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讀者王女士問:最近,同事說起她跟母親的關係,讓我很羨慕。她們像朋友一樣,經常說心裡話,而我卻很少與母親一起做這些事。為何我媽跟我一直不太親呢?
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馬健文答:
我非常理解這位讀者的心情。都說“閨女是媽媽的小棉襖”,但生活中也有例外。從心理上分析,首先可能與成長中母親缺席有關。除了長期不在孩子身邊以外,疏於關心、忽略孩子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種缺席。這會導致親子關係發展出現斷層,影響親密感形成。其次,以責罵、體罰為主,經常否定、缺乏鼓勵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對母親產生情感隔離。再次,父親在孩子,尤其是女兒的成長中傾注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會導致“父女情感聯盟”的建立,讓母親更像個“局外人”。第四,如果有兄弟姐妹,而且母親更偏愛他們,容易讓孩子長大後與母親疏離。最後,母親不善表達也容易讓孩子產生媽媽難以接近或不喜歡自己的錯覺體驗,並在潛意識中延續到長大。
如果有類似情況,首先要知道,責怪不能給事情帶來轉機。踏上社會後,我們有獨立的行動力。即使母親以往做得不夠好,也可以觀察他人良好的母子/母女相處模式,提煉積極經驗,並轉化為當下的行動。比如主動找母親聊聊心事,帶她去旅遊、逛街,嘗試表達對她曾經的不滿和愛的渴望,都會為你們的關係帶來轉機。我建議,這些人不妨忘掉過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新的互動中改善當下的關係,這是最好的“修復”。
文章來源:汕頭市愛家心理研究所
聯絡電話:0754-8836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