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患特應性皮炎,可能增加哮喘、鼻炎、食物過敏等疾病風險。在近日由中國康復醫學院主辦,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兒童皮膚病診療進展學習班上,多位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專家強調,嬰幼兒特應性皮炎需引起更多重視,做好特應性皮炎的預防和治療,後續特應性程序的共病就能夠減輕或不發生。在嬰幼兒生命早期使用潤膚劑,可以降低特應性皮炎風險。
作為以瘙癢為典型症狀的皮膚疾病,特應性皮炎越來越多地困擾著我國嬰幼兒。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徐子剛指出,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常見疾病,由於嬰幼兒皮膚屏障脆弱,容易患上這種過敏性疾病,同時也受到家族史、氣候、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特應性皮炎的患病率持續升高,和城市化、生活方式改變有一定關係。“有一部分孩子在患上特應性皮炎後,未來出現哮喘、鼻炎、食物過敏等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嬰幼兒特應性皮炎需要引起更多重視。”徐子剛提醒道。
“特應性皮炎是特應性程序的視窗,做好特應性皮炎的預防和治療,後續特應性程序的共病就能夠減輕或不發生,而且特應性皮炎最大的問題是瘙癢,會直接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心理健康。”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名譽主任馬琳強調,雖然特應性皮炎屬於皮膚疾病,但是兒科應該關注兒童的整體情況,不能只關心區域性,儘早干預可以為兒童的健康成長爭取更多機會。
對特應性皮炎的儘早干預,不僅意味著對疾病的及時治療,也包括在嬰幼兒生命早期對疾病的有效預防。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梁源指出,特應性皮炎診療的一大目標是實現疾病的一級預防,達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目前,特應性皮炎有經濟、實惠、有效的預防手段,即在嬰幼兒生命早期,也就是新生兒階段為其選用安全、有效的潤膚劑,幫助修復皮膚屏障,抵抗外界刺激,保持皮膚正常的水含量。“我們對特應性皮炎患兒的家長做過調研,約有28%的患兒家長沒有給孩子使用潤膚劑。我們希望家長能夠意識到,特應性皮炎是有預防手段的。如果等到孩子發病再進行藥物治療,後續再維持、阻斷,不僅成本更高,也很難根治。”梁源說道。
馬琳指出,為了降低嬰幼兒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多年來,她一直在向新生兒父母傳遞“洗不能過度、潤不能不足”的健康理念,尤其對於家庭三代以內有得過敏性皮炎、食物過敏、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的高危人群,應在孩子出生24小時後,第一次洗完澡就使用潤膚劑。
如果確診了特應性皮炎,則需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梁源介紹,輕度患者還是以外用潤膚治療為主,加強皮膚屏障功能的修復,包括使用含有神經醯胺、燕麥等成分的保溼潤膚劑;中度至重度患者需要額外搭配激素治療、口服抗過敏藥物、生物製劑等,從而達到控制過敏反應,減輕急性發作的效果,以減少未來複發次數。同時,家長平常應該避免對嬰幼兒皮膚過度清潔,選用合適的洗浴用品,保持衣服被褥乾燥舒爽,並注意出行防護等,從而降低特應性皮炎的發生風險。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穆祥桐
來閱讀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報記者
記者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