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血糖控制不佳,該如何“以患者為中心”,制定“柳暗花明”治療策略?
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居全球首位,糖尿病防治任重道遠。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型降糖藥物問世並進入臨床應用,但是,即使降糖手段愈來愈豐富,達標率也不容樂觀——研究顯示,我國已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率僅為50.1%。正確、合理應用諸多降糖藥物對於提升患者達標率十分重要。
若臨床遇到基礎胰島素治療不佳且伴糖尿病併發症,如、血脂異常等糖尿病患者,你可有解答之法?讓我們跟隨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朱雲峰教授一探究竟!
案例簡介
患者,女,55歲。
主訴:多飲、多尿6個月,胸悶12小時。
現病史:半年前出現多飲、多尿,12小時前患者活動後出現胸悶,持續約20分鐘,無疼痛,無呼吸困難,急來診,查心電圖:心肌缺血,空腹血糖 (FPG) :11.2mmol/L,總膽固醇 (TC) :7.2mmol/L,甘油三酯 (TG) :4.32mmol/L,現為治療入我院。門診以“2型糖尿病,冠心病”收住我科,發病來,神志清,精神可,睡眠及飲食可,大小便無異常。
既往史:有病史2年餘,最高達160/100mmHg,間斷口服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詳,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無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無特殊。
家族史:父母已亡,死因不詳,兄妹四人均有糖尿病。
體格檢查:
一般情況:
體溫36.5℃;呼吸20次/分;心率88次/分。
系統檢查:
生命體徵平穩,心肺腹未見異常。
實驗室檢查:
注 PPG:餐後血糖;LDL-c: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ALT:丙氨酸轉氨酶;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24小時尿蛋白: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Na:鈉離子;K:鉀離子;CI:氯離子。
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心肌缺血;
頸動脈超聲:雙側頸動脈多發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腹部超聲;
眼底檢查:有散在出血點。
低血糖發生情況:無
初步診斷:
2型糖尿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冠心病
高血壓病2級 (極高危)
血脂異常
患者服藥情況:
基礎胰島素:甘精胰島素14單位 每晚一次 (qn) 皮下注射
口服降糖藥物:利格列汀5mg 每日一次 (qd) ;阿卡波糖50mg 每日三次 (tid)
其他藥物:阿託伐他汀10mg qn
患者臨床特徵:
患者中老年女性,既往未規律監測血糖,伴糖尿病併發症,冠心病,血脂異常等;
血糖控制情況:基礎胰島素聯合口服藥治療,血糖未達標;
低血糖:無低血糖;
既往治療依從性差。
治療方案推薦:
HbA1c控制目標:7.0%
用藥方案:
●藥品名稱: 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
●起始劑量:12劑量單位
●給藥頻次:晨起
患者住院期間血糖情況及治療方案(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患者住院期間低血糖、體重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患者出院時血糖情況及治療方案:
出院時治療方案:
藥品名稱: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
給藥劑量:14劑量單位
給藥頻次:qd
診療思路
該例患者為中年女性,既往未規律監測血糖,伴糖尿病併發症,冠心病,血脂異常等。
既往降糖治療為:甘精胰島素14u qn;利格列汀5mg qd;阿卡波糖50mg tid,整體治療依從性差,FPG、PPG均未達標,以PPG升高更為明顯 (PPG 9.8mmol/L、FPG 14.5mmol/L) ,HbA1c8.8%,病程期間未規律治療及監測血糖,但未發生低血糖。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考慮最佳化降糖方案為起始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12劑量單位晨起1次,在隨訪過程中調整用量,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核心目的仍是控制血糖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1]指出,基礎胰島素 (±口服降糖藥) 規範治療3個月以上HbA1c仍未達標的患者,可考慮聯合治療,如聯合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 (GLP-1RA) 。研究顯示[2],基礎胰島素治療 (甘精胰島素等) 控制不佳患者,在聯用GLP-1RA後,HbA1c相對於基線水平降低1.9%,且低血糖事件發生率低。
美國糖尿病協會 (ADA) 2023年指南中將基礎胰島素聯合GLP-1RA治療製劑(如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分類為降糖效果非常高的降糖藥物[3]。DUAL I中國研究[4]顯示,在中國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中,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治療可明顯改善HbA1c、七點血糖譜及體重控制。
➤簡化降糖方案,提高患者依從性
患者既往治療方案複雜 (注射+口服) ,依從性差,更換為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後,只需要一支筆、每日一次注射,且不受進餐影響[5],即可達到全天血糖控制的目的,大大簡化患者既往治療方案,有利於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利於血糖控制。
同時,T2DM起始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治療,以及後續劑量調整相對簡單[5,6],從基礎胰島素治療轉換,建議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起始劑量不超過16劑量單位, 後續劑量調整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自我血糖監測的 FPG水平每週調整1~2次,直至FPG達標。
專家點評
醫學界
該例患者既往應用基礎胰島素+口服降糖藥治療不佳,面對這種情況,您在臨床上是如何最佳化降糖方案的呢?具體是如何選擇的呢?
王濤教授:
結合患者特點進行方案的制定,首先,患者為中老年女性,病史只有半年左右;其次,患者合併高血壓、高血脂,伴有心血管系統症狀,懷疑冠心病;既往應用口服降糖藥和基礎胰島素,但血糖控制並不佳HbA1c8.8%。
基於對患者病情的判斷,控糖為第一要義。從個體化角度評判,建議控糖目標設定為HbA1c7%。在沒有低血糖的情況下,建議HbA1c控制在6.5%以下。
如何才能實現降糖目標?建議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結合降糖藥物,對於HbA1c8.8%的患者,既往方案(口服降糖藥+基礎胰島素)並沒有實現血糖的良好控制,因此需要修正/改變患者降糖方案。該患者要想血糖達標,可採取以下幾個手段:
➤增加口服降糖藥,我們可以考慮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但是該患者尿糖3+,如果沒有實現整體血量下降的情況下,直接加用SGLT-2i,可能導致酮症酸中毒。在目前的情形下,患者適合在降糖後加用這類口服降糖藥。那聯合其他口服降糖藥可以嗎?如磺脲類藥物。磺脲類藥物的缺點是長期服用容易體重增加,後導致血壓、血脂控制困難。同時,對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而言,尚無研究證實磺脲類藥物可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由此可見,磺脲類藥物也不是理想的選擇。
➤在如此情況下,增加胰島素等注射類藥物仍然是主要手段。第一,可增加胰島素劑量;第二,可更換注射藥物的種類,包括增加GLP-1RA類藥物或者應用基礎胰島素GLP-1RA聯合制劑。對於該患者,其基礎胰島素用量偏小,增加胰島素的劑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血糖下降,但是主要降低的是FPG和餐前血糖,對PPG影響相對較少,這就意味著可能會存在血糖波動。同時,我們還不希望患者因胰島素劑量的增加,而出現低血糖或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因此綜合考慮以後我們為患者選用基礎胰島素GLP-1RA注射液。
GLP-1RA類藥物國內已經被應用多年,部分GLP-1RA被證實能夠帶來心血管事件減少、體重獲益等一系列降糖以外的優點。但是這類藥物如果單獨應用的話,往往會有比較明顯的胃腸道反應,包括噁心、食慾減退、便秘等,且可能具有劑量依賴性。為了使患者血糖平穩、胃腸道反應減少,基礎胰島素GLP-1RA注射液——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不失為治療選擇之一。
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將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德谷胰島素)與GLP-1RA(利拉魯肽)兩種藥物聯合,能夠增效減副——加強降糖效果,提高HbA1c達標率,減少胰島素治療帶來的低血糖和體重增加風險,並幫助簡化治療方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進一步利於後續血糖控制[6]。其中,德谷胰島素髮揮平穩的降糖作用;利拉魯肽可以血糖依賴性地增加內源性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減少能量攝入,有效發揮降糖和減重作用,與胰島素聯用時可顯著減少胰島素的用量[6]。
觀察患者應用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的治療效果,我們可以看到基礎胰島素劑量在減少,出院時為14個單位,在此情況下,患者的空腹和餐後血糖仍保持下降狀態,且沒有發生低血糖、胃腸道副作用發生較少。由此可見,為患者選擇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是一適合方案,且也達到了我們預期的基本目標。
醫學界
T2DM發病機制複雜,患者個體特徵各異,對於治療需求也有所不同,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在臨床應用中優勢體現在何處?我們該如何為T2DM患者制定個性化降糖方案?
王濤教授:
T2DM為異質性疾病,每位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和主要機制大多不一樣。部分患者發病機制以胰島素缺乏為主,所謂的胰島素缺乏是我們自身分泌的胰島素量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或是胰島素分泌模式發生變化,需要快速分泌胰島素時不能快速分泌,導致PPG升高。
部分患者發病機制以胰島素抵抗為主。所謂胰島素抵抗指有一定量的胰島素,但是機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造成胰島素抵抗最重要的成因是體重增長,而補充外源性胰島素的缺點是體重增加,體重增加後,胰島素抵抗反而會加重,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由此形成惡性迴圈。因此,對於T2DM兩個最基本的發病機制,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兩者兼顧。
當然T2DM發病機制可不遠止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兩方面因素,現在對於糖尿病發病機制認識有不同學說,如糖尿病的八重奏,主要包括胰島β細胞(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α細胞(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胃腸道(腸促胰島素效應減弱),肝臟(胰島素抵抗,肝糖生成增加),脂肪細胞(脂解作用增強),腎臟(葡萄糖重吸收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攝取減少),大腦(神經遞質功能紊亂,食慾失調)。
不同機制分別在不同患者中佔比多少仍尚未可知,目前醫學上仍缺乏良好的手段對每位患者進行精準分型,往往需要根據整體情況,由醫生進行分析判斷。
因此在治療時,一方面我們要考慮到補充胰島素,尤其是對那些病程比較長、比較瘦、胰島功能比較差的患者;對於比較胖的患者,要考慮到胰島素抵抗改善的問題,同時也要兼顧到肝臟、腎臟、攝食中樞等對糖尿病整體發病的影響。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多個藥物聯合應用。
隨著病程延長,胰島素抵抗可能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T2DM患者發病後,胰島功能是逐漸丟失的,因此病程較長的患者往往都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但是就像我們剛才提及的,外源性胰島素補充雖然能帶來良好的血糖控制,但是其帶來的不良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能夠帶來減少胰島素用量、減少血糖波動、減少低血糖風險的“利弊互相補充”的效果。
根據目前的糖尿病指南,糖尿病患者的具體藥物選擇,除了要考慮到作用機制不同,也要考慮到糖尿病患者併發症和合並症的發生風險,尤其是患者有沒有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ASCVD高危因素。同時,在臨床實踐中也要考慮藥品的可及性,也就是患者容不容易獲得藥物,藥物價格如何?使用起來是否方便?還要考慮患者文化程度、經濟條件、工作情形以及生活習慣。
面對每一位患者,我們要與患者積極進行溝通,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以患者為中心確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助力患者能夠最大程度從治療中獲得益處。在此情形下制定的方案,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實現良好的自我管理,依從性較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1, 13(4):95.
[2]Li C,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2 Nov 15;11:142.
[3]ADA.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 1):S1-S291.
[4]Wang W, Agner B, Luo B, et al. DUAL Ⅰ China: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with IDegLira versus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andomized trial with Chinese participa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ncontrolled on oral antidiabetic drugs[J]. J Diabetes, 2022, 14(6): 401-413.
[5]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說明書(2021年10月26日).
[6]《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臨床應用專家指導建議》編寫組.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臨床應用專家指導建議.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3,15(3) : 209-215.
專家簡介
朱雲峰 教授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二病區主治醫師、內分泌學碩士研究生
長期從事內分泌臨床、教學、科研工作
並於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進修學習糖尿病足的全程管理
對糖尿病足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主持參與省市級科研專案5項,發表國內外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1部
專家簡介
王濤 教授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內分泌科二病區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河南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
河南省高血壓研究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
河南省農村重大疾病防治專家組成員
河南省骨質疏鬆學會 委員
新鄉市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
新鄉醫師協會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
新鄉市骨質疏鬆學會 委員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