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練習
患兒,女,8歲。患兒有慢性腎炎病史。
刻診:周身皮膚刺癢較為劇烈,抓撓則起小疙瘩,顏面浮腫,色黃無光澤,中西醫治療無效。舌紅,苔白滑;右脈滑,左脈略浮。
處方:██。
服1劑而瘙癢除。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 :竹葉石膏湯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
上期原醫案
張某,女,25歲。乳腺炎術後發熱在38.5℃-39.5℃ 之間。經用抗菌素無效,又用“安乃近”發汗以退熱,屢退屢升,幾經周折,患者疲憊不堪。
更見嘔吐不能飲食,心煩口乾,頭暈而肢顫。舌質紅,苔薄黃。
此乃氣陰兩傷,氣逆嘔吐,必須清熱扶虛,氣陰兩顧,方為合拍。
生石膏30克,竹葉10克,麥冬24克,黨參10克,半夏6克,粳米一撮,炙甘草10克。
服藥四劑,熱退而安。
過二週後,又出現往來寒熱,口苦喜嘔,心煩口渴,脈弦苔滑等證。
此為外感邪氣內並少陽,用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桔梗,一劑而愈。(劉渡舟醫案)
解說:竹葉石膏湯由白虎加人參湯去知母,加麥冬,半夏,竹葉而成。因此可以看作是白虎加人參湯的一個變方。
但是白虎加人參湯證在於陽明熱邪為主,所以用知母配石膏以清熱為主;而竹葉石膏湯證則重在氣陰兩虛為主,所以易知母為麥冬,加竹葉配石膏以益氣養陰為治。
妙在加半夏於大群辛涼藥中,降逆止嘔又能拮抗寒冷之藥傷胃。
因此,前者用於熱邪甚而傷氣陰,後者用於餘熱未盡而氣陰已傷。
仲景用竹葉石膏湯治療熱病後期,氣陰兩虛,胃氣上逆所致的虛羸少氣,氣逆欲吐,不欲飲食等,病機仍未離於陽明。
所以,臨床上用以治療陽明經所主的乳腺病變,如急性化膿性乳腺炎,或自行潰破,或手術排膿後,證見高熱,心煩,神倦,不思飲食,噁心欲吐,舌紅,脈數等,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97條: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餘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參,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
《傷寒溯源集》:竹葉性寒而止煩熱,石膏入陽明而清胃熱,半夏蠲飲而止嘔吐,人參補病後之虛,同麥冬而大添胃中之津液,又恐寒涼損胃,故用甘草和之,而又以粳米助其胃氣也。
《血證論》:方取竹葉、石膏、麥冬以清熱,人參、甘草、粳米以生津。妙在半夏之降逆,俾熱氣隨之而伏;妙在生薑之升散,俾津液隨之而布,此二藥在口渴者,本屬忌藥,而在此方中,則能止渴,非二藥之功,乃善用二藥之功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 源: 本文內容來源網路。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