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老大在A學校讀書,老二在B學校讀書,早上送完這個還要趕到另一所學校送那個……隨著二孩、三孩逐漸到了入學年齡,在多校劃片、學位緊張等背景下,家裡兩個孩子無法在同一學校就讀成為部分家長的新困擾。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陸續推出“長幼隨學”政策,為解決多孩家庭的教育難題提供了借鑑。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充分考慮多元化的生育需求,打出“組合拳”,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等一體考慮,形成了系列綜合性支援政策,真切回應育齡人群現實需求。
強化生育支援措施,就要讓想生的人群“能”生和“敢”生。有調查顯示,生產過程變得愉悅、不痛苦,可能會讓四分之一的女性考慮生育或再次生育。一些不孕不育的夫婦希望透過試管嬰兒、注射促排卵藥物等技術實現生育,卻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止步於費用門檻之前。《若干措施》在衛生健康、醫保等部門前期實踐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加強生殖健康服務、加強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指導各地將適宜的分娩鎮痛以及輔助生殖技術專案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有助於解決育齡人群生理的痛點、費用的負擔。
生育不僅會對女性身體、生理、心理帶來相應的影響,也會影響其在家庭、工作、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正視生育女性就業壓力大、就業困難多,企業留用生育女性的意願不足等問題,確保每位媽媽都能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雙重支援,同樣需要政策的持續“加溫”。《若干措施》不僅對女性的顧慮給予了積極回應,提出“完善促進婦女就業政策”,也打開了更有彈性的空間,明確“鼓勵用人單位結合實際採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方式”,營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環境。
育兒之路,生育只是序章,孩子的養育、教育、生長環境等,是家長們需要長期規劃的重點內容。為此,要深化服務管理改革,著力破除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更加重視採用引導和激勵的辦法,使得家庭生育意願和社會目標逐漸趨於一致。《若干措施》提出,鼓勵各地出臺多孩子女同校就讀具體實施辦法,幫助解決家長接送不便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援力度;營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環境,積極幫助職工分擔育兒壓力等。
這些表述規劃著美好生活的現在和未來,為育齡人群排憂解難,也將進一步凝聚起更多生育友好的力量。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健康報評論員
編輯:管仲瑤
校對:李詩堯
稽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2L0T1A16】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