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前陣子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一條讓人頭皮發麻的影片。
一個媽媽對著正在寫作業的孩子一通輸出:
“媽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頭地。”
“媽媽辛辛苦苦上班一天是為了什麼?就為了供你,讓你有出息。”
看到這,還以為孩子是有多不聽話,讓媽媽這麼崩潰。結果這女孩不僅成績優秀,多才多藝,連性格都乖巧溫順。
可媽媽卻一直不滿意。在和爸爸談到孩子的學習時,爸爸反問:“孩子學習差嗎?連吃塊蛋糕喝點水的時間都沒有,需要學到這種程度嗎?”
媽媽振振有詞地反駁:“就是沒有時間。她馬上就要小升初了,她學習就算不差,也肯定有比她好的,她不是第一。”
媽媽的高壓和控制,終於讓孩子精神崩潰了。她歇斯底里地對媽媽怒吼:
“你一回來天天就是說我,我是幹什麼的啊?我上學也很累!”
“你以後要是再說我,你就別回來了!”
聽到這話,媽媽也終於繃不住了。她沒想到一向溫順的女兒也會這麼言辭激烈地還嘴,於是媽媽最後離家出走了。
當米粒媽點開評論區,驚訝地發現,評論裡沒有一個人是和媽媽共情的,輿論完全一邊倒,都是在同情小女孩。
“太經典了這段話……中式噩夢。”
“我終於能理解,好多小孩得抑鬱症或者輕生是為什麼了。有這樣的媽媽,簡直就是地獄。”
還有人現身說法,舉了自己的例子,說她媽媽的口頭禪就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
網友的評論,讓米粒媽想起最近在廣州番禺發生的一場悲劇。
9月17日,廣州一位女中學生跳樓,在遺書中留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媽媽您經常說我用了你太多錢,要是沒有我,你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對不起媽媽,都是我的錯,我只能現在讓你止損,您不用再給我花錢了,您也不用那麼累了。”
多麼讓人心痛的文字!
從遺書的字裡行間,我們不難覺察出,輕生的女孩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她會心疼媽媽的付出,囑咐媽媽要照顧好自己。
可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什麼非要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呢?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無論是影片中的孩子,到網友的評論,再到輕生的女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被父母的“愧疚式教育”綁架了。
什麼是“愧疚式教育”?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讓孩子感到內疚,來達到控制孩子的效果。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在網上一搜一大把。
“4歲女兒背不出課文,媽媽狂扇自己耳光。”
“10歲孩子不願意上輔導班,媽媽當眾下跪,苦苦哀求孩子好好學習。”
“孩子不聽話,媽媽氣得撞頭自殘。”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父母是選擇用語言的方式不自覺地對孩子進行“愧疚式教育”。
就好像《小歡喜》裡的宋倩,原本是高中金牌物理教師,但為了陪女兒高考,主動辭職。
在和女兒相處的過程中,她無時無刻地灌輸著愧疚感。
給女兒做飯,就要說:“這一年我什麼都不幹,都圍著你轉了,你可得給我爭點氣。”
女兒受不了宋倩的控制慾,但宋倩從沒傾聽過女兒的聲音,反而說: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放棄了好多自己的事情,你為什麼還不高興?”
女兒覺得學習壓力大,媽媽對自己要求太高,宋倩就說:
“你壓力大,媽媽壓力不大啊?”
“我起早貪黑的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起居,我容易啊?我壓力不大啊?”
有沒有覺得,宋倩的話特別耳熟?原因就在於,我們這代人就是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啊!
從小到大,父母都在強調自己的付出,起早貪黑賺錢是為了我們,省吃儉用是為了我們,就算是夫妻感情不合卻不離婚,也是為了我們。
這些“愧疚式教育”都遵循著三部曲,先是表示我付出了很多,非常不容易;接著把這口鍋甩到孩子身上,是因為你,我才這麼苦的;最後圖窮匕見,亮出目的——你必須如何如何,才能補償我。
米粒媽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在熱搜上讓50萬人轉發的“母女吃魚”事件。
女兒給媽媽燉了一鍋魚,然後就開始不斷地PUA媽媽:“這魚可貴了,要不是為了你,我才捨不得。”
媽媽問她怎麼不吃魚。女兒說:“我吃粉條子就行,哪敢吃魚啊,這不都得留給你嗎。要不是為了你上老年大學,我一年都沒買新衣服……”
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最後媽媽不樂意了,生氣地說道:“你這是在pua我呢?行了行了,我不吃了。給你,都給你吃!”
你看,父母其實完全知道這套說辭是在pua,也知道說這話會讓對方心裡不舒服。可她們為什麼還依然熱衷於讓孩子愧疚呢?
說穿了,就是想透過孩子的負疚心理來操控孩子。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愧疚誘導”,就是透過不斷強調自己的巨大犧牲,來引發對方的愧疚感。這樣一來,對方就很容易會在愧疚情緒的驅使下被迫答應一些他們本來無法接受的請求。
也就是說,讓你愧疚不是目的,讓你因為愧疚而想彌補我,從而答應我的要求,才是目的。
不得不說,在通常情況下,愧疚式教育是管用的。尤其是對那些懂事的孩子來說,看到父母的痛苦和犧牲,他們會強烈地自責,然後對父母言聽計從。
而當父母沾沾自喜地以為自己找到了拿捏孩子的方法時,卻不知道這種愧疚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
一方面,孩子會因為負罪感,而變得“不敢快樂”。
羅翔老師曾說過,為什麼一些孩子總是不快樂。原因就在於父母的愧疚式教育讓他覺得,父母受了那麼多苦,我怎麼能快樂?我怎麼有資格享受?我如果快樂,就是對父母的一種背叛。
另一方面,孩子也會活得特別累。
因為當父母總是強調自己受了多少苦時,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幻想,自己應該足夠的強大去解決這些苦難。但很顯然,孩子的力量太小了,根本改變不了現實。而當孩子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時,他就會活在對父母的愧疚裡,過得非常辛苦。
更嚴重的是,當負罪感達到一定的程度,孩子會萌生一種念頭:是不是爸爸媽媽沒有了我,他們就不會這麼辛苦了。
電影《蝴蝶效應》就道出了這樣一種心理:如果孩子意識到“如果世上沒有我這個人,我的親人會更幸福”,那麼自殺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利他行為。
這時候孩子不會覺得自殺有錯,反而覺得這是在幫父母解脫,是孝順的表現。
這種扭曲的認知,無疑是心靈深處的一場浩劫,可能把孩子一步步推向無法回頭的深淵。
就像作家劉娜曾說的那樣:“中國式親子最大的問題,是父母無處安放絕望無助的自己,打著‘還不是為了你,我才犧牲了自己’的名義,讓孩子在愧疚中,一生過得擰巴又委屈。”
明明生活的苦難不是孩子造成的,非要往孩子頭上扣;明明孩子不需要父母付出這麼多,可父母非要犧牲自己,讓孩子活在愧疚感裡。
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而聰明的父母則從來不帶著“犧牲感”養孩子,他們會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未來。
就好像董卿,剛當媽媽時也曾糾結過自己是應該繼續拼事業,還是急流勇退多陪孩子。好在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
朋友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讓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後來董卿暫別了央視,也暫別了孩子,前往華東師範大學讀了古典文學碩士。學成歸來後,她開創了《朗讀者》的節目,火爆一時。
在提起如何平衡孩子和工作時,董卿這樣說:
“我覺得我應該很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他對於你,有愛有尊敬,他可以從你身上學到一些好的品質。孩子不是我止步不前的理由,我想和他一起成長。”
你看,這才是良性的親子關係。父母不覺得只有犧牲自己才能成全孩子,孩子也不必因為愧疚而補償父母。只有這樣,父母和子女之間才會是一種良性的共生關係,相互成全,也共同成長。也只有這樣,家庭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避風港。
請相信,孩子來到世上,沒有虧欠父母什麼。好的教育也從來不帶犧牲感和愧疚感,而是溫暖,且沒有負擔。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