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警方偵破一起以網際網路“雲養牛”為幌子的非法集資案件。該網路平臺號稱在國外擁有合作牧場採取“網際網路+產業叢集化發展”的運營模式,在當地聘請了養殖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入駐牧場,還可遠端實時監測牧場中牛的健康狀況,投資人就能獲得年化6%到12%不等的穩定收益。實際上,平臺宣稱位於國外的牧場根本就不存在,影片和直播則是犯罪團伙借用他人牧場拍攝 或網路素材。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共非法募集資金5億餘元,平臺所募集的投資款項已被消耗殆盡。
推薦閱讀:
在網路平臺投資300萬認養600頭牛,本以為成了快樂的都市牧場主,邊吃肉邊賺錢,殊不知已深陷非法集資騙局,600頭牛一夜之間變成了6萬斤無法兌現的牛肉。
11月28日,上海警方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披露,在“礪劍”專項行動中,根據市民報案線索深入偵查,成功偵破一起以網際網路“雲養牛”為幌子的非法集資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額5億餘元。
“雲養牛”包裝術:宣稱年化收益6%到12%
5月,市民吳先生向上海徐匯警方報案,稱他透過朋友介紹,在某網路平臺投資所謂“雲養牛”專案,先後投入300萬元認養了600頭牛,本來期望可以獲得穩定收益回報,卻突然全部變成了賬面上無法兌換的6萬斤牛肉額度,遂向警方報案。
據吳先生陳述,該網路平臺號稱在國外擁有合作牧場,採取“網際網路+產業叢集化發展”的運營模式,在當地聘請了養殖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入駐牧場,還可遠端實時監測牧場中牛的健康狀況。投資人只需線上投資認養,就能獲得年化6%到12%不等的穩定收益,而牛的日常飼養則由當地專業團隊全權負責。
在宣傳影片中,平臺還宣稱每頭牛都有保險,若投資者的牛死亡,投資人將獲得相應的保險理賠。當投資人決定不再續投後,平臺可原價回購牛的所有權。為了讓投資人放心,平臺還有牧場的全天候直播,畫面中牛群結隊、漫步草原。
步步為營,300萬元變成6萬斤牛肉無法兌現
吳先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入5000元在平臺購買了一頭牛的所有權,約定投資期限為1個月,到期後平臺將依據年化6%向吳先生支付收益,並原價回購牛的所有權。簽訂電子合同後,平臺還提供了其所購買牛的年齡、體重、耳標號等具體資訊。
一個月後,吳先生如約收到了平臺的回購款和返利,遂逐步加大了投資力度,在短期內先後投資近300萬元。在此期間,平臺商城推出了一項新服務,即可以50元一斤的價格將收益和本金全部轉換成牛肉份額,用於兌換牧場生產的所謂“高品質”牛肉製品。
到了今年5月,吳先生登入平臺後發現,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其賬戶內價值300萬元的牛被平臺強制回購並全部折抵成了6萬斤牛肉的兌換額度。在向平臺提出質疑後,客服表示因第三方支付問題暫時不能提現,只能提取牛肉。而當吳先生提出要提取全部牛肉時,客服又表示如此大量的牛肉難以運輸,可將牛肉份額以200元至300元一斤不等的價格透過平臺寄售,待售出後即可提現。
然而,截至案發,這些牛肉完全無人問津,300萬元的投資款至今仍是寄售在平臺上的6萬斤牛肉份額。
暗藏非法集資騙局,牧場影片實為網路素材
接到報案後,上海徐匯警方對該網路平臺開展調查,如同吳先生一樣受損的投資人還有很多。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警方發現所謂的“雲養牛”專案是犯罪團伙精心編造的謊言。
辦案民警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平臺宣稱位於國外的牧場根本就不存在,而吳先生在網路上看到的影片和直播,部分是犯罪團伙借用他人牧場拍攝,更多的則是從網路下載素材後再進行後期剪輯包裝而成。
至於平臺提供兌換的牛肉,則是犯罪團伙從本地批發市場購得,民警前往倉庫調查後發現,其庫存寥寥無幾,遠遠低於使用者持有的牛肉份額。而犯罪團伙引導投資人在平臺寄售牛肉一方面是希望延緩兌換時間,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有不明真相的投資人繼續投資。
今年9月,上海警方在外省市警方的協助下將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透過僱傭客服及運營團隊搭建網路平臺,將所謂的“雲養牛”專案包裝成年化收益在6%-12%的理財產品,並透過拍攝宣傳影片、開設線下講座等方式,在線上線下向社會公開宣傳,吸引不特定公眾投資。而平臺所募集的投資款項,已在犯罪團伙不斷“借新還舊”及支付公司日常運營中消耗殆盡。該行為實質就是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的一種非法集資騙局。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共非法募集資金5億餘元。
目前,上述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