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心內科醫生,就是一般人聽說這樣的症狀,第一反應恐怕就是、心絞痛了!
可是,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
其實也不算意外。因為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現類似的臨床表現,醫生是需要鑑別的。
51歲的李先生,近半個月已經因為“活動時胸悶心慌“第3次到心內科就診了。
1個月前開始,李先生一走路或者稍事活動就感到胸悶憋氣心慌,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好了。再走、再活動,胸悶心慌又出現了。李先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冠心病,就到心內科就診來了。
第一次就診,醫生為李先生查了心電圖,結果是“竇性心動過速”;超聲心動圖正常,左心室的射血分數達到69%,還挺高的。醫生又為李先生申請了冠脈的CT血管造影,就是常說的冠脈CTA,沒做其他處理。
第二次就診,是冠脈CTA結果出來了。冠狀動脈沒有斑塊狹窄,只是前降支有心肌橋,這是先天性的變異,很常見。醫生給李先生處方了控制心率的美託洛爾,小劑量,讓李先生注意觀察。
可是,服藥後李先生的病情並沒有緩解,眼睛還出了問題。眼科要做手術,為李先生安排了術前檢查。因為李先生總是說胸悶心慌,眼科醫生不放心,讓他再到心內科看看。
李先生第三次到心內科就診。說了前面的經過,要求再看冠脈CTA,到底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醫生看了冠脈CTA,前降支的心肌橋厚度只有0.11cm,很淺,下面冠狀動脈的長度1.16cm,沒有斑塊、沒有狹窄。從CTA看,李先生的心肌橋對心肌供血沒什麼影響,再說了,這麼多年過來也沒有不適,所以,新出現的症狀不能賴心肌橋。
可是,李先生的活動時胸悶憋氣心慌、心動過速,是什麼原因呢?
遇到竇性心動過速,首先是要查詢原因的。
醫生又問了李先生,飲食、大小便也正常。
查體就發現問題了。李先生的面色蒼白,醫生翻翻眼皮,瞼結膜蒼白,幾無血色,重度貧血啊!心率100次/分,心律齊,心尖部有收縮期雜音。
這樣看起來,李先生的活動時胸悶憋氣心慌,應該是重度貧血所致。貧血貌,心率快,有雜音,都支援。
因為眼科已經開具了檢查,醫生讓李先生等待結果再做處理。
一小時之後,化驗結果出來了。
血常規顯示,白細胞有輕度的升高,紅細胞計數1.7T/L,明顯減少了;血紅蛋白只有47g/L,相當於正常值的1/3,真是重度貧血,都到了輸血的指證了;紅細胞體積還大、平均血紅蛋白含量還高,這不是慢性病貧血表現。血小板計數低到4.0G/L,就是以前說10~30萬的正常值,現在只有4000了,這是要出血的節奏啊!血細胞裡有兩系減少,紅系、血小板,血液病吧?!
至此,患者竇性心動過速的原因有了解釋,重度貧血就可以引起。
醫生讓李先生趕緊去血液科就診。無意外,血液科立即收住院了。
這麼重的貧血,心率是得跳快點兒,不快供不上全身需要的氧。因為血紅蛋白是負責攜帶運送氧氣的,血紅蛋白低,攜氧少,心跳就得加快增加供血量。這時候,心跳不能抑制,也抑制不住。真要是心率慢了,恐怕人就不行了。
這麼重的貧血,一活動當然胸悶憋氣心慌了,因為活動時需氧量更高,坐著不動心率還100次/分呢!再說,還得跳得重呢!貧血的時候,心臟不光跳得快,為了多排血也使勁兒,所以心慌心悸的感覺就明顯。
這麼重的貧血,還真會心肌缺血,因為流到心肌裡的血液帶氧也少了。所以,貧血會加重心肌缺血、加重心力衰竭的。
這麼低的血小板,“擊穿”出血的底線了。過後,心內科醫生查閱了患者的病歷。患者之所以到眼科就診,是因為眼底出血引發了視力障礙;而入院後的頭顱CT,顯示有腦葉的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患者入院後初診: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腦出血。
所以,發現了竇性心動過速首先是要查詢原因的。醫生看病,也要注意避免定勢思維。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