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選關注我
作者 | 布穀媽媽
來源 | 布穀媽媽(ID: yugu005)
孩子的智商,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如果說,在同齡人裡邊,自家孩子表現得更聰明、思維更敏捷,那我們肯定會覺得驕傲,在心裡樂開了花。
我們說某個孩子智商高,其實也就是說他大腦發育得好。
但你知道嗎,我們人體還有“第二大腦”。它不僅反映著一個人智商的高低,還能不斷透過刺激和反饋來促進大腦發育。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
加拿大神經外科醫師彭菲爾德,曾根據大腦的不同區域,與調動的身體各部位相對應,並且把它們描繪出來。
而他描繪出來的“大腦地圖”,也就是著名的“彭菲爾德地圖”。
彭菲爾德認為,大腦調動身體某部位的比重越大,那它對大腦產生的作用就越明顯。
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對這個部位進行鍛鍊和開發,那大腦神經元就能接收到相應的刺激,從而變得更靈敏和聰明。
透過“大腦地圖”,彭菲爾德發現,手、嘴和眼睛所佔大腦比重最大,其中手指和手掌佔到大腦運動區域1/3,感覺區域1/4。
手,也因此被稱作人的“第二大腦”。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孩子的成長也會發現,在嬰兒時期,孩子最早被喚醒的身體部位就是手。
他剛開始喜歡吃手,用手的感覺來刺激大腦發育。接著就是反覆扔東西,用手抓飯菜。等能走了,他開始“翻箱倒櫃”,鍛鍊手部大動作。
緊接著,手的精細動作開始發展,孩子喜歡到處摸、碰、捏。再大一點,他又愛上“拆家”,拆玩具、拆紙箱、拆鬧鐘。總之,孩子的手,就是停不下來。
這是因為,孩子在“動手”時,不斷地調動大腦發出指令,而手又傳遞各類感知覺,將刺激反饋給大腦,使腦內神經元更敏銳。
所以說,聰明的大腦會在手上顯“訊號。家長若想培養孩子的智商,刺激大腦發育,在幼兒階段,就一定要多鍛鍊孩子的手部能力。
智商高不高
一定程度上在於手的鍛鍊夠不夠
很多人說,智商是遺傳的,不可改變。
那為什麼,有些高智商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卻智商一般。而普通家庭,也能出高智商娃呢?甚至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智商也高低不同?
這其實,就是早期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在2歲左右,腦內每秒能建立700個神經元連線。到了3歲,大腦發育已經接近大人的80%~90%。
這麼快速的大腦發育,如果只是用來玩手機、看電視,真的實在太浪費。
而若我們能幫孩子抓住機會,透過手的運動,讓孩子不斷思考、探索,開發大腦,那將來娃的智力,自然不會差。
所以,想要孩子將來智商高,那在他生命早期這些年,就要多鼓勵孩子動手探索,調動起大腦思考和拓展認知。
不要讓孩子的大腦“空轉”,荒廢了最好的時期。
怎樣鍛鍊手的智力?
你可能會說,我也想讓孩子動起來,但你是不知道,一個人類幼崽,他的破壞力有多強!
剛疊好的衣服,扔一地;把飯菜扔到天花板;用手碰插板;用墨汁抹牆;若賜予他力量,他能分分鐘把大門卸下來。
因為認知不夠和思維受限,孩子在發展手的能力時,往往喜歡破壞。這就導致,他在發育的關鍵時期,經常受到大人限制。
那孩子平時可以做一些什麼事情,來鍛鍊手的能力,發展智力呢?
蒙特梭利曾重點推薦過一些遊戲,大家可以借鑑。
①玩沙水,體驗感覺的奇妙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作者說道,我從未見過不愛玩沙和水的孩子。
確實,在遊樂場裡,基本都會配備沙水,或者用決明子之類的小顆粒代替。很多孩子聚在那,帶著沙漏、汽車等,玩得那叫一個認真。
沙子既是固態的,也是流動的,當孩子抓起一把沙,讓它從指尖流過時,那種由固態轉為流動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很奇妙。
還有當水緩緩衝擊孩子的手部神經,又馬上流逝,孩子會體驗到,這真的非常神奇。他的認知,也悄悄在發展。
而當沙子遇到水,更是奇妙,它們可流動可固定,還可以隨意變換形狀。孩子在捏、搓和變換形狀的過程中,會體驗到手的力量以及掌控感,他也就會深深迷戀這個活動。
孩子想玩水,可以讓他去洗漱間體驗。家裡也可以開闢一個角落,專門讓他玩沙。但要規定好,水和沙只能在固定的地方玩,不可以弄得到處都是,以免給我們帶來困擾。
②玩拼圖,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發展心理學認為,幼兒是從微觀看世界的,他們會由細節認知到整體,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
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某一階段時,很喜歡觀察小細節,比如螞蟻、落葉、小昆蟲等。孩子透過微觀,會慢慢發現世界運轉的規律,從而鍛鍊思維和邏輯。
玩拼圖也正是這樣一個原理。
像布妞玩拼圖,她會隨機找一個拼塊,比如拿到一張老虎臉的圖案。她就開始找老虎的耳朵、腳和身體,先把老虎拼好。然後接著拼老虎周邊,再以此類推將整張圖拼好。
孩子從一個拼塊,推理到另一個拼塊,把破碎的區域性,拼湊成完整的畫面。他透過細節看世界,也透過物與物之間的關聯,構建自己的思維,發展推理和邏輯能力。
③畫畫,培養專注力和耐心
孩子在4-5歲左右,會進入繪畫敏感期,他喜歡塗鴉,喜歡拿起筆把自己所看、所想描繪出來。
孩子在握筆、運筆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體驗肆意揮灑的掌控感,並且透過勾勒畫面細節,鍛鍊手的精細動作,培養專注力和耐力。
很多父母說,孩子坐不住,喜歡動來動去,做一件事沒有耐心,總是玩一會這個看一下那個,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
當孩子能沉浸在繪畫中不問外物時,他的專注力就慢慢鍛煉出來了。這為之後的學習,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管孩子畫的如何,我們都不要打擊,說看你畫的是什麼啊,醜死了,哪有樹幹是紅色的,重畫。
打擊會磨滅孩子的興趣,從而錯失他表達自己和鍛鍊手眼協調的能力。
但我們也不要一味讚美,說你畫得太好了,簡直是個天才。這不利於孩子的抗挫能力培養。
只把我們看到的描出來就好了,孩子會從我們的回應裡,獲得鼓勵和動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說,孩子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
如果我們能充分調動孩子手的能力,讓他從“破壞”轉為積極有意義的活動,那孩子的大腦,將越用越靈光,也越用越聰明。
你家孩子的手,能閒得住嗎?
• End •
本文來源於:布穀媽媽(ID: yugu005),專注兒童心理,分享科學育兒方法,讀懂孩子輕鬆養育,歡迎關注布穀媽媽
瞭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