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兒科醫護人員最為繁忙的季節,隨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發,鼻病毒、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等均有檢出,部分兒科醫院門診爆滿、一床難求。
撰文 |凌駿、燕小六、郭雪梅
責編丨汪 航
隨著天氣轉冷,呼吸道病原體在外界存活時間延長,兒科迎來了新一輪就診高峰。
據多家媒體報道,目前北京多所醫院兒科門診就診人數陡增,部分醫院兒科床位一床難求。
京都兒童醫院相關負責人向“醫學界”介紹,10月至今,醫院週中門診量從約1500人次上升到2000人次左右,急診人次增長近一倍。床位也日益緊張,需提前預約才能安排住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薇同樣告訴“醫學界”,該院兒科門診量較月初上漲約30%,“前段時間患兒以肺炎支原體感染為主,近半個月肺炎支原體還未消退,鼻病毒感染又起來了,同時還伴隨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各類細菌感染的零星散發。”
每到這個季節,也是兒科醫護人員最繁忙的時候,加班加點成為工作常態。
等待就診的患兒和家屬/拍攝:郭雪梅
鼻病毒感染上升最為明顯
近幾日北京寒潮來襲。11月26日下午,“醫學界”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看到,候診大廳裡擠滿抱著孩子的家長,掛號處、取藥處排起了長隊,輸液室也已經坐滿了患兒,部分家長不得不帶著孩子在其他位置輸液。
市民張女士的女兒今年8歲,前不久出現了咳嗽、發熱等症狀,被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她一開始還不算特別嚴重,症狀很輕,但吃了兩天阿奇黴素效果不好,直接發展成肺炎了。這還是孩子第一次得肺炎。”張女士告訴“醫學界”。
兒科門診現狀/拍攝:郭雪梅
周薇告訴“醫學界”,“自從去年年底的肺炎支原體疫情暴發後,今年一整年,肺炎支原體仍處在階段性活躍狀態,時不時還會出現幾例重症患兒。”
上月末,在北醫三院就診的患兒中,肺炎支原體感染達到高峰,“最近一週,每天的門診量又上升到了約700人次,各種病毒、細菌感染混雜,天氣冷了,病原體都開始活躍。”
根據周薇的觀察,門診患兒中以鼻病毒感染的上升最為明顯,“以往我們認為鼻病毒就是兒童感冒最常見的病毒,症狀較輕,但今年很多孩子嗓子疼、頭疼得厲害,有的還合併了支原體感染。我們甚至接診過鼻病毒肺炎,這不太常見。”
“而在住院患兒中,肺炎支原體感染、低齡兒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偏肺病毒感染則較多,這幾類病原體感染後的風險相對較大,疾病容易進一步發展。”周薇說。
北京兒童醫院石景山診療中心、石景山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胡惠麗同樣告訴“醫學界”,近一個月來,兒科就診人次約為平時的2-3倍,病房處於滿床狀態。“主要以肺炎支原體肺炎為主,其次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在今年也出現波動升高的趨勢。”
相比北方地區以肺炎支原體感染為主,根據中疾控的監測資料,南方地區陽性率居首的則是鼻病毒。
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範娟形容,當下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就像“亂燉”,“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等均有檢出,病房收治的患兒則以腺病毒、鼻病毒感染居多。”
其中,“腺病毒感染後,孩子發燒時間較長、熱峰高,容易合併下呼吸道感染,出現中毒性腦病等併發症,病症會重一點。”範娟表示。
各類病原體散發,如何診治?
中國疾控中心釋出的監測報告顯示,在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11月24日),急性總體仍處於相對低流行水平,但呈現上升趨勢。其中鼻病毒感染在流行期波動,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檢測陽性率連續兩週小幅增加,肺炎支原體檢測陽性率則有所下降。
中疾控監測資料
由於當下各類病原體同時活躍,幾位專家告訴“醫學界”,醫生根據臨床經驗,在門診中對患兒的病情做出精準的初步判斷,並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
範娟表示,臨床上是否要做病原學篩查,主要根據患兒出現症狀的時間、程度等來評估,“一般孩子發燒不足3天,峰值低於38.5℃,僅有咳嗽、流涕等輕微症狀,臨床會先按照普通病原體感染,進行對症治療。”
一旦患兒發熱情況較重,或是咳嗽劇烈、影響睡眠,就要進行病原學檢查,範娟說,“包括做血常規區分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然後透過呼吸道病原體快速核酸檢測,篩查流感、肺炎支原體、腺病毒、鼻病毒等。”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部分病原體快速核酸檢測只需1小時就能獲得結果。
患兒與家長等待叫號/拍攝:郭雪梅
目前,流感高峰還未到來,在臨床有零星病例出現,作為一種有著特效治療藥物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病毒感染透過抗原檢測篩查後,可以快速開具相應藥物。
“對於流感檢測陰性的患兒,如果咳嗽較重,精神狀態不佳,我們會及時給予干擾素霧化治療,並適時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排查孩子是否有肺炎傾向。”周薇告訴“醫學界”。
其中,干擾素霧化治療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對症治療措施之一。有統計資料顯示,在足月到約1歲的嬰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病毒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尤其是有基礎病、早產的嬰幼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後容易導致肺炎,發展成重症,需要重點關注。”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但去年年底,我國藥監局批准了首個呼吸道合胞病毒長效單克隆抗體,用於嬰幼兒注射以預防下呼吸道感染,“我們醫院也已完成了100多例注射,在明年升溫以前,這對高危嬰幼兒是一個相對有效的保護手段。”周薇說。
石景山醫院也從今年10月起開展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單抗注射工作,據胡惠麗介紹,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態勢相對平穩,“但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它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導致或喘憋性肺炎,造成嚴重併發症,需要重視。我們也一直在監測中。”
“無論是哪一種呼吸道病原體,兒童在這個季節都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在這期間,家長應重點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對於6月齡以上的孩子,若呼吸、睡眠、活動等情況都尚可,可以先在家觀察。”胡惠麗表示。
“大醫院人多,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風險。我們最近也碰到一些患兒,肺炎支原體合併其他病毒、細菌多重感染,治療起來相對棘手。”周薇同樣認為,根據孩子狀況,發病初期不一定要“一窩蜂”地前往大醫院。
但兩位專家同時強調,對於極低齡患兒,或孩子狀態萎靡、咳嗽嚴重、呼吸急促甚至喘憋,無論是發病第幾天,體溫多少度,都應該及時前往醫院。
“門診中,我們碰到病情較重,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或已連續多日高燒不退的患兒,不管床位再緊張,我們都不會輕易讓他們離開,需要收治入院完善各項檢查和治療,以防病情進一步進展。”周薇說。
兒科最繁忙的季節
“家有小孩,每年年末就是渡劫,肯定要病一場,去醫院排大隊。”家住成都的張女士告訴“醫學界”,11月初,她的孩子因為發熱不退、咳嗽加劇等就醫,在急診等候數個小時才看上病,後被診斷為支氣管肺炎,當天就住院了。
“焦頭爛額”的不只是家長,秋冬也是兒科醫護人員最為繁忙的季節。
根據幾位專家介紹,為緩解患兒候診時間長,避免“扎堆”看病導致交叉感染,北京兒童醫院石景山診療中心增加了門急診班次,以及開放診室的數量,醫生錯峰出診,提供24小時兒科門診服務;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增派了兒科急診班次,兒童隔離病房等應對就診高峰;北醫三院兒科夜間門診坐診醫生增加到4人,醫護加班加點。
週一(25日)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半,周薇一共接診了80餘名患兒,飯還沒來得及吃又趕往火車站,前往位於張家口市的北醫三院崇禮院區。“這幾乎是兒科醫生年末的常態,相比去年年底的肺炎支原體感染高峰,今年都還算不上忙了。”
為了滿足兒科就醫需求,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以北京兒童醫院、北醫三院等5家三甲醫院為核心醫院,建設了7批緊密型兒科醫聯體,覆蓋16區40餘家醫療機構。同時,全市還有352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可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周薇參與了海淀區基層兒科醫生的培訓工作,“肺炎支原體耐藥是這兩年比較棘手的問題,醫生對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疑問。但根據我們的經驗,患兒確診後還是應儘早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即便感染的是耐藥病原體,及時的抗生素治療也對後續縮短病情,減輕症狀有所幫助。”
從規範化診療到院內藥品、人員等的儲備,周薇觀察到,海淀區的基層醫療機構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
“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還是習慣性認為,孩子生病了一定要去三甲醫院。”周薇告訴“醫學界”,在她近日的門診中,有接近30%的患兒病情較輕,完全能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診治。
胡惠麗同樣表示,目前北京的大多數基層醫院已經具備了相應的檢驗檢查技術,北京兒童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單位在常用藥品配備上也做到了同質化管理,符合條件的患兒可以回基層醫院完善治療。
“對於輕症患兒,可以先在家附近的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初步檢查和治療。若病情仍未好轉,再持化驗結果前往上級醫院,這不僅能減少家長排隊等候時間,提升家長和患兒的就診體驗,也會避免人員聚集導致的交叉感染。”胡惠麗說。
在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常昭瑞強調,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各類呼吸道疾病上升風險逐漸增加。其中,“對於有疫苗可預防的呼吸道疾病,應儘早按照接種程式開展疫苗接種。”
北京卓正醫療兒科醫生孔令凱告訴“醫學界”,目前兒科或兒保醫生給孩子們推薦免疫接種時,呼吸道合胞病毒預防性單抗和流感疫苗相對是首選。
孔令凱表示,1歲內,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早產兒、存在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兒童,或是家中有兄弟姐妹、經常暴露於二手煙等環境下的孩子,面臨較高的下呼吸道疾病風險,建議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單抗。
針對流感疫苗,他根據國家流感中心往年資料分析,預計到12月中旬,“流感發病率還會明顯升高,到2025年1月底左右達到高峰。而流感疫苗接種後需2-4周起效,現在可以提前安排接種了。”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恆佳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