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篇原創文章
簡單粗暴上答案:
怎麼吃都破壞不了!
不論是生嚼、燉煮、還是鮮榨
雜糧同理。不論是蒸飯、煮粥、還是做成雜糧米糊糊~
其實以前寫過這樣一篇科普,但,由於在兒科營養門診又被反覆提問。決定再囉嗦一篇,幫助大家緩解不必要的焦慮。尤其是老年人和小朋友的家長們,完全沒必要為“怎麼製作蔬菜/雜糧才能更好預防便秘”這樣的問題困擾。
口感粗糙≠膳食纖維含量高
之所以大家會有“粉碎了會破壞膳食纖維”的困惑,是混淆了一個概念:
把蔬菜的菜幫子(也就是莖)裡容易塞牙的那部分,誤認為就是膳食纖維。
真相是:蔬菜的這個部位,雖然會被我們俗稱為“纖維”,卻並非“膳食纖維”。它們只不過是植物的維管組織、維管束。負責給植物體輸導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等,也有支援植物體的作用。有點兒像樓房裡的各種管道。
這些塞牙的維管束大多存在於植物的莖、葉(葉中的維管束又稱為葉脈)等器官中。以特別容易塞牙的芹菜為例,從切斷後的芹菜莖的橫截面,能看見一條條維管束——由木質部和韌皮部組成束狀排列的結構。
水果的果皮,以及粗雜糧的穀皮,道理類似。雖然也都是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部分,卻只是這些食物的“結構組成部分”。
所以,維管束多的蔬菜、果皮硬的水果、穀皮硌牙的糧食,膳食纖維的含量卻不一定高哦!就像:人不可貌相~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剛才說過的芹菜莖。吃起來那麼費牙費咀嚼肌,動不動還塞牙,膳食纖維的含量,卻不及比它“柔和”得多的蔬菜如黃花菜、青豆、豌豆、芥菜、莧菜……
嚼起來咯吱咯吱的糙米,膳食纖維含量並沒有軟軟糯糯的燕麥片高。
而口感綿軟細膩的牛油果果肉,膳食纖維含量反而比嘎嘣脆的蘋果高~
搞明白了“口感粗糙≠膳食纖維含量高”這一點,我們再來說說為何不論怎麼切煮燉榨磨都不影響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膳食纖維的定義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21年釋出的《膳食纖維定義與來源科學共識》,結合我國 2008年制定的 GB/Z21922《食品營養成分基本術語》對膳食纖維的描述,必須滿足4個條件:
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從植物中提取或直接合成;
聚合度≥3,即:含有≥3個單體碳水化合物;
可食用,但不能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
對人體有健康意義。
因此,膳食纖維,是“碳水化合物”家族的成員。它們只是不能被人體的小腸消化吸收,也基本不能貢獻卡路里(就算能貢獻,也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單體碳水化合物是什麼概念?
以大家熟知的葡萄糖為例來說明:
1個葡萄糖分子就是1個單體碳水化合物
1克葡萄糖大約含有3.3乘以10的21次方個葡萄糖分子
膳食纖維這一大類下面,聚合度有“個大的”,也有“個小的”。有3-9個單體聚合而成的,也有50-200個單體聚合而成的。但無論個大個小,都不是你我的肉眼能夠看得見的!
就像你喝了一口水,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看不見水分子一樣(當然,我這個結論不適用像水哥這樣有異能的人哈~)。
因此,不論咱家的破壁機的刀頭轉速有多快,也無法把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識別的膳食纖維粉身碎骨。用個非常形象貼切的比喻:無論我們把蔬菜和雜糧鼓搗成多小的顆粒,這些“顆粒”與膳食纖維的大小關係,依舊像大象與螞蟻的關係。
這下,你明白了嗎?
蔬菜怎麼吃最好?
雖然鮮榨汁的方式,並不會破壞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我卻並不建議大家主要透過蔬菜汁來攝取蔬菜的營養。理由很樸素:
蔬菜汁缺少了完整蔬菜在口腔內的咀嚼過程、缺少了沒被嚼爛的蔬菜結構在胃內的研磨過程,使得它們從胃內的排空速度太快——無法像完整蔬菜那樣發揮增加飽腹感、延緩飢餓感、幫助體重控制的作用。因此,除非是咀嚼吞嚥功能受限,否則,能自己嚼著吃,就別偷懶。
當然,可能會有朋友考慮到烹調方式對蔬菜中抗氧化營養素的影響,認為鮮榨至少會比燉炒的損失更小。站在這個角度,我個人的建議是:沙拉、蒸菜、榨汁相結合的方式最理想。一方面可以兼顧飽腹感和抗氧化營養素的保全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其中某些脂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E、K、胡蘿蔔素等)的吸收。更何況,並非所有蔬菜的口感都適合直接生食/榨汁。
至於某些明星推廣的大量蔬菜汁排毒法,我個人的想法是:
你真的沒那麼毒
小心腸脹氣嚴重
各種雜糧糊糊同理
誠然,對於牙齒條件不好、或有吞嚥問題的老年人,在進食量相等的前提下,粗雜糧磨粉無疑是更有利於他們攝入更多品種的營養素。但,對於沒有咀嚼吞嚥障礙的糖尿病患者,雜糧磨粉/打糊一定不及整粒的雜穀類更有利於血糖的維穩。
因此,對於有糖尿病的朋友,建議你能吃整粒的雜糧,就不選擇雜糧粉/糊哦~
最後,對於某書某音上的某些“咖”“科普”的諸如:蔬菜粉碎了就破壞膳食纖維……這類“知識”。我只想說:不懂沒關係,咱能去學習明白了再發聲嗎?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路)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否則可能隨時找不到我
遂謙碎碎念
你吃夠膳食纖維了沒?
小屋主人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註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床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眾多雜誌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餵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7年面對臨床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援,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眾號平臺:Liu_suiqian
參考文獻: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 膳食纖維定義與來源科學共識(2021) 營養學報2022年第44卷第1期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
楊月欣《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Mariantonella Palermo, Nicoletta Pellegrini, Vincenzo Fogliano. The effect of cooking on the phytochemical content of vegetable. J Sci Food Agric. 2014 Apr;94(6):10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