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為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選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九期(總第779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的這首《飲酒》中虛擬了一個對話的場景。
在準備給學生講這首詩時,備課過程中對古詩文中的“對話體”發生了一些興趣,於是專門做了一點兒資料蒐集整理與研究,然後,就發現了“對話體”中的一個專門型別:漁樵問答。
漁與樵是兩種非常古老的職業,無數人一輩子以漁、樵為業,但都不過是歷史上的匆匆過客而已,要想青史留名,必然要有一點兒特別之處。
歷史上“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東漢的嚴子陵,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兼好友,就是范仲淹筆下“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那個嚴先生。劉秀當了皇帝之後,幾次請嚴子陵出山,均被拒絕。不慕富貴,不圖名利,讓嚴子陵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隱士之一。
歷史上“樵”的代表人物之一則是西漢漢武帝時大臣朱買臣,有兩個典故與朱買臣有關。一個是“買臣負薪”,說的是朱買臣年輕時候家貧,雖然砍柴賣薪為生,但是不忘刻苦讀書。《三字經》中的“如負薪,如掛角”中的“負薪”說的就是朱買臣。另外一個則是“覆水難收”,買臣因為家貧,被妻子嫌棄,要求離婚,後來買臣飛黃騰達之後,其妻又後悔,要求複合,於是就有了馬前潑水,覆水難收的故事。
雖然大約從南北朝開始,漁樵就連用在詩文中,但大多不過是文人雅士用來表達對隱居生活的一種嚮往。當年漁還是漁,樵還是樵,兩者之間基本上還是平行線,沒有交集。
到了北宋,通曉儒道的大學者邵雍寫了一篇名為《漁樵問對》的文章,文章中透過虛擬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他試圖把儒家的人本與道家的天道貫通起來。
引一段《漁樵問對》中的對話:
樵者問漁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魚?”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魚。” 曰:“六物具也,豈由天乎?” 曰:“具六物而得魚者,人也。具六物而所以得魚者,非人也。” 樵者未達,請問其方。 漁者曰:“六物者,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魚者,非人也。六物具而不得魚者有焉,未有六物不具而得魚者也。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魚與不得魚,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魚者,非天也,人也。”
這段對話,是漁者回答樵者如何能釣到魚的問題。“六物(竿、綸、浮、沉、鉤、餌)具”是個基本條件,但並不是“六物具”就一定能釣得上魚來,“六物具”只是人力之所能為,除此之外,還有天意的問題。
可以說這一段對話很清楚地討論了人力與天意的關係。其思想和後世常說的“盡人事,知天命”意思非常相似。不能因為有天命,於是就不去盡人事。盡人事是基礎,是必須要做的,至於天命,則可順其自然。反之,即使有了天命,不盡人事,事情也不能最終做成。
《漁樵問對》中主角是漁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漁父已經成了“道”的化身。大約就是從這篇《漁樵問對》開始,“漁”與“樵”開始有了頻繁的互動。在音樂中有著名的十大古琴名曲之一《漁樵問答》,在繪畫中也有專門以漁樵問答為主題的繪畫,隨之也有了與此有關的題畫詩。
題程湛之漁樵雙照 其一 【清】趙翼 問荅漁樵兩幻軀,宛如論易邵堯夫。 何當倚杖從旁聽,參透先天太極圖。
趙翼的這首《題程湛之漁樵雙照》,就是用了邵雍寫《漁樵問對》的典故。
“問荅漁樵兩幻軀。”幻軀就是幻身,幻身是佛教用語,就是肉身;形骸。謂身軀由地﹑水﹑火﹑風假合而成,無實如幻,故曰幻身。“荅”就是“答”。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點明瞭這幅畫的主題。
“宛如論易邵堯夫。”邵堯夫就是邵雍,邵雍字堯夫,易就是《易經》,這首詩點明瞭詩人由漁樵問答這幅畫的主題,想到了邵雍的文章。彷彿這畫中的漁樵就是《漁樵問對》中的漁樵,兩個人一定是在討論與《易》相關的內容。
“何當倚杖從旁聽,參透先天太極圖。”詩人觀畫時的一種想象,幹嘛不倚杖在旁邊聽他們的談論呢,說不定可以由此就徹底參悟了代表著宇宙本源的太極圖呢。
趙翼詩中的漁樵對話,所討論的還是很抽象,很高深的東西,但看下面劉基的這首詩就不大一樣了。
漁樵問荅 【元末明初】劉基 樵問漁,江湖風波惡,何似採薪人,無憂茹藜藿。 漁荅樵,山中何所有,未若擢扁舟,得魚即沽酒。
在這首詩中,樵者以為“江湖風波惡”,不如我砍柴為生,哪怕吃的是野菜(藜藿),但也至少無憂。而漁者則回應道:“山中何所有”,山裡有什麼好的呢,“未若擢扁舟,得魚即沽酒。”哪裡比得上我駕著一葉扁舟,釣到了魚就買了酒開心饕餮一餐呢。
當然,深入讀這首詩,會發現其中的“江湖”絕對不只是說江海,“山中”絕對不只是在說深山之中,必定有更進一步的關於人世的引申意味。從詩中的漁樵問答,可以感受到漁者與樵者各有各的自得之處。
漁樵問答 其一 【明】鄭文康 妻子同舟釣浪花,曉行淮浦暮長沙。 採薪只在深山裡,得似江湖處處家。 其二 【明】鄭文康 擔頭春酒一瓢多,樹底看山樹底過。 謾說江湖妻子樂,幾人失腳在風波。
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鄭文康這一組兩首的《漁樵問答》,正是對劉基的《漁樵問荅》的拆解。鄭文康把原來劉基用一首詩表達的意思,分成了兩首來寫,詩中更進一步點明瞭漁與樵各自職業的優劣:漁者自由,樵者侷促;漁者危險,樵者安全。
無論是讀劉詩,還是讀鄭詩,都能從中漁樵的互動中很生動很形象地感受到二者的自吹與互懟。但兩者之間真的就這麼不相容嗎?真的就是雞同鴨講嗎?
漁樵問答 【明】練子寧 明月蘆花被,秋雲槲葉衣。 相逢兩相契,談笑坐忘歸。
練子寧的這首《漁樵問答》展現了二者關係的另外一種可能,詩中的漁樵在明月蘆花作被,秋雲槲葉當衣的優美環境之下,相知相契,談笑忘歸。
讀這首詩讓人想起來蘇軾的《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也讓人想起來楊慎的《臨江仙》:“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那漁樵談的到底是什麼內容呢?怎麼就能“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呢?這或許可以從唐寅的《漁樵問答歌》中找到一種答案。
漁樵問答歌 【明】唐寅 漁翁舟泊東海邊,樵夫家住西山裡。 兩人活計山水中,東西路隔萬千裡。 忽然一日來相逢,滿頭短髮皆蓬鬆。 盤桓坐到日灼午,互相話說情何濃。 一雲深山有大木,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採短薪,無慮無憂更無辱。 一雲江水有巨鱗,滔天波浪驚剎人。 不如蘆花水清淺,波濤不作無怨心。 吾今與汝要知止,凡事中間要謹始。 生意宜從穩處求,莫入高山與深水。
相去萬餘里的漁樵二人,偶然相逢。各自說著各自職業的不易,以及由此獲得的感悟。
樵者說雖然深山有大木,但深山也有猛虎食人,“不如平原採短薪”,還是在平原之上砍伐一點兒小木頭為好,雖然收穫不多,但至少是“無慮無憂更無辱”。
漁者說雖然在江水中有大魚,但滔天的波浪也足以嚇死人,還不如就在“蘆花水清淺”的地方有一點兒小魚獲,至少風平浪靜不用擔心。
二人可謂心有慼慼焉,他們從職業實踐中獲得了共同的感悟:“吾今與汝要知止,凡事中間要謹始。生意宜從穩處求,莫入高山與深水。”“知止”“謹始”確實是“生意(生機)”穩中求的關鍵。
雖然關於“漁樵問答”的詩文還有很多,但從對話雙方的關係來看,主要就是我前面引用的詩文中提到的三種形態:一方為另一方的導師,雙方激烈互懟以及雙方高度認同。
研究完了“漁樵問答”,又想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的角色組合:漁樵耕讀,在《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中都有精彩的描寫。金庸先生可謂深諳中國古代傳統文化。
以後有機會可以再研究一下古詩文中的“耕讀”,畢竟耕讀傳家也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之一。所謂“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選下面的文章連結: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連結:
圖片來自網路,如涉版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眾號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