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姨今年58歲,一直以來身體都挺健康的,很少生病。但這幾年來,每到冬天她的雙腳就跟冰棒一樣,睡前泡腳後入睡半夜也經常被冷醒。
鄰居知道後跟她說這是身體不好的表現,網上有人說這種情況下壽命會變短,讓她趕緊去醫院查。
聽完鄰居的話,吳阿姨嚇得夠嗆,但又害怕去醫院花錢,一直沒去醫院,到底雙腳冰涼和壽命有沒有關係呢?
一、壽命長短,看腿能知道?
“人老腿先老,樹老根先枯”是流傳多年的一句諺語,意思是根系發達的數目肯定生命力旺盛,而樹木的根系枯萎了,說明健康出現了問題。
在人身上也是同理,我們的腿部有一半的神經和血管分佈,還掌握著50%以上的能量消耗。腿部的健康程度,會直接反應身體的整體健康水平,影響預期壽命。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劉德泉教授表示,雙腿健康的情況下體內經絡傳導才會順暢,氣血可以運輸到心臟、消化系統等部位。美國科學家則認為,透過走路可判斷人的健康情況。
70~79歲年齡段的老年人,如若每次可以步行400米以上,說明健康情況良好,至少可以多活6年時間。每次步行可行走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鬆,說明壽命越長。
而且,腿部的健康狀況可以顯著反映一個人的壽命長短。2021年發表在《臨床實踐中的營養》上的一項研究稱,腿圍>56.7cm的受試者相較於<48.1cm的,染色體端粒更長,獲得長壽的機率更高,且腿粗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會下降43%。
無獨有偶,《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腿圍每增加5cm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8%相關。
二、腿部若有4個表現,長壽可期
腿部健康與否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如果你的腿部有這幾個表現,說明健康情況良好,要繼續保持!
1、雙腿肌肉有力
雙腿在走路時候沒有異常的無力、麻木以及腰痠膝軟等症狀,說明肌肉力量良好,下肢的血液迴圈也很不錯,獲得長壽的機率更高。
2、雙腳溫暖
四肢常年溫暖的話,說明體內血液迴圈情況良好,肢體末端的血管和神經也沒有受到損傷。如若頻繁覺得一直冰涼,很可能與下肢供血不足、血管堵塞相關。
3、皮膚顏色紅潤
腿部皮膚紅潤,整體光滑、緊緻,按壓後可迅速回彈的情況,說明肌肉有活力,體內的新陳代謝也處於相對良好的狀態下。
4、腿腳不發麻
在沒有受到壓迫的情況下,腿腳出現發麻症狀,說明血液迴圈不暢,可能與一些疾病相關,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
三、老年人腿軟、使不上勁是正常現象嗎?
在年齡增加後,很多老年人會感覺自己的腿腳變得很無力,這不僅會影響日常的正常生活,還容易發生跌倒等意外,這是什麼原因所致的呢?
首先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年齡增加後,體內肌肉的質量和強度均會下降,很容易導致肌肉萎縮,日常表現為肌肉無力、瑞團。
其次,年齡增加後骨骼內的鈣質會大量流失,進而導致老年人罹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會讓骨骼變得脆弱,日常很容易發生骨折,正常的行走也會受到影響。
最後,很多老年人在上了年紀後有食慾減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以及口味改變等問題,這些會讓身體營養攝入不足,也會影響到肌肉的健康。
需要提醒的,雙腳突然無力也可能與疾病相關。如走路一段時間後雙腳會麻木、無力、痠痛,休息一會後可以緩解,這種情況被稱之為間歇性跛行,與高血壓動脈硬化、閉塞性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相關;還可能與腦卒中相關,尤其是下肢無力突然發生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四、上年紀後多補充3種營養 ,腿腳更有勁
老年人在上了年紀之後,一定要重視營養的補充,這幾種缺一不可。
1、鈣
鈣質對於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骨密度下降的情況下更需要補鈣,日常可多喝乳製品、吃綠葉蔬菜以及豆製品進行補充。
2、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主要成分之一,對維持肌肉功能和力量至關重要。建議日常可多吃瘦肉、魚類、雞蛋、豆類以及堅果等進行補充。
3、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缺乏維生素D容易影響肌肉功能、導致骨密度下降,日常可多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劑。
腿部健康的確與整體健康情況息息相關,日常要多注意觀察身體的表現,出現異常後要及時關注並進行干預。
參考資料:
[1] 《你的“腿齡”決定壽命,學一套養腿操吧》. 生命時報 2015年07月17日
[2] 《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道?腳上出現這5種情況,當心是疾病訊號》. 有來醫生 2024年01月26日
[3] 《身體這兩處“沒勁”?可能是多個疾病訊號,一定要注意!》. 健康時報 2024年12月27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