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胃穿孔和新生兒腸扭轉是新生兒外科經常面臨的急腹症,病情危重,極具挑戰性。而新生兒胃穿孔合併腸扭轉非常罕見,更需要醫護人員的密切合作和精湛技藝。近日,一名胃穿孔合併腸扭轉的新生兒緊急入院,經過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外科的精心救治,成功挽救了這個小生命。
醫護團隊的緊急響應
球球是一名足月出生的健康寶寶,出生4天突然反覆嘔吐黃色膽汁樣液體,在當地醫院就診,拍攝了腹部X線片。接診醫生髮現球球的腹腔腸管沒有充氣,而且膈肌下面有可疑氣體影,這意味著首先要排除消化道穿孔,醫生立即把腹部X線片發到工作交流群。我所新生兒外科主治醫師張豔霞和醫師李景娜看到工作群的訊息後,懷疑是消化道穿孔,建議立即啟動危重新生兒轉運,讓球球儘快接受手術治療。
雖然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張豔霞和護士吳瓊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清點轉運裝置,與轉運值班司機祁根祥一起趕往30多公里外的醫院。張豔霞見到球球時,他面色蒼黃,腹脹明顯,肚皮上青色的血管極其明顯,肚子張力很高,緊繃得像打足氣的皮球,按壓肚子後,表情非常痛苦。張豔霞為球球進行了腹腔穿刺,抽出了黃色乳糜樣的液體,當即判斷可能存在腸扭轉。但是腸扭轉出現腸穿孔的可能性很小,腹部X線中的氣體是腹腔遊離氣體嗎?病情愈發撲朔迷離。動脈血氣分析顯示PH7.292,乳酸3.07mmol/L,BE-10mmol/L,提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這樣的動脈血氣,這樣的腹部體徵,這樣的腹腔積液,唯一指明的方向是球球的急腹症相當嚴重,需要儘早接受剖腹探查。張豔霞將球球的病情和轉運風險向家長進行了交代,家長立即簽字同意轉運。
很快,家長透過綠色通道辦理了入院手續。住院醫師張偉開具了各項術前檢查,各輔助科室得知球球的病情後積極應援,第一時間來到新生兒外科監護室為孩子檢查。複查的腹部X線提示“大量氣腹”,超聲提示“胃穿孔合併腸旋轉不良腸扭轉”。謎團得解,球球的病是胃穿孔合併腸旋轉不良腸扭轉,這種情況極為罕見。疑雲雖然散去,陰雲卻襲上心頭。面對這一罕見、複雜而又危重的病例,新生兒外科團隊各司其職,緊張而有序的完善術前準備。入院後僅一小時,球球就完成了所有術前評估和準備,麻醉科主治醫師劉宏妍隨即將球球接進了手術室。
手術由張豔霞主刀,張偉協助,王瑩副主任臺下指導。術中發現,球球存在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合併腸扭轉,腸管在肚子裡扭轉了一圈半,腸道的血管都扭成了麻花狀。同時胃壁有一大塊兒菲薄的區域,肌層缺損,伴壞死穿孔,面積約3×2cm。慶幸的是,球球的病情發現及時,腸管血運尚好。張豔霞和張偉將球球扭轉的腸管做了復位,腸管血運即刻恢復紅潤。再切除穿孔壞死以及發育不良的菲薄胃壁並做了修補,腸旋轉不良畸形做了矯治。手術順利完成,全程用時僅90分鐘,沒有明顯出血。
術後,張豔霞表示,球球的治療非常及時,如果稍有延誤,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腸壞死以及難以糾正的膿毒性休克,那時即使手術可能也無法挽救生命。
術後護理與康復
術後,球球被送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受細緻的術後護理。醫護人員定期監測他的生命體徵,抗感染,調整營養支援。經過幾天的精心照料,球球的情況逐漸好轉,恢復了健康。術後第7天,恢復進食吃奶,術後兩週,達到了經口足量餵養。最終,球球順利出院,回到了媽媽的懷抱。
胃穿孔與腸扭轉的危害
新生兒胃穿孔較少見,但病情極為嚴重,病死率很高。主要因胚胎髮育異常先天性胃壁肌層缺損所致,機制尚未明確。胃穿孔後導致胃內容物進入腹腔,這種情況會迅速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危及生命。腸扭轉則是指腸道因某種原因發生了旋轉,導致血流受阻和腸道缺血,這同樣是一種危急的病情。疾病早期患兒可能出現嘔吐胃內容物及膽汁樣黃綠色液體,疾病進展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腸壞死,危及生命。兩種疾病同時出現的情況極為少見。當孩子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嘔吐,尤其嘔吐黃綠色膽汁時,一定要警惕外科急腹症,早期識別與及時手術是挽救生命的關鍵,術後專業的護理與個體化的治療是救治成功的保障。
新生兒外科特色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在小兒先天性食管閉鎖、先天性胃腸道畸形、先天性肛門閉鎖、先天性巨結腸、新生兒急腹症、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肺氣道畸形的等救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和較高水平,面向全市開展24小時危重新生兒轉運,並且隨時接收全國範圍轉運過來的危重患兒。新生兒外科在新生兒重症監護與治療方面具備獨樹一幟優勢,同時新生兒外科聯合各兄弟科室,整合優勢資源,形成一體化診療體系,使患兒圍術期治療更加精準和科學,為患兒救治成功保駕護航。
文 | 張偉、張豔霞
攝 | 張偉
編輯 | 宣傳中心 郝潔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選“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