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臨床需思維縝密、操作仔細
撰文丨王玉偉
這是在Am J Emerg Med雜誌釋出的一篇病例報道[1],該病例記錄了多位醫務工作者的連續失誤,作者能發表這樣的文章,著實讓我佩服他的勇氣。同時,這也是一篇值得我們警醒的病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請讓我為您仔細道來。
病案簡述
患者37歲男性,體力活動時出現痙攣性恥骨弓上疼痛就診於某大學的急診室。
患者就診時也有明顯的疼痛,疼痛評分為7/10,體溫36.8℃,心率105/min,血壓160/113mmHg,心臟查體未見明顯異常。
患者血壓高,於是校醫給患者查了心電圖。
校醫事後想來,患者當時血壓升高可能是應激反應,但當時的心電圖“真有問題”,不信您看:竇性心律,V1、V2導聯ST段弓背向下下抬高,III導聯、aVF導聯T波倒置(圖1)。
圖1
心電圖的變化讓校醫感到驚訝,但校醫院的救治能力有限,那就再複查一遍心電圖吧。這次結果更嚇人:I、aVL導聯ST段弓背向下抬高,III、aVF導聯T波倒置(圖2)。
圖2
校醫感覺這像極了“急性高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採取針對措施:服用阿司匹林300mg後轉診至附近三級醫院。
到達三級醫院的急診室,患者已無疼痛症狀,但心電圖又有新變化:I、aVL導聯出現QS波形並伴有T波倒置(圖3)。
圖3
從原來的ST段抬高到QS波形成,這更讓醫生感覺像“心肌梗死”,再追加負荷量氯吡格雷300mg,並予以磺達肝癸鈉抗凝。
按照節奏,下一步應該就是冠脈造影了吧。
但是,醫生在術前又讓患者複查了一次心電圖,這是一個極具顛覆性的決定!
結果讓人大為吃驚,新的心電圖……竟然完全正常(圖4)!
圖4
經實驗室檢查發現,患者幾次檢查的肌鈣蛋白僅有輕微升高,並沒有診斷價值,心臟超聲檢查也沒有發現射血分數減低、室壁運動異常等心梗跡象,此後患者也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症狀。
心內科醫生會診後給出了合理解釋……
你們知道醫生是如何分析出來的嗎?患者前後做的四份心電圖,為何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筆在手、跟我走,接下來是這幾份心電圖更加“保姆級”的講解!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選文末閱讀原文連結開啟第一篇文章即可檢視講解乾貨內容~
參考文獻:
[1]Kaisbain N, Khoo KKL, Lim WJ. ECG lead misplacement in the frontal and horizontal plane mimicking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Emerg Med. 2023 Dec;74:196.e1-196.e4.
責任編輯: 銀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