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頭條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科技
  • 旅遊
  • 軍事
  • 育兒
  • 時尚
  • 遊戲
  • 歷史
  1. 首頁
  2. 育兒

居然還有這麼多人吃孕婦胎盤

2024-02-21 14:33:29

刷到個帖子,題主問:“吃孕婦胎盤真能強身健體嗎?”

下面的回答讓我大開眼界。

很多網友說,他們親眼見過吃胎盤的人變強了。

體弱多病的人靠它增強了體質:

小姑娘吃了它,兩個月長高20釐米:

老阿姨吃了它,到了60歲都不長白頭髮:

據說,吃過胎盤的打工人能在常年通宵上班之餘,保持白裡透紅的好氣色:

更神奇的說法是,從小吃胎盤,能讓人活到90歲依然擁有硬朗的身子骨:

給不瞭解相關知識的朋友簡單科普一下,胎盤是孕婦的一種身體器官,孕媽主要靠它為嬰兒輸送養分、代謝廢物。

隨著產婦分娩,胎盤會跟著胎兒一起脫落,離開母體。

雖然看著血淋淋的很嚇人,但中醫認為這東西凝聚著人體的氣血精華,吃了它可以大補元氣、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

名貴中藥“紫河車”就是炮製人體胎盤做成的乾貨。

考慮到其中含有豐富的雌激素、孕激素、免疫因子,因此在治療不孕不育、久咳虛喘等病症時,中醫們仍會拿它入藥。

補品,註定會讓民間養生愛好者垂涎三尺。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但健康產婦可以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胎盤。

所以,婦產科的病房外,從不 缺 “胎盤加工”的小卡片:

一些年輕人還會在生完孩子後,把胎盤直接拿回家,給長輩吃了補身體:

傳宗接代不僅能讓父母體驗含飴弄孫的快樂,還能讓他們吃胎盤延年益壽,簡直是雙倍的孝順。

遇到家裡有人生孩子,親戚們會提前預定胎盤:

就連醫院的清潔工也不想錯過滋補的機會,偷偷把別人家產婦的胎盤拿回家燉了湯:

大家都不想“暴殄天物”。即便口感不佳,拌著蜂蜜也要把人體胎盤吃下去:

就連人大代表都建議產婦不要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呼籲她們把胎盤捐給藥企:

總之,人體胎盤的“二次利用”已經成了個產業鏈。

生活中愛吃胎盤的人,遠比你想象中來得多。

離開統計學談療效,就和天橋底下聊政治一樣不靠譜。

個人觀察難免帶有幸存者偏差和盲目歸因。吃胎盤究竟好不好?醫生圈子裡都有不小的爭議。

一些西醫覺得,胎盤確實含 有多種 活性 營養成分 , 可這些活性因子 經過高溫處理基本都會變性降解。

再考慮下人體的消化作用,口服胎盤跟吃二兩豬肚雞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但中醫們不這麼看。他們發現,在臨床上治療某些疑難雜症時,紫河車有很強的針對性,且目前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

(中醫科普文這麼看)

(好多專業研究也認為紫河車有獨到的藥用價值)

但雙方也有一點共識,那就是直接吃人體胎盤確實存在風險。

因為食用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碗裡這塊“補品”帶著多少細菌病毒。

且不說那些來路不明的新鮮胎盤可能攜帶麻疹、乙肝、梅毒、艾滋病,即便是健康產婦的胎盤也會在分娩過程中沾上各種致病菌。

把這“食材”拿回家去血水,就是個巨大的心理考驗。

而後續還有生理考驗。

鑑於清燉、包餃子之類的烹飪方法根本不能保證病菌百分百滅絕,會不會吃出病來,全看你的運氣和免疫力。

說到這兒,大 家可能會 聯想 到另一個問題:

既然新鮮胎盤會帶傳染病,那吃加工過的胎盤粉能規避風險嗎?

答案是:不一定。

三年前,澎湃新聞曾暗訪過國內最大的人體胎盤交易黑市。

在河南永城、江蘇邳州、安徽亳州等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胎盤加工商們從醫院診所、醫廢廠、殯儀館收購了大量人體胎盤。

不管收到的貨健康與否,他們都摻在一起加工成紫河車,賣去全國各地的藥廠和醫療單位。

由於國家目前對人體胎盤的捐贈、管理和使用沒有明確系統的規定,所以面對這類黑市,有關部門只能“加強管理”,無法“徹底根治”。

遇到村裡翠花把胎盤“捐贈”給開藥廠的二表哥換一筆“營養費”,這種擦邊球根本管不過來。

在和記者私聊的過程中,胎盤商們還透露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資訊:

以前管得松,去醫療廢物廠收胎盤特別容易。哪怕被民警查獲了,處罰力度也不大,2000多隻胎盤才罰了400元。 現在管得越來越嚴格,醫廢廠不敢供貨了,殯儀館也要銷燬胎盤。 以後大概只能去越南收貨了。 那邊的市場還沒有全部開發,“只有兩三個人在做”。

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有人挖空心思開拓市場。

三年後的今天,曾經不卷的海外胎盤黑市或許也在潛滋暗長。

《中國藥事》去年的一篇文章提到,儘管市面上有好些含有紫河車的中藥製劑,但少有單位進行病毒滅活工藝驗證。

於是,有學者檢驗發現,市售紫河車裡存在乙肝病毒陽性樣品。

為了解決問題,這篇文章還提出了一些意見:

比如,希望國家對每個入藥的胎盤都進行編號管理,“編號可以溯源至產婦”。透過源頭可查的辦法,保證食品安全。

還有,呼籲藥企給願意提供胎盤的孕婦一定經濟補貼,並且為她們提供全套健康檢查。

這項聽起來就費時費力的工程能否付諸實踐,我們就拭目以待吧。(手動狗頭)

不討論別的,單看潛在的安全問題——人體胎盤究竟會補你,還是毒你,真不好說。

而除去安全風險,倫理問題也讓紫河車長期深陷爭議。

好多人單純地覺得吃這東西“噁心”。

還有人聯想到魯迅先生筆下人血饅頭的故事,把吃胎盤上升到“吃貨國文明劣根性”的高度。

感慨: “納斯達克都漲上天了,咱們這兒還有人琢磨著吃人肉。 ”

其實這樣昇華並不客觀,因為外國人也沒少吃胎盤。

美國網紅金·卡戴珊就曬過自己的胎盤膠囊,自稱吃胎盤有助於產後修復和緩解抑鬱。

Ins上還有 好多博主分享胎盤餐的做法,什麼“胎盤巧克力”、“胎盤千層麵”、“香煎胎盤”一應俱全。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歐美小姐姐們做不出的。

英劇《疼痛難免》還立足現實,拍了一個帶著血腥味的故事:

某位產婦要求醫生幫她進行水下分娩,因為她想親眼看著自己的胎盤和寶寶一起排出體外。然後,她就能親口吃掉自己的胎盤。

醫生為她好,拒絕了她的要求。

可產婦並不領情,一邊走向產房,一邊罵罵咧咧。

即便在生產的過程中,她也忍著劇痛全程盯著醫生,生怕人家偷她的胎盤。

最後,孩子順利落地,這位孕媽迫不及待地拽出自以為是“胎盤”的部分,咀嚼了起來。

然而,正當她“大快朵頤”的時候,忽然發現醫生手裡拿的才是胎盤,自己嘴裡吃的是血塊……

(gif可能引起不適,這兒就不上圖了。 )

人在醫院,最忌諱的就是當“懂王”。

出於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治病、吃藥、進補都應該謹遵醫囑。畢竟,只有專業人士才懂望聞問切和辯證施治,才能平衡好劑量和療效的關係。

進補,未必遵循“量變帶來質變”的原則。

李時珍認為粥是“世間最補之物”,但您如果血糖偏高,天天喝粥肯定出事;

西洋參也是補品,但脾胃虛寒的人並不適合服用。自以為脾胃不寒,盲目吃它,也難保不出bug。

人體胎盤同理。即便真要用它入藥,也應該聽從醫生的專業指導。

至於沒災沒病只是單純想強身健體的話,就更沒必要吃這個了。

早睡早起、戒菸戒酒、少喝奶茶、多吃蔬菜,還有像賈玲那樣保持自律、勤於鍛鍊……每一樣都能讓你擁有更加健康的體魄和積極向上的狀態,幹嘛非要寄希望於一塊可能帶“毒”的胎盤呢?

最後,再分享一個追求“以形補形”差點“瘮死”醫生的極端案例:

比起吃“小孩”治不孕,穿山甲通乳、牛尿防疫、童子尿煮雞蛋這種都算保守了……

刷到上面這 條影片的時候,我特別希望這事兒很快被打假,被證明是擺拍。 因為情節實在太離譜,當事人實在太愚昧。

評論區基本也是這麼想的:

可直到今天也沒人出來闢謠。

只能說,讓所有人都擁抱科學,仍然是個道阻且長的過程。

還是那句話:切記迷信偏方。不然的話,輕則是吃了安慰劑延誤病情,重則就是自己給自己下毒。

後臺回覆“投胎模擬器”

我把投胎模擬器的地址回覆給

熱門資訊
  • 一大批中產娃去香港換賽道,卻把捷徑走成險途? | 2024-12-08 08:39:47
  • 這部電影直揭原生家庭之痛: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決定了他跟世界的關係 | 2024-12-08 08:39:49
  • 剛出生的嬰兒很蠢很脆弱,在原始社會的惡劣天環境裡怎麼生存的? | 2024-12-08 13:54:50
  • 隨時想做就做了!能把零食的門檻打下來,兩口一個吃得香 | 2024-12-13 10:22:00
  • 過多的螢幕時間危害學齡前兒童的睡眠和行為 | 2024-12-13 10:32:24
  • 永遠不能忘的一天 | 2024-12-13 10:32:26
  • 收到快遞後有人家裡出現蟑螂,有人開始上吐下瀉,快遞盒可能遠比你想象的髒! | 2024-12-13 10:32:29
  • 拼多多造風,泉州紙尿褲雄起 | 2024-12-13 10:40:02
  •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上,4點心得和經驗,挺實用的! | 2024-12-13 11:13:56
  • 兒童、青少年過半近視:現代教育的隱性代價? | 2024-12-13 11:13:57
  • 為什麼六七十年代可以養五六個孩子?現在養兩個孩子幾乎養不活 | 2024-12-13 11:13:59
  • 比雪地靴防滑,比運動鞋暖和!爆火的「德訓鞋」出加絨款了,舒適保暖又百搭~ | 2024-12-13 11:14:00
  • 不提兒子,如何證明你生的是兒子 | 2024-12-13 11:14:02
  • 秋田滿滿:專注嬰幼兒健康成長,引領母嬰輔食新風尚 | 2024-12-13 11:14:06
  • 太可愛了,小朋友的語言體系真的能把人萌翻 | 2024-12-13 11:14:07
  • 卵子體積是精子的1000多萬倍,而且會自己選擇心儀的精子! | 2024-12-13 11:14:09
  • 42歲備孕成功上岸,DHEA和輔酶Q10哪個好?我的清單 | 2024-12-13 11:14:12
  • “天價藥”撤離後續:1歲寶寶透過港澳藥械通成功用上藥 | 2024-12-13 11:35:13
  • 孩子頻繁眨眼,家長要注意 | 2024-12-13 11:39:35
  • 豬身上的1個黃金部位 很多家長卻不敢給娃吃 這樣做一下 好吃補營養 | 2024-12-13 11:39:36
  • 寶媽吐槽幼兒園早八點時間能不能改一下真的起不來|引起大家共鳴 | 2024-12-13 11:39:38
  • 天冷了,非必要不當媽 | 2024-12-13 11:39:40
  • 現在的教育怎麼了?家長急了,老師急了,孩子苦了,誰之過? | 2024-12-13 11:40:30
  • 寒假有這個規劃,不僅不費媽,還能讓孩子“玩”有所得! | 2024-12-13 11:40:35
  • 李玫瑾:你養出的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這6件事 | 2024-12-13 12:21:44
  • 冬季孩子皮膚“乾紅癢”怎麼辦 | 2024-12-13 12:25:18
  • 嚇人!爸爸誤將鉛筆插入兒子後腦勺,情緒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 2024-12-13 12:31:03
  • 三孩媽媽50歲讀博: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幫助,是讓他們看到人生的不同選擇 | 2024-12-13 12:58:09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四招搞定! | 2024-12-13 13:33:40
  • 孕激素的威力可算是見識到了!看完過來人的分享,我深受震撼了 | 2024-12-13 13:35:29
最近發布
突發!TVB知名女星毫無預警宣佈與未婚夫分手,結束長達八年情 面對被黑,蘭姐強勢迴歸。小菲狀態好轉,發宣告。更多內幕揭曉! 中國男籃決戰日本隊,首發五人曝光,廣東隊大贏家,徐傑第一後衛 孫穎莎奪女單冠軍!採訪謙遜立足拼,劉國樑給中國選手頒獎笑開花 分析 馬威交易取消後的影響:湖人還有什麼選擇?只能等休賽期? 火箭vs猛龍前瞻:範弗裡特有望復出戰舊主,火箭欲終結六連敗 梅西轟動宏都拉斯!當地媒體:這是世紀體育盛事! 登記開啟!金中、29中、13中等校動了! 開年暴擊!南京又一家機構跑路了? TechInsights:AI PC未能提振筆記本市場 2024年僅增長5% 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鈣?錯!還有這4個原因,別輕易忽視了 泡泡瑪特又贏麻了!此前被調侃是“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 再也不用扎手指!5億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傳《尼爾:機械紀元》續作、新《古墓麗影》今年公佈 有工作經驗的畫素畫師如何寫簡歷? 離譜!Xun被搶3條龍,JDG仍然獲勝!Peyz力挽狂瀾,WBG痛失好局 將耗死在國際空間站?59歲美滯留女宇航員求救:喪失重要身體機能 華為FreeClip耳機玫瑰金開售 開放式聆聽設計 CBA俱樂部杯-山西淘汰北控晉級4強 原帥18分 小紅書上移民的中產:曾經北京七套房, 羨慕海外一張床, 如今卻...... 不可抗力停課2天以上退一半保教費,佛山幼兒園收費新規釋出 紅棉襯醉美,2020番順醉美青餅評測 華為FreeClip耳夾耳機玫瑰金配色開售:1299元 64歲寧波老闆,跨界無數次,給員工發8億,即將擁有第三家IPO? 卡友資訊股東持股情況變動 廣州“城市合夥人”: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有人說孫穎莎粉絲是飯圈文化的時候 卻有些人用真金白銀愛孫穎莎! 男生剪“短髮”髮型乾淨利落,試試這3款,剪完帥氣提升顏值! 7個臀部訓練最佳動作,打造迷人的蜜桃臀! 偉大的4-2!林詩棟奪冠:新科世界第1誕生、超越王楚欽,狂攬3冠 新疆完美了!新小外強於皮特森+黑根斯,承認補強大外良性競爭! 林詩棟奪男單冠軍!採訪大談不容易太謙遜,單獨拍照露出笑容! 國乒最新戰報!林詩棟第2局11-8,衝3冠王,梁靖崑救2局點仍輸球 替補奇兵!快船大將5記3分助隊贏球 哈登好幫手 爆冷!北控男籃吊打奪冠大熱門球隊,外援決定比賽的走向 官宣離任,胡明軒宣佈重要決定,廣東宏遠遺憾,杜鋒祝福 又一個賈德松!崔康熙看人很準,魯媒:卡約又要錯過中國聯賽了 劉國樑憔悴!黑眼圈很重,擋住蒯曼被提醒,孫穎莎王楚欽被裁判整 林詩棟逆轉梁靖崑奪冠,成就三冠王,綜合實力更加突出 CBA最新外援註冊資訊,遼籃4人,新疆補充新援,廣東男籃放棄萊斯 大滿貫收官獎金排名:林詩棟三冠60萬第1,孫穎莎第2王曼昱10萬第9 臺灣律師分析大S遺產劃分,S媽要錢得看汪小菲臉色,打臉光頭安排 臺媒曝大S家人鬆手,讓出撫養權給汪小菲,希望馬筱梅善待孩子 二線白酒暴雷,狼真的來了! 搭上比亞迪,自動駕駛獨角獸,利潤大增170%! 炸裂!外資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背後:科技格局重塑與資產重估 這波夢幻西遊副本積分兌換真是血虧,四賜福的山賊值得買嗎? 《星戰亡命之徒》高階美工又回到CDPR 開發《巫師4》 《哪吒2》登陸北美,首映禮現好萊塢!有觀眾哭花眼妝:特效超預期,買票靠搶 曝張蘭被封年損失近4億,麻六記絕地自救太壯觀,員工曬張蘭近況

©2024 時時頭條 版權所有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