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小姿跟我吐槽,說她國慶節回家,她媽媽又開始強迫她吃從小就討厭的胡蘿蔔。
還反覆強調“對身體好”“不能浪費食物”“吃習慣就好了”之類的話。
明明她已經說過無數次了,自己覺得胡蘿蔔有一股難以忍受的“怪味”,稍微吃一點,甚至只是聞一下都會反胃想吐。
可她媽媽就是不聽,從小到大都這樣,隔三岔五就做各種帶胡蘿蔔的菜讓她吃,任憑她怎麼抗拒,她媽媽就是一意孤行,即便小姿現在長大了依舊如此。
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很多人都有被逼著吃討厭的食物的經歷。
小時候為了不吃討厭的食物,沒少和家長鬥智鬥勇;又或者壓抑自己,滿足大人的需求。
長大後,出於健康考慮和社交考量,也難免會無奈地吃一些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如果你對這些東西表示明確的拒絕,就有可能會被冠上“挑剔”“矯情”“事多”等標籤。
總之,在某些人的認知裡,挑食就是一項需要被更正的壞習慣。
但事實上,我們之所以不吃某些食物,是大腦在保護自己。
因為那些食物不僅會讓人感到生理不適,甚至可能會觸發過敏反應。
所以當我們接觸到它們時,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向大腦發出警告訊號,提醒你:“不要吃,有危險”。
所以別擔心,挑食還真不是一種壞習慣,而是在幫你規避潛在的威脅。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身體是如何透過“挑食”來保護我們的。
關於“挑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心理因素。
因為某種經歷對特定的食物產生厭惡情緒,所以選擇儘可能地規避。
我的朋友西西,大學減肥時連續吃了一個月水煮西蘭花,直到有一次吐了出來,她崩潰大哭,覺得自己不應該對自己那麼苛刻,活得這麼累。
自那以後,她看見西蘭花都會本能地產生反胃、乾嘔等反應,究其原因不過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還有的人,無論別人覺得某種特定的食物多好吃、多健康、多特別,瘋狂說服你嘗試,但自己就是碰都不想碰。
這可能是因為你從小到大都被逼著吃這些食物,你的“挑食”,是在要回自己選擇的權力。
2.生理因素。
比如我很喜歡吃香菜,做菜時覺得放越多越好;而閨蜜欣欣卻極其討厭香菜,覺得它的氣味奇臭無比。
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於食物的氣味、口感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3.身體的防禦機制。
還有一種挑食的情況,是由於某些特定的食物觸發了身體的防禦機制。
國際著名科學雜誌《自然》曾發表過兩篇研究論文,一篇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一篇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這兩篇研究均表明:
參與過敏的免疫系統(肥大細胞)透過與大腦溝通,從而導致食物迴避,而這種行為有助於避免有害的過敏原。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的免疫系統接觸到過敏原食物的時候,會發送一個訊號給大腦,激起我們對這種食物的厭惡情緒,從而避免攝入過敏原食物對身體造成損傷。
而這個負責傳送訊號的免疫細胞,叫做“肥大細胞”。
就比如我的朋友小姿,她之所以如此抗拒胡蘿蔔,就是因為她體內的“肥大細胞”把胡蘿蔔標記成了她的過敏原。
包括兒童挑食,不愛吃一些綠色蔬菜,也是因為TA們尚未發展出成熟的食物分辨能力,身體會本能地幫助TA們排查潛在的危險,以免吃下什麼有“毒”的東西。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TA們對食物有了自主的判斷和處理能力,挑食的情況就會有所緩解,也會逐漸接受一些原本以前從來不吃的食物。
比如我小時候不喜歡吃苦瓜,但是一到夏天爸媽就逼我吃,說可以降火清熱,我為了不吃苦瓜,每次都裝作拉肚子,TA們這才罷休。
結果從高中開始,我居然莫名其妙地愛上了吃苦瓜,每次在學校食堂吃飯都要打上雙份。
因此,孩子挑食的過程是正常的,家長們無需過度煩惱。也可以嘗試找一些同等營養價值的食物替代,保證營養均衡。
當然,並不是每一種被大腦標記的食物,都會讓我們過敏。
研究中也提到過“肥大細胞在動物進化中有顯著的保守性”,它只是為了保護我們,寧願錯殺也不願放過。
所以,下一次如果有人再強迫你吃討厭的食物時,就可以嚴肅、認真地和對方說:
“我的身體告訴我,我可能會對這個食物過敏。我只是在保護自己!”
除了對食物的敏感,有時我們在面對某些人、某些場所的時候,也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適感。
這種不適感會促使我們想趕快遠離這些人和環境,不想過度糾纏。
像這樣對某些人或場所的“適度挑剔”,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
在我們剛接觸一個人時,身體會透過對方的表情、肢體語言、說話的語氣等來判斷這個人對我們是否有潛在的威脅。
如果我們感到不舒服,可能是這個人身上剛好存在讓你討厭的特質,或是讓你回憶起某些不愉快的經歷,從而觸發了我們潛意識裡的“防禦機制”。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的“首因效應”指出:
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最先輸入的資訊對以後的認知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觀,勉強繼續相處下去,反而會使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內心感到越來越難受。
包括有時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莫名產生一種說不上來的不適感,也是由於當下的環境觸發了我們的“動物本能”。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曾經有一段過程是完全依靠狩獵和採集生活的,這就要求人類必須藉助本能和情緒的力量,對危險做出快速反應。
而且在我們的大腦裡,控制情緒和引發過敏使用的又是同一套系統——邊緣系統。
當我們去到不舒服的地方、面對不舒服的人,就會觸發我們的不良情緒,產生一種類似“精神過敏”的反應,這時大腦判斷出你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脅,就會馬上提醒你:“快跑!”
我們也常常把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稱之為“第六感”。
總之,情緒與本能是會幫助我們做出判斷的。
當你感到不舒服時,就是你的“情緒屏障”在告訴你,是時候要遠離了。
不止是人、事、物,任何讓你感受到不舒服的關係都是如此。
與其在不適中勉強自己,不妨相信自己的本能,做個“適度挑剔”的人,來篩選掉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東西,讓自己舒服一點。
在某些情況之下,我們因為害怕衝突,為了維護表明上的和平,會不自覺進入一種“討好模式”。
比如:
被迫接受了別人的安排,和令自己不舒服的人相處;
迎合別人的喜好,在不舒服的地方長時間停留......
長此以往,除了造成自我損耗之外,並不會讓別人更加地善待我們,只會讓TA們更加肆無忌憚地冒犯我們的邊界。
所以不管是“挑食”還是適度的“挑剔”,它們的底色都是“愛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認知框架裡。
正如戲劇大師卓別林在《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一書中所寫的: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在心理學領域裡,愛自己是一種“自我支援”的狀態,這種狀態透過支援我們的身體、心理和精神成長的行為而增長。
而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相信自己的本能。
充分接納身體裡的情緒流動,不去判斷和阻止,只是觀察和感受。
其次是保持自我,坦誠地接受自己的“小挑剔”,接受內心發出的“不想要”的訊號。
客觀地看待自己過往的對與錯,並學會從中汲取養分,以獲得心靈的提升與成長。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地意識到“我是怎樣的人”,不要被別人“矯情”“事多”的標籤而否定自己。
畢竟你喜歡怎樣的自己,你的身體本能是如何看待周遭的人、事、物的,遠比別人是怎樣定義你、要求你的重要百倍。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
“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於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中;那把後半輩子還給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充分相信自己的感受,充分接受自己的本能,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吃,不喜歡的人就不相處,不想待的地方就遠離,不舒服的關係就斷掉......
被別人覺得“挑食”又如何?被別人指責“挑剔”又如何?
你只是在保護自己,好好地愛自己而已。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紙醉葡萄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路、Pexels
參考資料:
[1]. Plum, T., Binzberger, R., Thiele, R. et al. Mast cells link immune sensing to antigen-avoidance behaviour. Nature 620, 634–642 (2023)
[2]. Florsheim, E.B., Bachtel, N.D., Cullen, J.L. et al. Immune sensing of food allergens promotes avoidance behaviour. Nature 620, 643–650 (2023)
原來,每一口的選擇,都是自我保護的溫柔宣言。
學點心理學,能讓你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擁抱自己的不完美,並賦予你探索未知的勇氣,激勵你不斷成長和提升。
不僅如此,掌握心理學知識,還能開拓一條穩定且充滿價值的副業途徑,甚至可以讓你邁向專業心理諮詢師的行列。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
想要學習心理學,助人渡己
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探索第二職業
點選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 即可免費領取「1V1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