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一些開竅的時刻。
我的開竅,來自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壓抑情緒是對自己的一種“暴力”。
這個施暴者,小時候是父母,長大後變成了我自己。
印象很深的是,小時候過年去親戚家,會被沒有邊界感的親戚各種八卦輪流問答,甚至要求表演節目。哪怕再不樂意,也不能“掃興”,不然就會被說“不懂事”。
“懂事”就是不能隨便發脾氣。
還有一次,一直陪伴我的狗狗走丟了,爸媽找了好久都找不回來。
我在家嚎啕大哭,不肯吃飯也不肯睡覺,為了讓我不哭鬧,爸爸冷著臉對我說:“再哭狗也不會回來,別哭了。”
現實版的《狗十三》早已在我的童年上演。
“悲傷”是一種被宣告最沒用的情緒。
讀書時,課本上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把它摘抄下來做了很久的個性簽名,提醒自己日常要避免情緒波動,要努力裝作情緒穩定。
因為情緒化是弱者的表現。
工作後習慣了隱忍,學會了不動聲色。很多事情不敢爭取,也不敢拒絕。面對不公,也選擇逆來順受,委屈、不甘時甚至會反向自省,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漸漸的,我收穫了一個“情緒穩定”的稱號。
但我並沒有開心,只是感到無聊。
接觸心理學後,我才發現,所謂的情緒穩定,其實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我被剝奪了很多“情緒感受力”。
在每一次情緒波動的時候,大腦就自動識別這是“不好的情緒”,為了更快痊癒,我習慣了快速拋開記憶,自我麻痺。
我成為了小時候那個“懂事”的小孩,長大後眾人眼裡不動聲色的大人。
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心早已疲憊不堪,只剩下有限的快樂和無盡的麻木。
但其實,所謂的情緒穩定根本不存在。
心理學認為,健康的情緒模式是“流動”,而不是穩定。
試圖逃避、壓制情緒,就如同給一條奔騰的河流修築了大壩,所有情緒被留在原地。
時間一長,阻塞的情緒越來越多,總有一天會氾濫成災。
應對情緒的第一步,其實是允許情緒自由地流過自己。
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提醒著未被我們發現的需求。
當你感到嫉妒,你可能是在尋求被肯定和自我接納; 當你感到壓力,你可能是在尋求放鬆、獨處; 當你感到緊張,你可能是在尋求自信、幫助和歸屬感; 當你感到悲傷,你可能是在尋求包容、同情、安慰和幫助; 當你感到憤怒,你可能是在尋求被傾聽、被尊重、被重視。
在表達之前,我們需要對情緒進行充分的接納,就像接受天氣的陰天和晴天一樣,接受情緒本身。
第二步,提高自身的“情緒顆粒度”。
這是一種情緒辨別能力,情緒顆粒度高的人,能夠用豐富的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情緒或者感知他人的情緒。
比如“棒極了”的情緒體驗,可以形容為快樂、激動、輕鬆、喜悅、充滿希望、備受鼓舞、驕傲、感激、欣喜……而情緒顆粒度低的人,可能只會說“感到快樂”。
當我們越能精準地描述當前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也就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需求,找到情緒對應的解決方案。
第三步,當出現情緒危機時,可以嘗試寫“情緒日記”。
心理學表明,記錄和表達情感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焦慮和壓力,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情緒宣洩方式,試著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不帶任何批判的,去觀察你的情緒。
嘗試把那些混沌不清的感受,一點點描述出來,去識別情緒本身,甚至是思考誘發這些情緒產生的因素……
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審視自身的經歷和情感,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內心療愈和成長。
心理學家曾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總有一天會以更醜陋的方式出現。”
如今,高壓的生活節奏,長期精神緊張和疲勞,導致很多人在快速前進中,常常忽略自身的情緒和內在需求。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很容易被情緒淹沒,不妨大膽邁出勇敢的一步,學習用心理學知識來調節自己。
嘗試給自己的情緒鬆綁,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穩定發瘋”,開心就大笑,憤怒就大罵,悲傷就大哭,痛苦、緊張、嫉妒、委屈,這些情緒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我們可以像觀察一棵樹、一朵雲一樣,靜靜地觀察這些升騰起來的情緒,觀察這些事情在心中引起的震盪。
但我們卻不與其糾纏、不沉浸其中,允許一切發生。
這時我們的情緒開始自由地流動,我們也不再被它所困。
當然,學習心理學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
我們還可以透過心理學去找到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開拓靠譜的副業探索之路,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只要你是:
大專學歷及以上;
對心理學感興趣,業餘喜歡關注一些心理學話題;
想從事心理學相關職業,既能充實自己,又能幫助別人……
你都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開啟助人助己的道路。
懷揣諮詢師夢想的你
還不快來「執業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從[0] 到 [1],助你成為諮詢師
↑點選圖片,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還可免費領取以下福利:
①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全套108頁《心理諮詢師入行手冊》
③1份心理諮詢師執業地圖
編輯:嚕嚕
圖源:pexels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於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