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 趙萌萌)“她的腳步還有些不穩、遺尿現象幾乎沒有發生……距離上次會診已經一個月有餘,我想把我妻子何氏的最新的情況告訴您。”
這是一位丈夫在妻子每次看診前,記錄的妻子生活細節。這一記錄就是10年。這個細節也感動了妻子的主診醫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內分泌科王文英醫生。
12月5日,王文英醫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每次診療看到這位家屬的手寫“信”,都會產生滿滿的感動。這對老夫婦來自廣州本地,何女士已經有10年以上的病史,但是每月開藥她的丈夫都拉著她的手過來,並堅持用手寫信報告老伴病情。
在王文英看來,這不僅是一份患者何女士的“病情說明”,更是梁先生對老伴充滿愛意的“情書”。
2024年5月7日:近期,家中早測空腹血糖值正常、精神上有疲倦之意、身體上腳背出現發麻的情況。敬後者何氏。
2024年1月2日:致王文英醫生,本月何氏寒咳,給她服用了“柚果”,但是含糖量是否合適,請您指教……
過去10年間,梁先生每月帶妻子何氏去醫院都會十分細心地把妻子最新的情況書寫成信。受訪者供圖
“我和我的愛人是在1978年結婚的,我跟她是青梅竹馬,但是我的妻子在50歲的時候健康開始出問題,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先後報到,至今已有十多年。”梁先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妻子年輕的時候是非常活潑的性格,但是自從生病之後,她總是自己一個人發呆,我很擔心,年輕的時候自己在外拼搏賺錢,她一個人照顧一家老小,老了的時候我想更多的照顧她。
“以前太太每兩天測一次血糖,這兩年病情相對比較穩定,所以每週測一次。”說起這一封封手寫信的來由,梁先生告訴記者說,因為自己退休前是廠長,要處理的事務很多,所以養成了事事記錄的習慣。因此也習慣把妻子的作息彙報、吃藥後的反應以及開藥訴求等資訊寫在一張信紙上,一寫就是滿滿一頁,落款署上太太的名字,希望她能夠恢復健康。
“實際上,我並不是一個很感性的人,但是接觸這樣的患者多了之後,也會為他們的故事動容。”王文英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對於患者來說,他們不僅需要藥物的治療,更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像梁先生這樣的患者家屬實屬難得,我們醫生有時候都對他的這種細心程度感到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