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頭條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科技
  • 旅遊
  • 軍事
  • 育兒
  • 時尚
  • 遊戲
  • 歷史
  1. 首頁

不騙你!吃飯「乾溼分離」真能控糖!但前提是你做對這一點…

2024-12-19 21:11:40

所謂的“乾溼分離”,就是液體食物和固體食物分開吃。

這種吃法,早先主要針對胃不好的人;後來,不知怎麼的又被包裝成 一個“控糖”技能被各路博主推薦。

大家對乾溼分離控糖機制的解釋是“吃飯時喝水澱粉會糊化,會讓餐後反應更高”。

真是這樣嗎?

吃東西時喝水,升血糖更快更高

這方面的研究結論還是比較一致的,吃東西的同時喝水,血糖會升得更高,升血糖速度可能也會更快。

比如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單獨吃甜甜圈不喝水、餐前喝水、隨餐喝水、餐後喝水對餐後血糖反應的影響。

結果顯示,與單獨吃甜甜圈(A)或餐前(C)、餐後(D)喝水相比,邊吃邊喝時血糖水平升得更快、更高(圖B)。邊吃甜甜圈邊喝水的情況下,餐後30分鐘內血糖上升的速度比單獨吃甜甜圈時快了大約兩倍。

▲ 原圖:參考資料【2】

不僅是固體食物,喝液體的糖水,水量也會影響餐後血糖反應。

做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時,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需要將75g葡萄糖粉溶解在200~300ml水中,並在5分鐘內喝完。

之所以這樣規定,因為進食速度、液體的體積都會影響血糖反應。水量越多,血糖升高幅度和總體血糖反應越大[3~5]。

下面這個實驗,就比較了300ml、600ml、900ml容量的OGTT試驗後的血糖變化情況。可以看到,雖然含糖量一樣,但水量越大,血糖升得越快越高,總的血糖反應越大。

▲確診血糖異常的受試者分別進行300ml、600ml、900ml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後的血糖反應(左),及血糖應答曲線下面積的比較(右)。參考資料

總之,水量的確會影響食物餐後血糖反應。但是,這背後的機制並不是喝了水之後食物“更容易糊化”。

升糖快不是因為糊化

“糊化”是澱粉在加熱和水分的作用下,逐漸吸脹並變得粘稠、透明的現象。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煮飯煮粥時,米粒變軟、變粘稠的過程。

澱粉糊化有3個關鍵:水分、溫度和時間。

糊化通常需要加熱,因為溫度能夠讓澱粉分子間的聯絡鬆弛,使澱粉吸水並膨脹。一般來說,糊化發生的溫度範圍是在60°C到80°C之間。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顯然不是動物的胃可以提供的溫度。

糊化主要發生在食物加工過程中。所以,從“控糖”的角度來說,如果你不希望澱粉糊化程度太高、升血糖太猛,那應該在加工環節做文章,比如少加水、避免過度烹飪長時間加熱,把米麵煮得過於軟爛。

▲ 相比米飯,長時間燉煮的米粥由於含水量高,澱粉在加熱過程中糊化程度更高,質地更加粘稠

圖:Leosn NAI ycdom R2,wikimedia.org。

關於吃飯時喝水對餐後血糖的影響,多數研究認為背後的主要機制與胃排空速度加快有關[3]。

胃排空指的是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速度。喝水後,食物更快地透過胃,進入小腸,在小腸內也會加速消化和吸收。這樣,葡萄糖會更迅速地進入血液,導致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更快,甚至可能導致更高的峰值血糖。

此外,喝水或液體的攝入例如吃湯泡飯,也可能使人進食的速度變快。這樣一來,食物和糖分被更快速地攝入體內,也可能對餐後血糖產生影響。

▲ 圖:Janine ,www.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3234297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透過“乾溼分離”達到控糖的效果。

一項研究在7名健康人和20名糖尿病患者中測試了隨餐喝300ml水對餐後血糖的影響,結果發現:

健康人和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吃飯時喝水血糖升得更快更高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隨餐喝水沒有明顯的影響

▲ 同樣的食物,隨餐喝水對餐後血糖反應的影響。◾️為不喝水時的餐後血糖變化。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吃飯時喝水總體血糖反應甚至比單獨吃飯不喝水要低12%。參考資料【1】

研究人員分析,原因可能是糖尿病相關的胃排空功能異常,也可能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本身空腹血糖高且不穩定影響了分析結果。

不用強求「乾溼分離」

這些研究通常是在相同份量的食物下進行比較的,如果一味追求“乾溼分離”卻忽略了控制份量,很可能得不償失。研究中吃飯同時喝水對血糖峰值的影響並不大,僅高出了1mmol/L左右。

其實,對於餐後血糖的影響,食物種類、進食分量和身體活動等因素比是否乾溼分離更為重要,這些也是主流糖尿病飲食指導的核心內容。

另外,這些研究基本都是禁食10-12小時之後的進行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太會禁食那麼長時間。如果不是空腹,情況可能會很不一樣。

比如前面提到的吃甜甜圈的研究中,還有第5種吃法:先吃1個甜圈圈,30分鐘後邊喝水邊吃第2個甜甜圈。

結果發現,雖然吃了2個甜甜圈,但這種吃法的血糖增加反而比較低。

研究人員分析,這可能跟“第二餐現象”有關。

所謂“第二餐現象”,簡單說就是吃第一頓飯有助於控制下一頓飯的餐後血糖。你可以理解為身體在第一餐後已經開始適應和處理食物,第二餐食來的時候,身體已經“準備好”應對它,因此血糖上升幅度沒有那麼大。

針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就發現,吃早飯的情況下,午餐後的血糖反應比不吃早飯時減少了95%[7]。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飲食中特別強調規律飲食、定時定量。

▲ 吃早飯(左)和不吃早飯時,午餐後的餐後血糖曲線下面積。圖源:參考資料【7】

綜合這些研究發現,小栗子對於“控糖要不要乾溼分離吃飯”的看法是:不是必須、不用強求。

對於需要嚴格控血糖的人,如果發現“乾溼不分離”時確實血糖波動明顯更大,可考慮吃飯時儘量少喝水喝湯。

但稍微喝幾口湯也不用緊張。食物中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水,煮好的米飯、麵條含水量在60~70%,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飯水分離”。

如果習慣了吃飯時喝點湯又擔心對血糖的影響,你完全可以藉助其他飲食技巧來幫你平穩血糖,不必過度焦慮。比如:

: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碳水

,比如加點醋、隨餐吃點泡菜、用醋拌的小菜等

兩餐之間或餐前30分鐘來個健康的小加餐, 比如1份奶製品、一小個水果

飯後適量運動,這是應對餐後血糖飆升最有效的方法

至於血糖沒問題的人,如果擔心吃飯乾溼不分離血糖會出問題,那其實你更應該關注的是合理飲食、吃動平衡。畢竟,乾溼分離抵消不了高糖高鹽高脂飲食、久坐不動對血糖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

[1]Torsdottir I, Andersson H. Effect on the postprandial glycaemic level of the addition of water to a meal ingested by healthy subjects and type 2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ologia. 1989 Apr;32(4):231-5. doi: 10.1007/BF00285289. PMID: 2759361.

[2]Bipat, Robbert, and Jerry R. Toelsie. "Drinking water with consumption of a jelly filled doughnut has a time dependent effect on th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 in healthy young individuals."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27 (2018): 20-23.

[3]Sievenpiper JL, Vuksan V, Wong EY, Mendelson RA, Bruce-Thompson C. Effect of meal dilution on the postprandial glycemic response. Implications for glycemic testing. Diabetes Care. 1998 May;21(5):711-6. doi: 10.2337/diacare.21.5.711. PMID: 9589229.

[4]Sievenpiper JL, Jenkins DJ, Josse RG, Vuksan V. Dilution of the 75-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creases postprandial glycemia: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tic criteria. CMAJ. 2000 Apr 4;162(7):993-6. PMID: 10763397; PMCID: PMC1232351.

[5]Schwartz JG, Phillips WT, Blumhardt MR, Langer O. Use of a more physiologic oral glucose solution during screening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4 Sep;171(3):685-91. doi: 10.1016/0002-9378(94)90082-5. PMID: 8092215.

[6]Imai S, Kajiyama S, Kitta K, Miyawaki T, Matsumoto S, Ozasa N, Kajiyama S, Hashimoto Y, Fukui M. Eating Vegetables First Regardless of Eating Speed Has a Significant Reducing Effect o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in Young Healthy Wom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Nutrients. 2023 Feb 26;15(5):1174. doi: 10.3390/nu15051174. PMID: 36904173; PMCID: PMC10005673.

[7]Jovanovic A, Gerrard J, Taylor R. The second-meal phenomenon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9;32:1199–1201

[8]Hunt, J. N., and I. MacDonald. "The influence of volume on gastric emptying."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126.3 (1954): 459.

換個順序吃飯

不僅控糖,還能減肥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

以上資訊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熱門資訊
  • 8個身體重要的健康指標,你都達標了嗎?趕緊對照一下! | 2024-11-30 16:08:20
  • 體寒分三級,看看你是第幾級?告別體寒試試這6個方法! | 2024-11-30 16:08:21
  • “癌症媽媽”的“遺願清單”實現了:晚期乳腺癌藥物納入醫保 | 2024-11-30 16:47:38
  • 首診後再找醫生看檢查結果咋辦?多家醫院推出“二次報到”系統 | 2024-11-30 16:53:08
  • 初中生也會得水痘?醫生:多為突破性病例 | 2024-11-30 17:32:57
  • 71歲男子清晨去世?醫生嘆息:早上3個忌諱習慣,害慘了中老年人 | 2024-11-30 18:05:48
  • 李蘭娟院士解讀《肝衰竭診治指南2024》|CSID 2024 | 2024-11-30 18:16:14
  • 老人在三甲醫院住了十多年…… | 2024-11-30 18:16:16
  • 患者劇烈腹痛,誤以為外科急腹症,診斷出乎意料 | 2024-11-30 18:16:17
  • 一文揭示胚系BRCA突變對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特徵及預後的影響 | 2024-11-30 18:16:19
  • 對話執筆者!《代謝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要點解讀 | 2024-11-30 18:52:41
  • 新的醫保目錄釋出!內分泌科新增了幾種藥物? | 2024-11-30 18:52:43
  • 國內首次!基因編輯豬腎移植在獼猴體記憶體活超過半年 | 2024-11-30 19:17:26
  • 卒中救治再提速!廣東釋出卒中地圖3.0,搭建生命救治“快捷鍵” | 2024-11-30 19:17:28
  • HIV病毒沒有進入身體前,除了戴套,做這件事能自救! | 2024-11-30 19:39:22
  • “褲子脫了腿張開”,醫院裡一個比一個尷尬的體檢,你做過幾個? | 2024-11-30 19:39:27
  • 逆轉心衰危機!這類患者從“降糖”開始 | 2024-11-30 19:39:28
  • 每日一練:患者記憶力減退,巴賓斯基徵(+),診斷考慮是? | 2024-11-30 19:39:29
  • 寂靜獵手:中國彩虹-4無人機 | 2024-11-30 20:09:24
  • 如何幫未婚妻解開“c男情結”? | 2024-11-30 20:09:26
  • 分子考古學家的科研日常 | 2024-11-30 20:09:28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副主編何鄭燕同志當選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 2024-11-30 20:09:31
  • 2024 ESMO | ctDNA在早期NSCLC治療前後的預測價值 | 2024-11-30 20:15:17
  • 領銜中國之聲!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多項研究亮相國際舞臺 | 2024 SABCS | 2024-11-30 20:15:19
  • 2024 USCAP│HER2-M評分系統亮相,有望改良HER2-low乳腺癌個性化診療路徑 | 2024-11-30 20:15:21
  • 建立吸引的重要一步,做好了可以幫你脫單! | 2024-11-30 20:40:22
  • 這門課火了!四川大學開了門“健康管理”課 | 2024-11-30 20:41:12
  • 查出結節用蒲公英泡水喝管用嗎?不!少吃3類食物,或有助散結 | 2024-11-30 20:55:54
  • 搭上人馬君的順風車,我見到了更美的自己! | 2024-11-30 21:10:51
  • 暈暈暈~眩暈原因千千萬,你知道你的眩暈屬於哪一種嗎? | 2024-11-30 21:25:57
最近發布
突發!TVB知名女星毫無預警宣佈與未婚夫分手,結束長達八年情 面對被黑,蘭姐強勢迴歸。小菲狀態好轉,發宣告。更多內幕揭曉! 中國男籃決戰日本隊,首發五人曝光,廣東隊大贏家,徐傑第一後衛 孫穎莎奪女單冠軍!採訪謙遜立足拼,劉國樑給中國選手頒獎笑開花 分析 馬威交易取消後的影響:湖人還有什麼選擇?只能等休賽期? 火箭vs猛龍前瞻:範弗裡特有望復出戰舊主,火箭欲終結六連敗 梅西轟動宏都拉斯!當地媒體:這是世紀體育盛事! 登記開啟!金中、29中、13中等校動了! 開年暴擊!南京又一家機構跑路了? TechInsights:AI PC未能提振筆記本市場 2024年僅增長5% 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鈣?錯!還有這4個原因,別輕易忽視了 泡泡瑪特又贏麻了!此前被調侃是“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 再也不用扎手指!5億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傳《尼爾:機械紀元》續作、新《古墓麗影》今年公佈 有工作經驗的畫素畫師如何寫簡歷? 離譜!Xun被搶3條龍,JDG仍然獲勝!Peyz力挽狂瀾,WBG痛失好局 將耗死在國際空間站?59歲美滯留女宇航員求救:喪失重要身體機能 華為FreeClip耳機玫瑰金開售 開放式聆聽設計 CBA俱樂部杯-山西淘汰北控晉級4強 原帥18分 小紅書上移民的中產:曾經北京七套房, 羨慕海外一張床, 如今卻...... 不可抗力停課2天以上退一半保教費,佛山幼兒園收費新規釋出 紅棉襯醉美,2020番順醉美青餅評測 華為FreeClip耳夾耳機玫瑰金配色開售:1299元 64歲寧波老闆,跨界無數次,給員工發8億,即將擁有第三家IPO? 卡友資訊股東持股情況變動 廣州“城市合夥人”: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有人說孫穎莎粉絲是飯圈文化的時候 卻有些人用真金白銀愛孫穎莎! 男生剪“短髮”髮型乾淨利落,試試這3款,剪完帥氣提升顏值! 7個臀部訓練最佳動作,打造迷人的蜜桃臀! 偉大的4-2!林詩棟奪冠:新科世界第1誕生、超越王楚欽,狂攬3冠 新疆完美了!新小外強於皮特森+黑根斯,承認補強大外良性競爭! 林詩棟奪男單冠軍!採訪大談不容易太謙遜,單獨拍照露出笑容! 國乒最新戰報!林詩棟第2局11-8,衝3冠王,梁靖崑救2局點仍輸球 替補奇兵!快船大將5記3分助隊贏球 哈登好幫手 爆冷!北控男籃吊打奪冠大熱門球隊,外援決定比賽的走向 官宣離任,胡明軒宣佈重要決定,廣東宏遠遺憾,杜鋒祝福 又一個賈德松!崔康熙看人很準,魯媒:卡約又要錯過中國聯賽了 劉國樑憔悴!黑眼圈很重,擋住蒯曼被提醒,孫穎莎王楚欽被裁判整 林詩棟逆轉梁靖崑奪冠,成就三冠王,綜合實力更加突出 CBA最新外援註冊資訊,遼籃4人,新疆補充新援,廣東男籃放棄萊斯 大滿貫收官獎金排名:林詩棟三冠60萬第1,孫穎莎第2王曼昱10萬第9 臺灣律師分析大S遺產劃分,S媽要錢得看汪小菲臉色,打臉光頭安排 臺媒曝大S家人鬆手,讓出撫養權給汪小菲,希望馬筱梅善待孩子 二線白酒暴雷,狼真的來了! 搭上比亞迪,自動駕駛獨角獸,利潤大增170%! 炸裂!外資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背後:科技格局重塑與資產重估 這波夢幻西遊副本積分兌換真是血虧,四賜福的山賊值得買嗎? 《星戰亡命之徒》高階美工又回到CDPR 開發《巫師4》 《哪吒2》登陸北美,首映禮現好萊塢!有觀眾哭花眼妝:特效超預期,買票靠搶 曝張蘭被封年損失近4億,麻六記絕地自救太壯觀,員工曬張蘭近況

©2024 時時頭條 版權所有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