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遊戲已成為許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沉迷遊戲、晚上玩到很晚導致白天起不來,成為了許多家長被困擾的問題。事實上,遊戲背後常常隱藏著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緒調節方式。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心理治療師陳瑞婕指出,理解這些心理機制,對於幫助孩子走出遊戲依賴,恢復健康的作息和情緒調節能力至關重要。
1.遊戲作為對現實壓力的逃避
孩子可能透過遊戲逃避學業、家庭或社交中的壓力。遊戲提供了短期的情緒緩解,特別是當孩子面臨學業困擾或人際衝突時,遊戲提供的控制感和即時反饋能讓他們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煩惱。
應對策略:
情緒換位與表達:與孩子共同識別並表達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認識到遊戲並不是唯一的情緒調節方式。透過深度對話,讓孩子理解情緒需求的正常性,並探索其他情緒釋放方式,如運動、冥想等。
冥想與情緒識別:鼓勵孩子在遊戲前後進行簡短的冥想練習,幫助他們識別情緒變化,學習使用多樣化的情緒調節工具。
2.自我調節能力的缺乏
孩子可能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長期依賴遊戲來逃避情緒困擾,透過遊戲獲取即時滿足。遊戲的即時反饋機制強化了這種依賴,導致他們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更加容易選擇透過遊戲來逃避。
應對策略:
“時間泡泡”技術:創造短期目標與成就感的機會,如設定每天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後,再允許自己進行遊戲。這種方式幫助孩子增強內控感,逐步建立起自我調節能力。
“情緒儲蓄”:鼓勵孩子進行小額延遲滿足訓練,如完成作業後才能享受10分鐘的遊戲時間,這種逐步培養延遲滿足能力的方法,有助於孩子建立對時間和慾望的控制感。
情感溝通與釋放:家長可以設定每日情感交流時間(如晚餐後),與孩子一起分享當天的情緒波動和感受。透過傾聽和理解,孩子能學會用語言表達情緒,而非透過遊戲進行逃避。
3.遊戲中的社交歸屬感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遊戲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社交空間,尤其是在他們感到現實生活中的社交關係較為孤單時。遊戲中的成就和與他人合作或對抗的體驗,能有效填補他們的社交需求和身份認同的缺失。
應對策略:
角色重建與現實聯絡:引導孩子將遊戲中獲得的技能(如領導力、團隊合作等)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例如,可以鼓勵孩子在家庭或班級中承擔領導任務,增強其現實生活中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擴充套件社交圈:鼓勵孩子參與學校或社群的興趣小組,如運動隊、音樂團體等,這些活動能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幫助他們減少對遊戲中的虛擬社交的依賴。
4.遊戲作為自我價值的驗證
在遊戲中,勝利和排名能夠給孩子帶來即時的反饋,幫助他們驗證自我價值。尤其是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到缺乏自信或遭遇挫敗時,遊戲中的虛擬成就成為了一種自我肯定的方式。
應對策略:
“成就牆”:和孩子一起設立一個“成就牆”,記錄他們在學業、興趣和家庭活動中的進步與成就。這種實際的成就感能幫助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同,減少他們對遊戲中虛擬獎勵的依賴。
“成長性思維”:鼓勵孩子採取成長性思維,注重過程和努力,而不是單純關注結果或排名。透過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繼續努力,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內在的自我價值感。
5.家長的焦慮與控制慾
家長往往因為擔心孩子的未來,過度干預孩子的行為,尤其在孩子沉迷遊戲時,家長的焦慮情緒可能導致過度地管控。這種過度控制可能會壓迫孩子的獨立性,導致他們產生反抗情緒。
應對策略:
未來預見與自主選擇:與孩子進行“未來預見”對話,討論他們的長遠目標和興趣,同時為孩子提供一定的決策空間,幫助他們建立責任感與自主感。
溫柔設限:家長應設定明確而不壓迫的規則,如“完成作業後可以享受一定的遊戲時間”,避免以權威壓制孩子的獨立性,幫助孩子在規則中找到平衡。
孩子沉迷遊戲的現象背後,往往隱藏著複雜的心理需求,如情緒調節、社交歸屬和自我認同等。家長若能理解這些需求,並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回應,不僅能幫助孩子減少遊戲依賴,還能幫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建立健康的情緒管理和社交技能。透過合理安排遊戲時間,提供多元的情感表達渠道,支援孩子的自主發展,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構建一個更為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
文字|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 陳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