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愛不愛咬人?
不開心了,冷不防就在你的手上咬一口,甚至都會咬出深深的牙印,或者滲出血絲;吃奶的時候,莫名其妙就咬一口奶頭,你疼的哇哇叫,他卻開心地咯咯笑;或者跟其他孩子搶玩具,搶不過就上嘴。
實在是讓人頭疼。
娃為什麼愛咬人?該怎麼制止這種行為?要是被他咬傷,要不要打破傷風疫苗呢?
一、孩子為什麼會咬人?
一般來說,4-8個月的孩子咬人大多是因為要出牙。在孩子出牙的時候會出現牙床癢癢的情況,會透過咬東西來緩解出牙的疼痛感。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口腔和舌頭是非常敏感的,他們會透過咬、舔、吸等方式來探索周圍的世界。咬人是寶寶探索他人身體的一種方式。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咬人,基本是沒法預防的,因為你也不知道他啥時候會給你來一口。
所以,這個階段你需要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減少寶寶咬人的頻次,比如給他們提供安全衛生的牙膠等玩具,來緩解出牙的不適。
另外要注意清潔寶寶的口腔和家居環境,避免細菌或者病毒透過寶寶的嘴巴進入體內引發疾病。
對於1歲半-3歲的孩子來說,咬人大多源於不當的情緒表達方式。
例如孩子生氣了,會透過咬人來發洩情緒;孩子想要某種東西或者有什麼需求得不到滿足,便會透過咬人的行為來傳遞自己的不滿。
對於成人來說,知道這種發洩的方式是不對的,但孩子並不知道,也不知道生氣的時候該怎樣正確的表達情緒,所以針對這個階段的寶寶,家長要明確的制止他們的行為,並且一定要告訴他們,該怎樣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只有制止沒有教給正確的方法,那這種行為可能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換成其他錯誤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3歲以後咬人的情況會減少甚至是消失,因為3歲以後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來傳遞他們內心對事物的認知需求。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是經常出現咬人的行為,不管是生氣、高興等都要咬別人,一方面可能是第二階段的教育方式不對,就像上面說的沒有及時制止,或者是制止了當時沒有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還有一種可能,則是患有某種認知方面的疾病,比如自閉症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咬人的情況。但是不能根據孩子愛咬人這個表現就推斷孩子有自閉症,還是需要去正規的醫院檢查確診。
二、孩子咬了其他人,怎麼辦?
如果孩子咬了其他人,寶爸寶媽們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馬上制止孩子不正確的咬人動作,並明確告訴孩子這種不恰當的行為是不被寶爸寶媽們所喜歡的,也是不被社會普遍所接受的。
其次要立刻檢視被咬人的傷口,如果傷口較深要迅速把被咬人送去醫院針對性治療,確保沒有後續不良反應。
再者與孩子詳細溝通,瞭解孩子咬人的原因,是因為孩子與他人起衝突還是自己孩子性格發育或行為發育出現了問題。
如果是前者,寶爸寶媽們要正確引導孩子如何處理矛盾,而不是以暴制暴,例如可以設定明確的家庭規則,建立表揚與懲戒相結合的家庭機制。
當孩子做出正確事情的時候要適當鼓勵,而當孩子因為鬧情緒做出錯誤行為時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此外,還可以幫助孩子發展適當的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的邊界。
假設是後者,情況就更嚴重點,寶爸寶媽們需要帶孩子去專業的兒童心理醫生或者兒童行為專家處接受相應的治療。
三、被孩子咬出血後要不要打破傷風或者狂犬疫苗?如何正確處理孩子咬出血後的傷口?
毋庸置疑,被人咬傷也要打破傷風。因為人的口腔內有1000多種細菌,而且涵蓋的類別比較多,咬傷以後很容易蔓延,所以如果傷口過深,一定要引起重視。
如果孩子的傷口較淺,且咬人者的口腔沒有疾病以及口腔衛生情況尚可,一般不需要打破傷風,但需要針對傷口進行清潔和消毒,以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破傷風針要在受傷後24小時內注射,因此如果確切需要,應儘快就醫。
那麼如何正確處理傷口呢?
1.清洗傷口,用流動的溫水沖洗傷口,以去除傷口上的汙垢。
2.止血:傷口倘若持續出血,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輕輕按壓傷口,直到出血停止。
3.消毒傷口:使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傷口。
4. 包紮傷口:使用乾淨的紗布或創可貼包紮傷口,以保護傷口並防止感染。
5. 觀察傷口:觀察傷口是否感染跡象,如果傷口出現了紅腫、滲液的現象,應及時就醫。
無論任何情況受傷後,認真清洗傷口都要放在第一位,綜合評估傷口情況、免疫狀態、預防接種史來確定處理方式。
總而言之,孩子咬人的行為客觀上說是不恰當的,寶爸寶媽們需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以及不同的情況對症治療,讓孩子迴歸到正常的軌道之中。
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身以及他人身體的健康,在被孩子咬出血後要及時準確地處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