菜已經開出了35家直營連鎖;深耕上海市場的潮界,目前門店量達22家。
在茶飲賽道上,英歌魂、茶月山、淡馬茶坊等品牌融合了潮汕當地的工夫茶、英歌舞等文化,正在持續擴張中。
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正在打上了“潮汕”這個地標。
不過此前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爆火之後,熱度並沒有維持很久,各地的相關餐廳也僅是“曇花一現”。潮汕餐飲能否藉著這波流量,走得更長更遠,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