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12月4日,國內創新藥企映恩生物與跨國藥企GSK(葛蘭素史克)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將原研的ADC(抗體藥物偶聯物)新藥大中華區外全球權益授權給GSK。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根據公開資訊梳理發現,自2023年至今,映恩生物新藥/技術對外授權事件達到5起,涉及的5款核心管線均為ADC藥物,累計披露的潛在總金額已超過50億美元(363億元)。
根據此次協議,GSK將獲得創新藥DB-1324全球(不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地區)的獨家授權,並向映恩生物支付3000萬元預付款及其他行權前里程碑付款。如GSK行使許可權,還將支付行權費及最高9.75億美元的里程碑金額,協議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6億元)。
此前,該企業已成功牽手的“買家”既有像GSK、BioNTech等這樣的跨國藥企,也有國內頭部創新藥企百濟神州。
此次授權的DB-132目前尚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其研究方向可能針對胃腸道(GI)癌症。映恩生物在其釋出的新聞稿中解釋,“胃腸道癌症患者佔所有癌症相關死亡人數的35%,約佔全球癌症發病率的26% 。此外,DB-132有潛力與GSK多個抗腫瘤產品聯合用藥,從而戰略性地補充GSK的腫瘤產品組合。”
映恩生物旗下ADC藥物的對外授權交易之所以屢屢成功,離不開全球範圍內正在興起的這一波ADC交易熱潮。
“在業內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叫‘萬物皆可偶聯’,可見這一賽道的火熱。目前,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ADC藥物進入研發管線,包括單抗加ADC、雙抗加ADC,以及不搭載毒素搭載激素、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種形式。而這些新藥的不斷湧現,也進一步推動了ADC藥物的火爆發展。”此前11月30日,招商局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劉侃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
根據藥明合聯在2024JPM大會上公佈的資料,2018年至2023年間,全球ADC藥物對外授權交易數量從7起增長至51起,總交易金額從8億美元增長至555億美元。而中國已成為全球ADC研發的核心參與者,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除映恩生物以外,國內新興的創新藥企康諾亞、百利天恆、科倫博泰、翰森、和鉑醫藥等 ADC 藥物交易總金額均超過 1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