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小碗非著名專業吃貨「鄭鄭」。
記得從小就聽過這麼一句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廚房對我們生活有多重要。
其實不止柴米油鹽醬醋茶,現在越來越多各式醬料進入我們的廚房,其中「料酒」憑藉自己獨特的“去腥增鮮”功能,成為廚房裡的常客,我也願稱之為“第八件事”。
今天也想好好跟大家深度食辯一下:
1:真正好的釀造料酒是怎麼樣的?真的有勾兌假料酒嗎?
2:選什麼樣的料酒去腥增鮮效果更好?
請繼續往下看吧。
1
3類超市常見料酒
你知道哪種最優質嗎?
我們都知道,料酒的作用是「去腥增鮮」,但很少知道它具體是怎麼作用的:
主要是因為料酒中的乙醇有去腥作用,它可以溶解肉類中的腥味物質(如三甲胺)。
乙醇同時也是醃製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成分,因為分子量較小,能迅速入侵肉類組織內而起作用。
更妙的是,它還會在烹飪加熱後蒸發掉,這是什麼小天使+田螺姑娘啊,做好事不留名,只給你留下食材的鮮。
但是,超市裡那麼多料酒,不僅名字不一樣,價格差異也很大,哪瓶才算是優選呢?
其實不管名字多花裡胡哨,料酒大致上只有這3類:
1、釀造料酒
以黃酒、食用鹽、香辛料為主要配料的料酒。
2、配製料酒
以水、食用酒精、黃酒為原料的料酒。
3、姜蔥料酒
料酒中加了姜蔥汁,在普通料酒的基礎上加了味的料酒。
要說哪種更好,主要從這3個維度來進行對比判斷,其中一點正是直中“勾兌料酒”的命門:
1
酒精度
《SB/T 10416-2007》調味料酒行業標準規定,調味料酒的酒精度應該≥10%,否則就不能算是調味料酒。
一般來說,酒精度越高,乙醇含量越多,祛腥效果也會更好,保質期也會越長。
但也不是越高越好,酒精度過高,反而會破壞肉菜原本的味道。
這也是解釋了為什麼我們一般都不會用純白酒醃製或烹飪的原因。
2
不同工藝所使用原料不同
上面也說到,料酒大致上可以分3類,不同的類別代表了製作工藝的不同,和使用原料的差之千里。
如:
釀造料酒:黃酒+食用鹽+香辛料,有些也會加一點焦糖色來調色。
其中含量最多是黃酒,後面也沒有多餘的水和新增劑,這樣的料酒純度比較高,去腥增香效果比較好。
Ps:現在很多的配料表上沒有直接寫黃酒,而是水+大米(糯米)+小麥,這是黃酒的原料。
配製料酒:水是最多的,不僅用很少黃酒,為了提高酒精濃度,更會勾兌食用酒精,後面跟著的新增劑也很多!
比如新增一些焦糖色、穀氨酸鈉、呈味核來增加色澤和味道。
這就是“勾兌料酒”的常規造假做法,去腥增鮮效果比起真正的釀造料酒也是大打折扣。
也可以理解成:如果你看到料酒中有“食用酒精”這4個字,就不是純的釀造料酒了。
3
營養價值
從大層面上來說,以黃酒為基礎的釀造料酒中的糖類、氨基酸、有機酸等營養物質更加豐富。
而配製料酒製作簡單,只有勾兌和過濾,勾兌過程只需要幾分鐘,使用原料是食用酒精更不是黃酒。
當然了,這也是在矮子裡拔將軍,料酒作為調料品,用量不大,總體營養差異並不明顯。
總而言之:
1:釀造料酒的營養價值高於配製料酒
2:釀造料酒的去腥增鮮效果也比配製料酒好
2
2步輕鬆選到優質料酒
你學會了嗎?
既然分析了兩者的差別,最重要的就是實操,應用在生活上了。
超市實地考察,以後買料酒就按照這2步買就對了!
1)看配料表和工藝
選釀造料酒,不選配製料酒;
選用黃酒為主要原料的,不選食用酒精和新增劑多的。
2)看酒精濃度
一般來說,酒精度在10~15度之間是比較好的,去腥增鮮效果好,保質期也相對較長。
酒精度低了,效果不好,也儲存不久;
酒精度高了,易破壞食物本身的風味。
料酒看似是稀鬆平常,在超市裡隨便抓一瓶能用就行,其實不管哪個行業,總有人撕開利益口子,想謀更多。
今天鄭鄭給朋友們分享這些資訊,也僅僅是希望能儘可能的正本清源,讓大家在面對這些日常中碰到頻率極高卻充滿了貓膩的東西時,能夠有自己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