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有發熱史……
撰文|高奏凱歌
一覺醒來突發“腿痛”
心肌酶譜全線飆升
女孩小萌一覺睡醒,竟然一下子走不了路,直說“腿痛”,不願意走路。小萌媽媽嚇得六神無主,慌忙把孩子送到當地衛生院。
當地衛生院醫生給小萌查血清心肌酶譜,發現小萌的心肌酶譜非常高(圖1),肌酸激酶(CK)3772U/L,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48U/L,乳酸脫氫酶(LDH)356U/L,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254U/L。當地醫生告訴小萌媽媽要當心急性,趕緊送到上級醫院住院治療。
圖1
小萌媽媽帶著孩子急匆匆的來到我院,收入本院後,值班醫生仔細詢問了病史。
原來小萌5天前開始出現發熱,小萌媽媽覺得是普通感冒,所以讓其在家裡休息,自行口服退燒藥。3天前小萌順利退燒,回學校上學。沒想到,今天早上小萌突然出現雙小腿疼痛,疼到站起來走路都困難。
入院後值班醫生查了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不齊、急診查肌鈣蛋白也未見明顯異常,且小萌無明顯、胸悶、心悸、乏力,無明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所以暫不考慮急性心肌炎。後面也監測了心電圖未見到明顯動態改變。
心肌酶譜升高
如何鑑別診斷?
生理狀態下血清CK水平可因年齡、性別、種族及運動狀態不同而異,新生兒、男性、黑種人及運動後CK可輕度升高。將運動校正後不同種族正常人群CK水平的第97.5百分位為正常值上限,大於正常值上限的1.5倍診斷CK升高。
理論上,凡是引起肌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和(或)細胞損傷的因素均可導致CK漏出細胞外增多,引起血清CK升高。診斷CK升高後首先根據CK-MB與CK比值判斷CK的組織來源:CK-MB/CK小於5%,考慮骨骼肌來源;若大於6%考慮心肌來源;當大於25%時應注意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腫瘤的可能性。
小萌的CK-MB/CK值遠小於5%,那麼可以考慮骨骼肌來源CK升高的疾病。
引起骨骼肌來源CK升高的疾病可分為繼發性因素及原發性骨骼肌疾病,繼發性因素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因素,全身性或其他系統疾病;原發性骨骼肌疾病分為肌炎及肌病,前者見於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後者見於先天遺傳性疾病及代謝病。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病例,有個細節不可忽略,小萌有過發熱史,那就有可能是由繼發性因素引起……且患兒主要表現為“腿痛”,醫生腦子一轉,馬上想到了一個病!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小萌終於確診。
綜合以上分析,聰明的讀者能猜到最終診斷是什麼嗎?
---答案分割線---
本文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責任編輯:小葉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