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練習
某女,32歲。主訴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煩。舌質淡嫩,苔水滑,脈弦無力。初以為胃中有寒而心陽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湯加木香、砂仁,無效。再詢其證,有煩躁夜甚,湧吐清涎綿綿不絕,且頭額作痛。
處方:——。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湯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
上期原醫案
劉某某,男,2歲半。患兒病初高熱,繼而左下肢痿弱,不能任地。身熱朝輕暮重,煩渴頻飲,口角流涎,大便溏洩,小便短赤。舌質紅,舌苔黃厚幹,脈濡數帶弦,指紋青紫滯細透達氣關。
乃屬溼熱傷筋,氣血凝滯。法當清熱化溼,生津養陰,舒筋通絡。
藥用:白頭翁8克,黃連2克,黃柏4.5克,秦皮6克,葛根6克,苡仁10克,沙參6克。5劑。
加用電針,取穴:環跳、風市、陰陵泉,足三里、蠡溝、太溪。
複診,患肢漸能活動且自行舉起,接服5劑。諸恙俱退,惟患肢步履跛行。乃遵前方加牛膝5克、地龍3克。
7劑後跛行好轉,尚不能久走,而以滋補肝腎藥圖功。後隨訪,基本痊癒。
按語
《素問·生氣通天論》日:“溼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本案既屬溼熱傷筋,並有傷陰之象,故用白頭翁湯清利溼熱,加苡仁、沙參而通絡養陰也。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71條: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傷寒論》第373條: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來蘇集》:四味皆苦寒除溼勝熱之品也。白頭翁臨風偏靜,長於驅風,蓋臟腑之火、靜則治,動則病,動則生風,風生熱也。故取其靜以鎮之,秦皮木小而高,得清陽之氣,佐白頭翁以昇陽,協連、柏而清火,此熱利下重之宣劑。
《醫方集解》:此足陽明、少陰、厥陰藥也。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並能燥溼止利而厚腸,取其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源:本文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 130311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