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選關注我
文|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
今天聊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兒。
前幾天有個小夥伴家孩子生病了,沒人帶娃,帶來了辦公室。
正是坐不住、愛說話的年紀,我們聊啥,他都能插上幾嘴。
小夥伴再三囑咐,別老說話,影響大人工作,老實寫你作業。
終於熬到了午休暢聊,大家問他:跟媽媽上班是不是特無聊啊?也不讓隨便說話,還是上學好吧?
沒想到這娃說:那也比在學校好!學校要說話,早有人舉報告老師、名字上黑板啦!
要不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後續小夥伴紛紛吐槽,我還真不知道,如今的小學校園裡舉報風氣竟如此盛行。
⬇️小夥伴A說,他們班裡幾乎都不需要紀律委員,“全民”監督、舉報。
前幾天,我兒子上課講話被同學舉報,當眾捱了批評。
回來氣得不行。
我問他,那你到底有沒有上課說話?
他不服氣地說,又不是我一個人說話來,XXX也說了啊。
我說,你就管好自己就行了。
結果兒子一副小人報仇,十年不晚的樣子說,下次我也舉報他。
我說,不至於啊,怎麼還搞上冤冤相報那一套了,你是去上學的,不是去報仇的。
他說,憑什麼別人都可以舉報我,我不可以舉報別人?
問的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
⬇️小夥伴B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我孩子的學校更過分,堪比宮鬥。
老師讓紀律委員把每天違反紀律的人名寫黑板上。每天黑板邊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
我問孩子,怎樣算違紀?
孩子說,上課說話,傳紙條、打瞌睡、翹二郎腿,還有帶玩具、零花錢,或課間在走廊跑、大喊大叫,廁所偷吃零食等。
我說,現在小學生這麼嚴格嗎?都逼到人家去廁所吃零食了,這還要管?
紀律委員管的過來嗎?
他說,沒事,因為同學間會相互舉報。
說實話,這話從一個8、9歲孩子的嘴裡說出來,還真有點讓人脊背發涼。
⬇️還有小夥伴C說,她兒子倒是從沒舉報過別人,但總是被別人舉報,真的是乾點啥都有人盯著你。
搞得孩子一點不喜歡去上學,每天都很迷茫,說,班裡沒一個好人。
聽著小夥伴們的吐槽,我是one楞又one楞的。
咱就說,在這種氛圍下,孩子真的能專心搞學習嗎?
在這種境下,真的能滋養出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嗎?
當然,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是懷揣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可能只是一小波用了不那麼恰當的管理方式。
我也相信,小學生間絕大多的舉報都是沒有惡意的,只是孩子對“是非認知”的一種嘗試。
但這種過度強調規則,孩子是不敢犯錯了,但他們的害怕犯錯,不是因為錯誤本身帶來的後果,而是害怕被同伴們檢舉揭發後的孤立無援。
它難道不會破壞孩子們之間的信任和團結,相互之間滋生恨意、嫉妒嗎?
最後,孩子們雖然可能學會了遵守規則,但也變得冷漠,眼裡只有對錯,沒有寬容和溫情。
孩子們告狀的原因和情況非常多,也不是所有的告狀就一定不好,都該制止。
但其中有一種確實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就是“檢舉揭發”類的。
有的是為了尋求關注、彰顯自己,透過別人的不好,來彰顯自己;
有的是嫉妒、競爭的心理,透過告狀來給別人搞破壞;
還有的更是以此為威脅、拿捏他人的手段。
不管出於哪種原因,這類舉報,都並不是為了所謂的維護正義,而是「披著狼皮的正義」。
學生是屬於學校的,但孩子是咱自己的。
我很想聊這個事兒,是因為如果家長放任不管,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斤斤計較、牙呲必報,甚至心理陰暗。
那麼重點來了,作為學校的“局外人”,父母怎麼優雅的插手呢?
1、針對害怕被人舉報的孩子
一定要給孩子「不怕舉報」的勇氣。
不得不說,舉報這種事,對小學生來說,還是很有威懾作用的。
小夥伴B說,有一次起太晚了,孩子沒來及吃早飯,她就說給孩子帶塊麵包下課餓了吃。
但孩子死活不帶,說學校不讓帶零食。
小夥伴說,特殊情況特殊處理,今天你沒吃早飯,上課指定會餓的。再說你偷偷在角落吃,老師不會知道的。
結果孩子說,同學看見了會告訴老師,還要被扣分。
到最後也沒敢帶。
雖然有規則意識是好事,但咱也不能被規矩給框死了啊。
之前看過一句話,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
但現在,這盞燈似乎都被舉報的陰雲遮住了,孩子們哪還顧得上自己成長,都忙著挑別人的錯,或提防被人舉報哩。
為什麼孩子這麼怕被舉報,究其原因其實是怕被批評,被懲罰。
想要降低舉報的影響,就要來個釜底抽薪。
給孩子一個被舉報也沒關係的底氣。
女兒低年級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困擾。
跟她一起玩得一個朋友,總會以“告老師”來威脅別人。
比如,體育課倆人都想要某個道具,但女兒先拿到了,她就會威脅你“如果不給她先用,她就告訴老師你帶零食的事兒。”
比如,下課間玩的時候她要求聽她的,她就會說“你不聽她的話,她就要把你上課跟同桌說話告訴老師”。
我當時第一反應都給氣笑了。
這種屁大點的事兒,老師才不會管,她還拿此威脅上人了。
沒想到,真的有用,她一威脅一個準,包括我女兒。
也是那一刻,我才明白,對孩子們來說,被老師發現自己幹“壞事”,是比妥協對方威脅更嚴重的事。
孩子們才對「舉報」如臨大敵,也才容易被人拿捏。
於是,我們家就有這樣一場“倒反天罡”的對話。
我:你為什麼怕她告老師呢?
女兒:怕老師批評我,怕叫家長。
我:你姥姥也當過老師,你知道老師每天有多忙嗎?像帶零食、上課說個話、課間跑……在老師那都是極不重要的小事,不會動不動因為這個批評人的。更不會因為這個叫家長的。
被舉報這件事,你能想到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不就是叫家長。
那媽媽現在明確告訴你,我們不會因為你在學校做了這些事而生氣。
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不用受人威脅。
不受威脅的底氣,永遠是父母應該給到孩子的。
當他覺得就算被舉報也不會怎麼樣,也就不會過分在意別人是否舉報他了。
那孩子在學校就能活得更自洽、更如魚得水。
不瞭解我的,看到這別上綱上線說我“助紂為虐”哦?什麼是違反校規班規、什麼是正常學校生活,理智的成年人都分得清楚的。
2、針對想要舉報別人的孩子
一定讓孩子明白舉報真正得到的是什麼,失去的又是什麼。
有的孩子被他人舉報後,非常意難平,非舉報回去不拉到。
別說孩子了,很多家長對同學間的舉報,也大多是“受害者”心態。
既替孩子委屈,也擔心孩子舉報他人會沒有同理心,擔心孩子分不清是非黑白,更害怕與同學搞不好關係。
對於孩子這種“報復”心理,可以先理解,畢竟誰遭到他人背刺都會生氣。
但也要明確的告訴孩子:
一時舉報一時爽,但一直舉報不會一直爽。
雖然舉報自己討厭的人很解氣,找老師告狀帶來的優越感,也會給自己一種很厲害的感覺,舉報好像是自己獲得了某種特權。
但這並不是真實的。
你得到的可能是舉報那一刻的優越感,或者大仇得報的痛快,但失去的可能是自己在同學、老師中的形象。
由此可能會成了同學、老師們眼中的“報告精”。
這種形象一旦建立,是很難重新擺脫的。
有時候哪怕不是你舉報、告密的,大家也會第一時間懷疑你,或者認定是你。
沒有人喜歡打小報告的人。
打小報告也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除非大事,否則不要告狀,損人利己的舉報更是不可以。
平時在家裡,咱也別事事都替孩子衝鋒陷陣,可以在生活中多給孩子解決問題和衝突的能力。
需要告狀才能鞏固自己“地位”的孩子,說到底也是缺乏點安全感的。
在家庭中,我們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多認可、肯定孩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
當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就能解決問題,不需要時刻獲得老師的關注,孩子自然就不需要去舉報。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 End •
瞭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