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
當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麼覺得特別難,一開始就喪失自信心不願意做;要麼在做的過程中,發現特別吃力,一旦看不到即時的效果,很快就放棄。
比如:
運動減肥計劃,永遠是“從明天開始”; 默默點贊收藏了一堆學習影片,卻從沒開啟過; 拿起一下午的紙質書,一直停留在前幾頁; 打雞血定目標一定要完成一件事,還沒開始就洩氣:“算了,反正努力了也做不成……”
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解釋過這一現象:當我們準備開始一項全新的任務時,大腦會發出警報,提醒我們這將是一件困難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情。於是,很多人選擇在還未真正嘗試前就放棄了。
最終發現,好像忙碌半生,每一件事都是淺嘗輒止,沒有一件事是真正做出成績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靠自己做成功一件事,心理學上的“飛輪效應”也許可以幫助你打破這個局面。
飛輪效應最早是由商業戰略大師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他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將企業的成功比作推動一個巨大的飛輪——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要使出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地反覆推。
每一輪都推得很費力,但你每一輪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個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就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候你哪怕不用力,飛輪還是會快速不斷地旋轉。
如果你覺得做一件事情很難,很想放棄時,不妨想想飛輪效應,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
因為按照飛輪效應原理,一旦你熬過了某個臨界點,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順暢,你前面所做的努力都會成為後面的推動力,讓結果越來越好。
更重要的是,當你不斷重複某個行為、持之以恆地堅持,久而久之,大腦的神經通路會逐漸增強,最終形成習慣。
這時,事情便不會像剛開始那樣難,所需要的心理能量也會大幅減少,你就更能享受事情本身,自然而然地去達成你的目標。
1、制定清晰可執行的計劃
一個可靠的計劃才能使目標得以實現,你可以嘗試將長期目標拆解成眾多小而可實現的任務。
任務越清晰,越具體,可實行程度越大,你就越有動力開始轉動自己的飛輪。
2、腳踏實地做好基礎工作
打好基礎,不要用沙子蓋房子。
《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一書中提到,上乘的學習方法就是這樣原始、簡單,不需貪多求快,只要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地紮實推進即可。
用鋼筋混凝土建房子,不留一點漏洞,才讓人感到踏實。
3、持之以恆地堅持
絕大部分人無法取得成就,都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耐力不足。
不妨給自己一段臥薪嚐膽的時間,沉浸式學習苦練,日復一日深耕,不管面臨什麼困境都不要放棄。
因為一旦熬過這個至暗時刻,你必將收穫你滿意的結果。
4、保持階段性覆盤
飛輪效應的本質,是一個增強迴路的過程,“因”增強了“果”,“果”又反過來增強“因”,形成迴路,一圈一圈迴圈增強。
所以,階段性覆盤非常重要。
哪怕每日只迭代0.1%,但是將時間拉長的話,成長幅度將讓你歎為觀止。
面對未知我們總是躊躇不前,這很正常,可人生中我們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像飛輪。
短時間來看,我們實現目標的進度可能不是很明顯。但長時間堅持下去,每天前進一小步,最終也能走出很遠的距離。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飛輪”,不妨嘗試學習心理學。
心理學就像一把“萬能鑰匙”,一旦你掌握了,便能開啟心門,解鎖生活中各種問題。
它會幫助你坦誠地面對真正的自己,甚至去回望溯源你背後的原生家庭;
它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日常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學會更舒服地與人相處;
它能幫助你提升自我認知,引領你去了解每一種情緒背後隱藏的真實需求;
心理學會讓你相信,不管過去曾經發生過什麼,現在的你都有能力和自由去開啟轉動自己的飛輪,迎來屬於你自己的高光時刻。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領先別人的秘密就是行動。”
學習心理學,除了能幫助你瞭解自己,你還能找到自我實現價值的「另一種可能」——做一名助人渡己的心理諮詢師。
只要滿足學歷在大專及以上,非心理學科班出身也能學。
學成之後,還可以先從兼職做起,既不過分影響自己的生活,又能幫助到別人,還能獲得額外收入。
只要你是:
大專學歷及以上;
對心理學感興趣,業餘喜歡關注一些心理學話題;
想從事心理學相關職業,既能充實自己,又能幫助別人……
你都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開啟助人助己的道路。
懷揣諮詢師夢想的你
還不快來「執業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從[0] 到 [1],助你成為諮詢師
↑點選圖片,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① 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全套108頁《心理諮詢師入行手冊》
③ 1份心理諮詢師執業地圖
編輯:嚕嚕
圖源:pexels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於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