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超過50%,這也是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肥胖伴糖尿病(糖胖病)帶來的代謝紊亂更多,如發病年齡年輕化,伴脂肪肝、、高尿酸、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綜合徵,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機率在增加,甚至腫瘤的發病率也在增加。
長期以來,我們對糖尿病的治療往往注重於對胰島功能的保護和血糖的控制,但卻事與願違,難以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隨著對糖尿病發病的不斷認識,目前糖尿病的病理機制和治療靶點也不斷深化,如糖尿病分類目前根據病因分為胰島功能相關、體重相關和年齡相關以及免疫相關的糖尿病,治療上也提出了針對血糖和以減重為目標的糖尿病防控措施。因此,國內外新的指南都把體重控制作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環節,對於肥胖相關糖尿病,更是把體重控制放在治療首位,且部分肥胖糖尿病患者如果幹預和治療及時,可達到部分緩解。所以說,糖尿病患者的體重控制原則非常重要,體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好壞和預防併發症的重要手段。在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正確認識肥胖
目前,肥胖的診斷標準有很多,常用的肥胖診斷標準是體質指數(BMI),中國人群BMI≥24定義為超重,BMI≥28定義為肥胖。但僅以BMI作為肥胖的診斷標準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注意脂肪含量。脂肪分佈指標如腰圍和內臟脂肪的多少,這是導致血糖異常的主要原因,亞洲人糖尿病肥胖特點往往表現為脂肪含量高但皮下脂肪儲存有限,容易導致內臟脂肪堆積和炎性肥胖,進而引發代謝紊亂。因此,在評估肥胖的嚴重程度時,我們往往把代謝異常也作為肥胖輕重的指標,如雖然BMI不高,但腰圍超標,代謝紊亂較多,也屬於中重度肥胖,需要早期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建議把BMI控制在24以下,腰圍男性小於85釐米,女性小於80釐米。
設定合理的減重目標
肥胖與糖尿病經常結伴而行,互為因果。肥胖患者容易得糖尿病,其主要原因在於胰島素抵抗的發生。所以,在臨床干預中,一定要關注胰島素水平,以改善高胰島素血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為主要目標,體重減輕也會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能夠降低血糖水平、血壓及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干預和治療過程中,要設定合理可行的體重目標和治療靶點,早干預、早用藥、早聯合對於體重和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另外,還要加強對患者的教育,使之提高認識,同時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貫穿在整個的治療過程中,並長期堅持。
減重目標的設定要合理,應避免不切實際的短期行為,如快速減重、飢餓療法、過度運動、減重秘方都是不現實和無法持久的錯誤治療。所謂的明星食譜3天瘦5斤(2.5千克)、網紅瘦身運動等宣傳在社交媒體上吸引眼球,使得大家爭相效仿。但所有減重手段均存在停止干預後體重反彈的問題,也不存在所謂的減肥一招鮮和殺手鐧。《肥胖患者的長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4版)》提出,基於肥胖症的慢性和複發性特徵,減重應遵循“及時性、長期性、個體性的原則”,減重目標應當是實現個體化最佳體重並長期維持,以謀求遠期結局的改善,提高整體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對於年長、併發症較多的患者,更需要考慮減重安全性問題,可以設立相對較緩的階段目標,如3~6個月減重5%~10%,平穩減重,儘量避免減重不良反應。
減重有道,但需長期堅持
目前的減重策略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均衡營養、合理運動以及藥物配合治療,必要時可以考慮減重代謝手術,這些都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且需要長期堅持。
飲食方面,適當節制飲食可減輕β細胞負擔,有利於糖尿病控制,主要原則是限制總熱量攝入,各營養分配比例為“二高”(高碳水化合物、高粗纖維)“四低”(低糖、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一平”(蛋白質)。但也要注意營養均衡,特別是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和老年患者,營養和維生素、礦物質類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尤為重要,尤其是老年人的肌少症和骨質疏鬆會帶來更大的健康損傷,所以在減重和降糖過程中要重點關注。
適當運動可增加能量消耗,提高代謝率,尤其可以減少腹部、軀幹的脂肪聚集,增加肌肉和脂肪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肝糖原分解從而降低血糖,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但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有一些潛在的危險性,當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時,運動可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過度運動會引起酮症,對於正在使用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更易引起低血糖。此外,肥胖者因體重超重過度時,在運動中關節承受的壓力大,因此對關節的保護也極為重要。所以,肥胖患者的運動處方也需要科學制訂,避免過度和運動方式不當帶來的運動損傷。
合理使用藥物及醫學指導
近兩年,降糖減重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和SLG-2受體抑制劑的上市給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希望,且隨著循證醫學證據的不斷出現,這類藥物對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預防也有很大的優勢,尤其心腎獲益匪淺。但藥物的應用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才能有效,合理,同時保證其安全性。
總之,2型糖尿病患者的減重治療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且獲益多多,但減重治療需要多種手段並用,以患者安全為前提,遵循個體化原則,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並且必須長期堅持才能終身獲益。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相簿
作者 || 上海曜影醫療內分泌代謝甲狀腺中心 林海依 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 曲伸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