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絕對堪稱身體最 “難纏” 的小怪獸之一。它總是毫無徵兆地突襲,攪得人腦袋裡彷彿有一群鼓手在瘋狂敲鑼打鼓,昏天黑地、心煩意亂。多數人被頭痛找上門時,第一反應就是翻出止痛藥 “鎮壓”,可心裡葉門兒清,這不過是揚湯止沸,治標不治本吶。
嘿,別愁!今天我就化身 “疼痛偵探”,給大夥分享個戒掉止痛藥、直擊頭痛根源的妙招,順帶嘮嘮那些藏在腦袋瓜裡的疼痛 “小秘密”。
我以前就是個止痛藥 “重度依賴者”,清晨一睜眼,腦袋就像被上了緊箍咒,鈍痛陣陣。為了揪出這 “罪魁禍首”,我開始用手機當 “小史官”,詳細記錄每次頭痛的 “作案時間”“持續時長”,連痛點位置都精準標註,順帶把當天飲食、作息、運動情況一股腦記下。
沒成想,一段時間後還真發現端倪:但凡前一晚抱著手機追劇、刷短影片超半小時,第二天保準頭痛準時 “打卡”。試著睡前戒掉手機後,嘿,奇蹟發生了!腦袋輕鬆了,止痛藥也光榮 “下崗”,這記錄的法子還真靈,它有個專業名兒叫 “疼痛日記”。不管碰上啥疼痛,這日記一交,醫生都能像手握破案線索般,快速摸清狀況。
說起頭痛,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堪稱兩大 “常客”,症狀好似雙胞胎,極易混淆。偏頭痛像是體內有個調皮小鬼,跟著心跳節奏,在腦袋裡 “蹦迪”,一波波跳動感襲來,胃裡也跟著翻江倒海,直犯惡心。緊張性頭痛呢,則像腦袋被塞進一頂小兩號的緊箍帽,整個頭部肌肉緊繃,苦不堪言。
圖片來自《有問題的姿勢》
深挖根源,緊張性頭痛這 “幕後黑手” 常隱匿在頸肩部。想象肌肉裡藏著無數微觀世界的 “小抽筋”,也就是 “激痛點”,它們悄咪咪搗亂,朝神經發射錯誤訊號,讓大腦暈頭轉向,本是肩頸的問題,痛感卻 “瞬移” 到頭頂。
壓力山大時,肌肉秒變 “緊縮特工”,呼吸淺得像小貓喘氣,交感神經一受刺激,身體更緊繃,陷入惡性迴圈;再加上低頭族們整日歪著脖子玩手機,頸部肌肉不堪重負,激痛點叢生,頭痛自然找上門。
說到容易 “中招” 的頸部肌肉,咬肌首當其衝。壓力大時不自覺咬緊牙關,咬肌就像拉滿的彈簧,“嘎吱嘎吱” 抗議,痛點從太陽穴一路擴散到眉毛、牙齒;
枕下肌群也不省心,八條小肌肉分佈兩側,腦袋一往前伸,它們就得全程 “負重”,激痛點隨之而生,疼痛從眼角直竄後腦勺;
頭夾肌和頸夾肌呈 V 字形 “鎖” 住腦袋,緊繃起來像魚線勒肉,痛點傳導到眼部、頭頂,那酸爽,誰疼誰知道。
要是頭痛久拖不治成了慢性,大腦就像被調高疼痛 “敏感度” 的報警器,稍有風吹草動就鳴個不停,無名痛、情緒低落、疲勞、抑鬱等 “併發症” 也跟著來添亂。
別慌,幾個小妙招快碼住:
久坐後給咬肌來場溫柔按摩,手指輕揉,放鬆每一絲緊繃;
圖片來自《有問題的姿勢》
緩慢小幅度轉動脖子,邊動邊深呼吸,想象濁氣排出、清氣灌入,喚醒沉睡肌肉。
圖片來自《有問題的姿勢》
說到底,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就是不良生活與高壓心態的 “結晶”。長時間僵坐、埋頭苦幹,心理壓力又無處宣洩,肩頸肌肉遲早 “拉響警報”。日常多做做淺筋膜按摩,刺激副交感神經 “開工”;常拉伸、放鬆易中招肌群;強化背部肌肉,給肩頸有力 “撐腰”,就能跟頭痛瀟灑說 “拜拜”!願大夥都能守住腦袋這片 “清淨地”,無痛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