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創新發展座談會在普洱市舉辦。本次座談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的創新發展、文化傳承與產業融合等核心議題展開全面探討。《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受邀參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社長、黨委委員兼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社長、主編郭晶現場分享《知識就是力量》助力非遺科學傳播。
此次座談會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文化科技分會、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普洱市婦聯攜手舉辦。會議由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院長王露主持,普洱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穆星和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會務部主任何冰致辭。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兼自然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和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專家蘇德辰,雲南財經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教授尚航,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美育教研室主任高文謙出席並做主題發言。同時,普洱市婦聯、普洱學院、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文旅局、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普洱弄潮兒民族服飾創始人、西盟印象民族文化負責人作為織錦刺繡企業代表在會上交流。
王露院長開場時闡述了此次會議是為了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推動非遺產業蓬勃發展、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非遺經濟實現質的飛躍。
融合創新,
講述普洱文化新篇章
穆星主席在致辭中對普洱的概況進行了精彩而簡潔的介紹,並談到當地黨委政府對“錦繡普洱”巾幗創業行動高度重視,即將推出支援織錦刺繡產業發展的政策整合,這一舉措將為織錦刺繡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援,推動產業的全鏈條發展。同時,普洱將整合資源,加強與國內外文化、科技領域的合作,全力打造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傳播平臺。以“錦繡普洱”為核心,普洱志在向世界講述普洱故事,彰顯民族團結與文化自信,讓普洱的文化魅力在國際舞臺煥發光彩。
科技賦能,
引領文化產業創新
何冰主任代表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出席了本次座談會,在致辭中講到,自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文化科技分會成立以來,便始終專注於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致力於推動文化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分會匯聚了眾多來自文化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他們藉助學術交流、專案合作和技術推廣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文化科技前沿,進而有力推動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分會將與普洱市婦聯共同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的繁榮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更大的力量!
多元普洱,
科普研學與非遺經濟的交匯
蘇德辰研究員在發言中表示,普洱有源遠流長的多民族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多項非遺,有極為豐富的世界級的生物多樣性和地質多樣性。因此,普洱完全具備建設以普洱為中心的綜合性科普研學、科學教育、科學旅行中心,讓普洱從西南擴充套件到全國、走進東南亞、走向世界,為非遺經濟的繁榮發展和普洱的振興做出貢獻。在進行科普教育、科普研學過程中,要注重趣味性,對美的追求和未知的好奇心非常關鍵。蘇振德專家特別推薦兩段話:“美是我們所見,更美是我們所知,最好是我們的未知”。“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辯之。
科普助力,
科技賦能非遺傳承與推廣
郭晶社長在發言中強調,《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用科學的視角解讀非遺,為非遺的保護與推廣提供了新視角和傳播途徑。雜誌可以透過專欄文章和融媒體形式,來展示普洱的古茶、咖啡、板畫、景邁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就是力量融媒體平臺,可以助力實現非遺內容在多個渠道全網釋出。鼓勵青少年以自己的視角講解非遺傳承和創新的故事;組織“科學少年中國行”研學活動走進普洱,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普洱非遺文化體驗相結合,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未來,《知識就是力量》將助力普洱,共同推動非遺+校園+旅遊+文創多元化發展,在科學文化領域催生新質生產力,用知識的力量,為非遺文化的創新表達做出貢獻。
空間賦能,
情感與技術融合的文化傳播
尚航教授在發言中講到,商業空間設計在非遺經濟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消費經濟的實體承載者,是非遺文化展示的舞臺搭建者,是非遺體驗經濟的空間創造者,非遺產品銷售的環境最佳化者和產業融合的紐帶連線者。在設計上,需透過行為研究最佳化功能分割槽,引導消費行為;透過場景化陳列,增強非遺產品的文化象徵與情感關聯,促進關聯性消費;並透過生活化體驗活動,提升消費者的互動參與感。空間特色設計應融入地域文化符號,增強認同感;營造獨特氛圍,喚起情感共鳴,傳遞非遺文化價值。在非遺經濟的創新浪潮中,商業空間設計正成為挖掘和放大情緒價值的關鍵,商業空間設計也為非遺文化與現代商業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數字賦能,
非遺文化煥發新活力
高文謙主任在題為《數字技術賦能下的非遺文化傳承》的主題發言中提到,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用數字技術為非遺文化賦能,以影片創作、電商直播等新形式突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傳播主體年輕化和全流通模式,真正做到了見人見物見生活。同時,學院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創新與傳播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並透過《基諾秘境探索》《邁入黔中青》《忽聞海上有山人》幾個作品,展示了非遺與現代生活和技術相結合的成效,不僅增強了文化認同感,也實現了非遺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
最後,王露院長對這次座談會做了總結,對與會專家的發言給予了肯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政策支援的加大,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顯著成效,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如何發揮非遺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實現有效保護和傳承,推動與現代生活的融合,是亟待探討的問題。希望透過此次討論,為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提供新思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珠寶和自然珍寶,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展望未來,《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將繼續發揮其科學與文化傳播平臺的優勢,與普洱深度合作,推動“錦繡普洱”巾幗創業行動,為非遺的現代化保護與傳播貢獻智慧,講好中國故事,傳承民族文化。
會議現場展示了《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助力少數民族科普。
責任編輯 | 張麗涵
運營編輯 | 張麗涵
質量稽核 | 業蕾
現訂購2024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