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搞錢理論”越來越火了。
比如:“談戀愛不如搞錢”“搞錢才是人間清醒”“除了搞錢什麼都不感興趣”……
我有個閨蜜,單身好幾年了。
最近難得遇到一個對她很好的男孩,她卻以“我要專心搞錢”為由拒絕了對方。
我發現,竟然有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想法:
天天吼著“搞錢至上”,一心撲在事業上,沒有心思跟人建立深度的親密關係;
覺得跟誰在一起都可能被辜負,與其冒著風險談戀愛,不如搞錢來得安全、實在;
比起伴侶愛不愛自己,更在乎TA的經濟實力,或有沒有耽誤自己“搞錢”……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都把金錢和愛情看成是一對“敵人”,認為只能二選一?
有網友覺得:
“建立一段親密關係,要付出太多了,如果最後沒結果,就白白浪費了金錢和時間,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談。”
但也有人認為:
“這種想法未免有些‘矯枉過正’了。會讓一些還未體驗過愛情的年輕人,盲目跟風,失去一些理性。”
所以,我們真的不能“錢愛兼得”嗎?我們該怎麼建立更健康的戀愛觀和金錢觀?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金錢和親密,從來都不是敵人。
李銀河在《我的生命哲學》一書中寫道:
“活到58歲,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這些年間上班呀,開會呀,接受採訪呀,給別人頒獎呀,自己去頒獎呀,那全都是我的軀殼,不是我本人。整個一個行屍走肉,靈魂在別處。”
一句“靈魂在別處”,點出了很多人的狀態:
用追求金錢和物質這一行徑,來填滿內在空間,導致內在空間變得擁擠,連靈魂都無處安放。
最終得到的,可能是一種麻木僵化、空虛苦悶的體驗。
這種心理狀態,被心理學家科胡特總結為“代償結構”:
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受挫,就會轉向另一個領域,並強烈期望在這個領域實現自體的鞏固和維持,感到安全和完整。
科胡特在《自體心理學導論》這本書裡舉了一個例子:
一個人追求理想所提供的自尊,也許可以補償表現癖和抱負領域的脆弱。
比如:在感情裡受了傷害,在內心留下了陰影,害怕下一段感情也同樣受傷,很沒有安全感;
又或者,從小被父母拋棄,非常害怕再次經歷拋棄,好不容易談了戀愛,很怕分手、患得患失。
這兩種情況,我們都可以說,這個人在感情上很脆弱。
為了補償這種脆弱,這個人可能轉而追求事業。這種行為,被科胡特形容為:
“就像一棵樹生長時遇到了障礙物,繞開障礙物去其它地方進行生長。”
一心追求事業和理想,是我們為了補償內在脆弱的“代償結構”。如果這個結構能正常發展,也是可以通向平靜和幸福的。
就像有一些事業發展不錯的人,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內在變得堅強,找到了幸福的歸宿;
或有經濟條件了,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著別人羨慕的富足生活。
搞錢、拼事業,的確可以帶來發自肺腑的滿足。
但很多人的“代償結構”,並沒有發展得這麼好,“靈魂在別處”就是典型表現之一。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一味追求某個領域的強大,並沒有把我們從痛苦中解放出來,而是把我們推向了一個極端。
埋頭搞事業久了,人會陷入“無依感”的泥潭。
我有一名來訪者小明,初戀女友嫌他窮和他分手,所以他這幾年為了療傷就瘋狂拼事業。
生活變好後,他重新聯絡了初戀女友,得知她現在嫁得不好,心疼之餘腦子裡冒出一個聲音: “你看,離開我是錯的吧?”
之後,倆人的聯絡越來越緊密,前女友甚至想和他複合。按理來說他應該心滿意足了吧?但他還是覺得很痛苦:
“我心裡很空。一直以來我都憋著一股氣,要讓她刮目相看,可真的做到了,我發現自己要的不是贏,而是想讓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安穩的寄託。”
他之所以有這種感受,是因為他啟動了一種叫做“反向形成”的心理防禦機制:
表現出和自己內心完全相反的態度和行為傾向,既是為了掩蓋內心真實的情緒、感受,也是為了獲得或避免什麼。
比如他本來想要感情寄託,卻表現得“滅情絕愛”,好像自己真的不在乎愛情一樣。
而反向形成,是“無依感”的源頭之一,它導致我們明明想給內心一個依靠,卻追求單打獨鬥,變得無依無靠。
於是,金錢和事業雖然得到了發展,但和其他人、其他領域的關係卻沒有發展。
演員張鈞甯在綜藝裡講過這樣一句話:
“以前我覺得,愛情是捨不得花他的錢,現在我覺得愛情是給我買房買車,捨得給我花錢。不是我物質,而是我試過,前者沒用。”
這段話其實藏著一種“逃避心理”:因為不想做XX,轉而做XX。
因為我不想讓自己在感情裡被辜負,所以你給我花錢我都照單全收;
因為我不想讓自己一片痴心餵了狗,所以你對我有用我才會接受。
不是不想追求愛情,而是我害怕,所以我逃了。
“搞錢”,可能只是一個逃避的藉口,追根究底,是因為我們不想再承受感情裡那些不好的結果。
這源於小時候,很多人並沒有得到過“被好好照顧”的體驗。
比如,忘帶紅領巾去學校,被老師當眾批評;讓父母幫忙送來學校,又被父母罵了一頓。
到處都得不到安慰,反而被指責,孩子內心會很恐慌,覺得自己永遠得不到別人的重視和關心。
於是,被重視和關心的部分,就被孩子給分裂出去,丟進一個看不見的垃圾桶裡。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便不再追求重視和關心,而是追求更好的成績、更高的學歷、更多的金錢......
反向形成、逃避和分裂,都在妨礙一個人去感受自己真正的缺失與需求。
因此,有人表面越努力搞錢,內心卻越感到無從依靠。
那麼,怎樣才能平衡好金錢和愛情之間的關係呢?
那就是:在發展與金錢的關係時,也同時發展好和其他人、其他領域的關係。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搞錢”,但不只是搞到很多鈔票。
也透過擁有更多財富,讓自己有底氣經營一段更靠得住的深度關係,療愈內心的“無依感”。
如果想要“錢愛兼得”,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覺察到自己不管是渴望金錢,還是渴望親密,都不羞恥。
一個人追求金錢和事業,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強烈的上進心甚至可以帶來積極生活的動力。
但別忘了,人類終究是感性的生物。
拼事業時“滅情絕愛”,可以不在乎別人;但放鬆下來,也會想要被人看見、理解、接納。
這個時候,不妨升級一下跟外界連線的方式。
比如,即使還沒做好談戀愛、交新朋友的準備,也可以試著深度投入到一個興趣愛好裡,去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
這些自愛、支援和投入,能讓我們的心智更加成熟、內在更加穩定。
然後,去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
主宰金錢,是指將金錢視為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
也就是說:金錢就是中介,能把我們和更好的生活連線在一起,但金錢不可以是生活的全部。
我們可以利用錢、熱愛錢,比如,把錢花在一些讓自己感覺很好的地方,買一些平時不捨得買的東西,看到捨得為你花錢的伴侶有一顆愛你的心......
但最好不要佔有錢、控制錢,而是做金錢真正的主人,把金錢視為開啟好日子的鑰匙,明智且愉快地使用。
最後,建立深度的關係。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人的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我們不可能馬上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這需要一個過程。
但我們可以透過慢慢減輕對其他人的反向形成、迴避和分裂,來減輕關係裡的不順暢。
而減輕關係裡的煩惱,還是要從建立更好、更有深度的關係下手。
斯坦福商學院教授大衛·布拉德福德,總結了深度關係的6個特徵:
1、充分展現真實的自我。
2、願意袒露脆弱。
3、相信自我表露的資訊,不會被對方用來對付、傷害、報復自己。
4、坦誠相待。
5、用建設性的方式解決衝突。
6、願意為對方的成長與發展付出。
做到任何一項,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內在的匱乏有所減輕,對金錢的執念也會有所減輕,從而會慢慢看到:除了掙錢搞事業,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別的,讓自己好起來。
自己和自己的關係理順了,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就會慢慢舒展。
搞錢和發展親密關係,並不衝突。
透過搞更多的錢,我們能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幸福和平靜;
透過搞好事業,我們能感受到更充實的生活、更融洽的關係。
這些,都是金錢帶給我們的滋養。
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並允許自我滿足。
我們不可以沒錢,也不可以不去愛、不被愛。
我們不僅要做金錢的主人,還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此刻心理APP入駐諮詢師。真實姓名:李心潔。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正視並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如果你也想要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需求,不妨來學點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看見真實的自己,探索自我的內在需求,發現幸福,感受幸福,獲得創造幸福的能力。
當然,學習心理學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理學去調節情緒、找到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開拓靠譜的副業探索之路,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
想要學習心理學,助人渡己
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探索第二職業
點選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 即可免費領取「1V1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