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帶孩子去商場買東西。
走到床品區,我要買兩個新枕頭,於是在這挑選著,告訴孩子在附近不要走遠。
不一會他拿著一個方向盤套來,嚴肅地問我:“媽媽,爸爸的方向盤有這麼大麼?”
我看到那個,心想著:天冷方向盤涼,就讓他爸爸戴手套開。
我說:“你先別買了,咱們不知道多大,買錯了還得換。”孩子“哦”了一聲悻悻地拿回去了。
選好枕頭,我又開始看床單。以往每次走到這都會佔用很多時間,五顏六色的好看的床品總會讓我愛不釋手,選擇起來糾結困難。
沒過一會,孩子叫我:“媽媽你過來看看這個,你給我買個浴袍唄?”
我掃了一眼,“你不是有浴巾嗎?”
“但是我的浴巾太小了,你每次給我裹著都容易掉!”兒子強調著。
“再說這個也太短了。”我又說。
“那有長款的,帶揹帶的你都能穿。”兒子繼續堅持。
我想到家裡除了愛人,還有公公住,穿那個不方便,便說“媽媽不穿。”
兒子看起來很遺憾。
為了打破尷尬,我特意問:兒子你看哪個床單好看?
“我覺得這個好看!”他拿起了一個綠色的聚酯纖維面料的床單,很喜歡的樣子。
我馬上拒絕:“那個不行,那個不是棉布的,會起靜電,鋪著不舒服!”
我們又走到旁邊。
“這個呢?我覺得這個也很好看!”他又拿起了一套米白底色的床單。
我想到那個光膀子睡覺“掉色”的豬隊友,搖搖頭,“不行,太白了,洗不出來!”
之後,我繼續低頭挑選商品,完全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
“媽媽,你剛才說的話讓我感覺我啥也不是!”
我猛然聽到孩子的哭喊,但是因為商場人太多,我不確定自己聽到的。
我放下手裡的東西,回頭看向孩子,“你剛才說什麼?”
“我說,你剛才的話讓我感覺我啥也不是!”
我聽完心頭感到一陣撞擊,很快把孩子摟在懷裡。
他靠在我胸前,眼淚不停地往下掉......
我摟著他,9歲的大男孩,體重已經快趕上我了,加上我們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我很難環抱住他,總之這個姿勢讓我感到不太舒服。
我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接住他的情緒,作為容器,承載他的眼淚。我讓他靠著,抱著他,摸著他的頭,聽著他哭泣。我感覺到孩子的委屈、悲傷、氣憤、失望......
更重要的是,他的話裡表達的那些情緒好像不僅僅是對我發出的,還有對他自己。
此刻,好像他從我的否定中看到自己是如此糟糕的一個人, 我也感覺到孩子已經開始對他自己進行攻擊了。
我依舊摟著他,等他情緒平靜下來,不知道過了多久。 我一邊摸著他的頭,輕聲告訴他:
“媽媽看到你想給爸爸買東西,擔心爸爸開車凍手,想買個方向盤套,想給爸爸買個靠枕讓爸爸坐著更舒服。
“方向盤套你比較了確實大小不一樣,咱家太遠,買錯的話退換太不方便了,要不我們回去量量尺寸再買。腰靠呢,家裡有一個你先讓爸爸試試,他覺得舒服的話我們就給他買一個。”
作為媽媽和妻子,照顧孩子情緒的同時,我也要合計著支出。
我努力安慰著他,但也感覺自己說的這些話還是再委婉地拒絕他。
“那浴袍呢?”孩子帶著哭腔繼續追問。
我感覺又好氣又好笑,“浴袍真的是太小了!”
我把他帶到商品前,拿起來,“你看,這麼小的帽子,這個是小嬰兒用的呀!”我笑著說。
兒子也被逗笑了。
我趁機蹲下來,擦了他小臉蛋上的眼淚,說:“你看著媽媽。”兒子抬起頭。
我告訴他: “ 你不是啥也不是,媽媽拒絕了你,並不代表你啥也不是! 媽媽並沒有說你不好 你好不好,不是媽媽的話決定的,你知道麼? ”
看他迷茫的小眼神,9歲的孩子,似乎並不太理解我說的話。
我們母子倆就這樣站在那好一會,一直到感覺到他的狀態比之前好了一些。
兒子的話在我耳邊卻響了很久,我很意外他會說出這樣的話,更沒想過我毫不在意的幾個拒絕會給他帶著那麼大的情緒波動。
認知的侷限
“啥也不是”這句話我和愛人從來不說,但是老人常常在吵架的時候用這個詞語互懟,或者評論其他的人,我也經常聽到,很是反感。
為了避免衝突,我不會刻意去糾他們說話方式,沒想到小小的孩子卻走心了,用在了自己身上。而且帶著滿滿的、強烈的情緒。
9歲的孩子完全可以理解這句話表達的糟糕與失敗。同時由於孩子對老人的信任,對權威的恐懼,對他人認知的侷限......也讓孩子在潛意識裡認同了老人的評價。
我是他的鏡子
回想孩子拿起商品時那激動興奮的表情.......
在孩子的眼睛裡,他很需要我作為母親的認同。他需要我這面鏡子,透過我的語言和行為,看到他自己的樣子。
這種像鏡子一樣給予反饋的行為,就叫鏡映。
“自體心理學理論”的提出者海因茨.科胡特認為,人在最初的嬰兒時期,需要他人回饋的體驗幫助其確認自己的能力和各種感受,比如在親子關係中,子女需要父母的正向反饋去確認自己是有能力的。
在諮訪關係中,來訪者透過諮詢師的正向反饋勇於探索真實的自我。
我們常說,孩子的觸角能達到多遠,看他的母親就夠了。
在二元關係裡,嬰兒透過母親的語言表情感知外界,從母親的微笑中體會母親對自己的喜愛,世界的溫暖,體驗著自己的可愛。
母親的臉就像一面鏡子,在嬰兒恐懼無助的目光中,常常映襯著一張冷漠的面孔。而對於一個已經度過了形成和發展二元關係的個體來說,這裡的“母親”更代表著父母,或者對他最有影響力的那個人。
同時,鏡映也能夠幫助人們看到過去的創傷和恐懼以及個人渴望發展的動力,能夠促進個人成長和改變。
一個人如果小時候在鏡映中被很好的理解和接納,那麼就能正常發展維持自尊、自我肯定以及擁有健康的抱負,反之則會自我否定且變得不現實。比如婚姻中為求關注而喪失自我的伴侶,工作中因為他人質疑而否定自己。
渴望被看見
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孩子也一樣。
孩想要透過商品這個過渡性客體表達對爸爸的關心,想給爸爸一個驚喜,想讓爸爸感受到他的小小心意。當然也想讓媽媽看到自己挑選的商品,自己的渴望,只是“一味低頭”的我忽略了這份渴望,這份期待,這份不被看見引發了孩子強烈的委屈和憤怒。
看見孩子,不僅是當下,目光範圍內的交集、溝通,也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接納孩子的感受。當然看見並非全然同意,合理的引導,真實的溝通,褪去自戀妄想的坦誠才是真正的看見和接納。
晚飯後,我在收拾廚房,兒子在和爸爸玩。
睡前,兒子特意湊到我跟前,趴在我耳邊,小聲說:
“媽媽,爸爸說方向盤套都是通用的,那個腰靠他說挺舒服的!我們過年前哪天還能再去呢?”
我看到他瞪大的眼睛,急切地等著我的答覆。
我看到,對他來說,送爸爸禮物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我摸摸他的頭:
“明天就去!”
●有彌聯合心理2024年課程上線●
!!!招生中!!!
精神分析也可以說是一門【育兒學】
來參加【第20期精神分析初級訓練營】吧
讓自己活得更明白一些
新增課程助理諮詢詳情
作者:春曉 我願意用精神分析的視角和工具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行走人間……
編輯 | Stella
—————☆閱 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