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蘇澄宇
圖源:reddit
在森林中行走時,你可能偶然會遇見一種奇特的生物,彷彿是某種動物的嘔吐物黏在樹幹上,或者是一團溼潤的棉花般大年糕附著在朽木上。
圖源:wikipedia
這種看似平平無奇的生命體,實際上是黏菌家族中的一員——巨型布氏黏菌(Brefeldia maxima)。它的名字來源於德國微生物學家奧斯卡·佈雷費爾德(Oscar Brefeld),以紀念他在黏菌和真菌研究中的傑出貢獻。
Oscar Brefeld (1839-1925) 圖源:wikipedia
巨型布氏黏菌是一種黏菌,屬於原生生物類群,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真菌。黏菌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兼具單細胞與多細胞的特性,甚至能夠在特定環境下展現某種類似智慧的行為。巨型布氏黏菌名字中的“maxima”代表它的體型相對其他黏菌要大。
當它在樹幹或地面上形成泡沫狀物體時,視覺上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尤其是在白色、灰色或黑色的成熟階段,其形態變化如同一團從白色棉花到黑色果凍的進化。
圖源:asergeev
一開始,它們以孢子的形式存在,這些孢子在潮溼環境中萌發,釋放出單細胞的變形體。變形體是黏菌的活躍階段,這時它們表現出類似流動的單細胞,能夠透過偽足運動緩慢地爬行,尋找細菌、真菌孢子等食物。
圖源:文獻1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巨型布氏黏菌雖然沒有毒性,但其質地和味道並不適合作為食物。它主要由水和一些纖維質組成,缺乏營養價值,也沒有明顯的烹飪用途。
這一階段的巨型布氏黏菌可以聚整合一個巨大的細胞團,甚至擁有多個細胞核,共同協調工作,彷彿是一個精密的微型社會。
圖源:Maryland Biodiversity Project
科學家們對巨型布氏黏菌的興趣不僅在於它的生態功能,更在於它的“智慧”表現。在2010年的一項實驗中,日本研究者中垣俊之(Toshiyuki Nakagaki)發現,儘管巨型布氏黏菌沒有神經系統,但它在迷宮實驗中竟然能夠找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徑。
圖源:reddit
這意味著,這種沒有大腦的生物體竟然能夠“學習”環境,並作出最優決策。黏菌透過化學訊號標記來“記憶”曾經走過的路徑,避免重複無效的移動,從而最佳化它的覓食行為。這些發現挑戰了人們對智慧的定義,也讓科學家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質。
圖源:網路
根據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的研究,一部分人似乎比其他人擁有更強的夜視能力,這部分人就是擁有藍色眼睛的人。
實驗中,39位成年志願者需在光線逐漸減弱的環境下完成視覺測試。這些受試者中,25人擁有不同深淺的藍眼睛,而剩下的14人則是棕色眼睛。
測試結果顯示,擁有藍色眼睛的人能夠在極低的光照條件下(低至0.7勒克斯,約為滿月夜的亮度)清晰辨認物體,而棕色眼睛的參與者則需至少0.82勒克斯的光亮來看清同樣的東西。
研究者推測,藍眼睛的虹膜中黑色素含量較低,這可能減少了光的吸收量,使得更多光線可以穿過虹膜進入眼球,這樣就增強了在弱光環境中的視覺感知能力。
圖源:網路
汽車輪胎旁邊的毛刺,其實是輪胎製造過程中的“溢膠”產物,通常被稱為“胎毛”或“毛刺”。這些毛刺是因為輪胎在生產時,模具拼接的縫隙和氣孔在充膠過程中會洩露少量橡膠,導致橡膠多餘部分形成細小的突起。
輪胎的製造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到混合橡膠、加硫(讓橡膠變得更堅固耐用)、成型和加壓等工藝。橡膠在模具中被加熱成型,而模具並不是一個完全密封無縫的結構。為了排出氣體,模具中有一些微小的孔,充膠時一部分橡膠就會流出這些孔,冷卻後形成細小的毛刺。
這些毛刺在正常使用時會隨著行駛逐漸被磨掉,因此它們的存在對輪胎的效能和安全性並沒有影響。胎毛的存在也是新輪胎的一個標誌,常常用來判斷輪胎是否是剛剛出廠的新胎。
如果你在輪胎上看到這些毛刺,不用擔心,它們只是製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完全不影響輪胎的使用和安全性。
封面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Morphology-of-Brefeldia-maxima-A-F-I-MYX-22620-G-H-J-MYX-3279-A_fig6_37623818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lius_Oscar_Brefeld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訊、影片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釋出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將【把科學帶回家】設為星標✨,瞭解更多科學內容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