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部的山城重慶市,有一片蘊藏著億萬年前地球記憶的土地——重慶雲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以下簡稱“雲陽地質公園”)。這裡不僅有壯觀的喀斯特地貌,還因其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聞名遐邇。讓我們一同踏上一段尋“龍”之旅,探索這片神奇土地上的化石寶藏。
重慶雲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世界上最大的侏羅紀單體恐龍化石牆(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包羅永珍的
恐龍化石“長城”
雲陽地質公園中有一處聞名遐邇的恐龍化石群——雲陽中侏羅世早期恐龍化石群。
雲陽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出露良好,可見於約1.75億~1.61億年前,幾乎橫跨了整個侏羅紀,發育了侏羅系新田溝組、沙溪廟組兩個地層單元,具有時代跨度大、分佈範圍廣且密集、化石型別豐富等特點,對於研究中侏羅世恐龍動物群的分佈、演化和遷徙等具有全球性研究意義。
其中,新田溝組發現了獸腳類恐龍——普安雲陽龍和基幹新鳥臀類恐龍——磨溪三峽龍及蜥腳類恐龍化石。與此同時,該組化石型別還包括蛇頸龍類、鱷形類、三列齒獸類、龜鱉類、兩棲類和魚類等,已被正式確認為新的普安雲陽恐龍動物群,填補了早侏羅世祿豐龍動物群和中侏羅世中晚期蜀龍動物群之間缺失的鏈環。
沙溪廟組恐龍化石同樣極為豐富,發掘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侏羅紀單體恐龍化石牆,其中有近5000處恐龍化石,包含了蜥腳類恐龍——朐忍渝州龍、普賢峨眉龍、李氏蜀龍,獸腳類恐龍——華彩江州龍,劍龍類恐龍——元始巴山龍等,其所處層位與蜀龍動物群重合,進一步佐證了中侏羅世中晚期是恐龍最為繁盛的階段之一。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恐龍化石
密集埋藏在一起?
雲陽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的形成並非偶然,而是由地質、生態、環境多種因素共同構成的。
多元化的生態系統
當時的雲陽地區生態系統多樣,從森林到草原再到水體,吸引了不同型別的恐龍和其他生物居住,從體型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到敏捷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甚至還有原始鳥類和哺乳動物,生態多樣性增加了化石發現的機率。
(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特殊的地層與地質年代
雲陽地質公園主要儲存了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的地層,這些地層中含有大量連續且未受強烈地質擾動的沉積物,有利於恐龍遺骸的儲存和化石化。
在恐龍生存的年代,雲陽地區是河流、平原和湖泊相交替的半乾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緩慢的水流讓掩埋的遺骸不會被再次搬走,減少了風化和分解的可能性。此外,週期性的洪水事件導致大量的沉積物堆積,它們迅速覆蓋死亡的動物,進一步提高了化石儲存的質量。
研究人員在發掘恐龍化石
(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每一枚化石都是探尋歷史印記的線索,我們可以從中獲知來自遠古的記憶;每一處現實景觀都蘊含著當下的呼喚,沉澱著我們未來的希冀。歷史與現實在此處的交錯,讓我們聆聽到了來自遠古的呼喚。
撰文 | 徐亞東 郭曉寧 韓鳳祿 郭磊 何丹 黃昊源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稽核 | 業蕾
❖ 文章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重慶雲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尋“龍”記》 ❖
現訂購2024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