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自我妨礙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在生活中,我們也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明明有一些事情要做,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無法開始,寧願刷手機、追劇、做點別的事情,也不想著手準備;甚至自己還會“鬼使神差”地做一些不利的事情,比如在重要的考試前夕去喝酒、讓自己生病;又或者,我們會找很多理由,對自己和他人宣告,這件事自己肯定做不好,因為自己太忙了、太累了,或者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去做……
這樣的行為叫做“自我妨礙”,指的是個體面對挑戰或者壓力時,採取一系列行為或者想法來降低自己的表現,從而避免面對失敗或批評。也就是說,雖然這個行為看上去很“消極”,但它的本質是我們的一種自我保護。
可能有人會問:自我妨礙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我們什麼時候會“自我妨礙”?如果想應對得更積極,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自我妨礙:一種迴圈
小陽找到我時,已經在家待業兩年了。
她跟我說了自己的經歷:先是本科畢業時決定考研,在考試當天放棄了,後面又決定在家考編,結果總是遇不到合適的崗位,有一次進了筆試,但面試前夕突然發燒了,只能放棄;經歷這一次後,她對考編也失去了動力,現在不知道要幹什麼。
然而,小陽的本科是一所雙一流名校。可以說,小陽缺乏的不是能力,更不是智商。仔細問了一些細節,我發現,整個過程中,小陽一直都在“自我妨礙”:放棄考研是因為小陽當天去錯了考點;準備考編時,如果崗位報考人數太多,或者地區不滿意,小陽就不會去考;那次面試前夕,則是因為小陽為了準備第一次面試好幾個晚上焦慮到睡不好覺,結果面試前一晚突發高燒。當我問到小陽每次備考前複習的狀態時,小陽也告訴我,“總是白天拖延、晚上熬夜看書;或者時間長的話,開始怎麼也看不進去,到時間緊張的時候才連軸轉……”
經歷了這幾次失敗的小陽,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動力和自信,她告訴我,現在一想到考試就非常抗拒、沒有信心,對找工作也覺得沒有希望,非常懷疑自己。所以最近家裡的親戚給小陽推薦了一份實習工作,小陽去了兩天之後,也再次向親戚表示“沒有對口經驗”,沒有再去了。
顯然,小陽已經進入了一種“低價值感帶來自我妨礙——自我妨礙帶來不利結果——不利結果加強低價值感”的惡性迴圈,長此以往,哪怕小陽本身有能力,也會被“自我妨礙”的枷鎖牢牢困住,最終淪為“無能無力”的自己。
要解開這個已逐漸成型的“繭”,我們必須找到源頭:為什麼我們會開始“自我妨礙”?
害怕失敗、害怕“成功”、更怕失去“自己”
和小陽工作了幾次後,我們才一起接近了迴圈的起源:
原來,小陽成長在一個高要求、高期待和高控制的家庭。一路走來,小陽在學業上總是如父母所願,比較順利,所以準備考研時,父母和小陽都預設選擇了該專業的TOP1高校。然而,備考開始後,小陽才發現,自己低估了這次考試的難度:這所學校不僅錄取名額少,而且考試難度逐年增加,更糟糕的是,小陽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複習資料對她而言,就是晦澀難懂的天書。
但那時的小陽,覺得自己是沒有退路的。“如果我去考了,然後沒有考上,我會非常崩潰,我會懷疑自己,我爸肯定也不能接受,他一直覺得我很聰明,很優秀,他是不可能接受的……”說到這裡,小陽流淚了。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當我們非常害怕失敗時,這種極端的恐懼就會導致我們使用“自我妨礙”策略。小陽至今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沒有看清楚考點,但顯然,比起沒有考上,去錯考點是更容易接受的“失敗”。
進一步說,我們對“失敗”的害怕,可能是對失敗本身的害怕(認為不能承擔失敗的結果),也可能是對失敗帶來的負面評價的害怕。小陽認為她是後者:“如果那個時候,能有人和我說,你沒有考上也不代表你自己是個loser,我可能不會那麼害怕”。
這也是為什麼“低價值感”的人會更容易使用“自我妨礙”策略,因為他們會將現實的成功或失敗和自己的價值高低聯絡起來。
另一種導致“自我妨礙”的情況可能會讓人很意外: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是害怕“成功”。小夏便是如此。她有一項自己的愛好,也將它發展成了副業,但她的父母並不贊同,希望她能夠將精力放在工作和婚戀上,不要在這種“不務正業”的興趣上投入太多。
小夏對此很不服氣,總想證明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華和能力,卻又覺得自己始終只是自娛自樂,不敢拿作品去參賽或者出售。這種矛盾的心態直到她在諮詢師的提醒下才明白,她的不敢是因為她未能完成與父母心理上的分離,內心深處依然將父母當成權威,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不敢去做父母“不認可”或者讓父母“不高興”的事情,一旦自己在父母不認可的領域“成功”了,某種意義上就等同於對父母的“背叛”。
第三種“自我妨礙”的原因要隱藏得更深一些:害怕“失去自己”。這也是小陽在逐漸走出自己失敗的陰影,開始走入社會之後,在長程諮詢中所領悟到的。“現在想來,我當時確實不喜歡這個專業。更準確地說,我不喜歡過去的整個人生,我覺得那都是父母期待的,不是我想要的。”
誠如小陽所說,當我們實際上並不是真正地想做這件事、完成某個挑戰時,即使我們意識層面上沒有拒絕,我們的潛意識也可能會推動我們去做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或者將一些理由“合理化”,從而拒絕去做。
此時,我們的“自我妨礙”,可以說是對失去自我的恐懼。我們不願去成為我們抗拒成為的人、不願扮演違揹我們內在核心的角色,也不願走進我們牴觸、迴避的關係。
覺察與行動
意識到自己一直在“自我妨礙”的時候,小陽一度非常崩潰。她一會覺得自己並沒有“故意”給自己設定障礙,一會又意識到,有些“阻礙”自己的確可以避免,至少可以嘗試避免。
或許,在這個“自我妨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的時代,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畢竟,我們使用它的原因就是為了自我保護,避免自尊受挫和價值感降低,為了停留在我們熟悉和習慣的“舒適區”。
而我們也不需要馬上打破這層自我保護,真正的第一步應該是:覺察、理解和同情自己。因為我們並不是為了傷害自己才這樣做的,只是對於當時的我們,這就是我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保護我們自己的方式。
對於小陽來說,在那時她既不可能改變高要求的父母,也不能馬上改變內在的低價值感,更不能突然變成天才,勇奪第一,“去錯考點”已是最能接受的退路。而她內心中那個恐懼負面評價、害怕“不優秀就不會被愛”的孩子,需要的是成年的自己的理解、同情和支援,而不是指責與批判。
當我們覺察並接納了自己,第二步便是行動上的改變。我們可以:
1.面對挑戰時,將挑戰拆分成可以馬上操作的最小步驟。比如面對考試,按照每月、每週、每天、每小時逐步分割目標,最後細化到幾個可以立刻執行的小任務,“開啟課本的第10頁,閱讀第三段”。這會顯著降低我們的執行成本。
2.增加正反饋和自我關懷。當我們每前進一小步都及時自我激勵,遇到挫折時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就更能一步步地走下去。
3.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些自我妨礙實際上是在警告我們不要進入那個有毒的環境,所以,不妨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從而完全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自我妨礙”並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真正害怕和渴望的是什麼,從而一次次地“自欺欺人”和“作繭自縛”。願我們都能勇敢地看清自己的內心、在愛與支援下,真正地實現自我,迎接每一次挑戰。
(本文中所有案例皆為虛構)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線上檢視~
本文來源:心理專家說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