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晚期三線接受德曲妥珠單抗治療,高齡HER2突變晚期(NSCLC)患者取得更佳生存獲益。
案例概述
81歲男性患者, 2022年11月於全麻下行“肺病灶活檢+肺結節消融術+肝右葉病灶消融術”,術後診斷為右肺腺癌伴右側鎖骨上、胸膜及肝轉移,cT1bN3M1b。NGS檢測顯示ERBB2(HER2)第20外顯子非移碼插入突變。考慮到患者年齡及化療的毒副作用,於2022年12月,患者接受吡咯替尼晚期一線治療,療效評估為疾病穩定(SD),無進展生存期(PFS)為5個月。2023年4月,接受信迪利單抗+安羅替尼的二線治療,期間最佳療效SD,二線治療PFS為8個月。2024年1月,接受德曲妥珠單抗(T-DXd)作為三線治療,原發灶及新發病灶均顯著縮小,CEA水平顯著下降,PFS已經超過11個月,並仍在持續獲益中。並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T-DXd不良反應輕微,患者展現出良好的耐受性,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病例詳情
基本情況
81歲老年男性患者,既往有甲狀腺癌病史,抽菸50餘年(半包/日),於3年前戒菸,確診肺癌1年餘。
影像學檢查
2019年11月,因暈厥至我院門診就診,行(冠狀動脈薄層CT)平掃檢查結果示:左前降支近段混合斑塊,管腔輕度狹窄;主動脈瓣鈣化;肝內多發低密度灶,右肺上葉混合密度結節。患者未引起重視未治療。
2022年10月27日,患者複查,行(胸部CT平掃)檢查結果提示雙肺多髮結節影,優勢結節位於右肺上葉;右肺中葉肺襄腫,兩肺條索影,兩側胸膜增厚;右側氣管後方稍大淋巴結顯示;主動脈及冠脈管壁鈣化,右側甲狀腺鈣化灶。
2022年10月,PET-CT示:右肺上葉前段實性結節,代謝增高,考慮惡性病變,建議病理學檢查;雙肺多發小結節、斑片灶,部分伴鈣化,代謝未見明顯增高;右肺中葉、右肺下葉肺大泡,雙肺下葉輕度支擴;右側鎖骨上淋巴結代謝輕度增高,轉移性病變待排;右側胸膜局灶性增厚,代謝輕度增高,腫瘤浸潤待排;其它病變1)左側上頜竇炎2)肝臟多發囊性病灶,代謝部分增高3)前列腺增生伴鈣化4)脊柱退行性變5)右側甲狀腺點狀鈣化灶。
患者PET-CT影像學資料
區域性治療
2022年11月8日,患者入介入科,全麻下行肺病灶活檢+肺結節消融術+肝右葉病灶消融。術後穿刺結果示浸潤性腺癌。免疫組化示:AE1/AE3(+),CK7(+),TTF-1(+),NapsinA(+),P63(部分+),P53(異質性+),Ki67(熱點區10%+),P40(-),CK5/6(-),PAX-8(-),PD-L1 TPS≥10%。
消融術影像學
基因檢測在腫瘤內檢測出的有臨床意義的變異:ERBB2 p. A775_G776insYVMA第20號外顯子非移碼插入突變(丰度40.9%)。
初步診斷為右肺腺癌或伴右側鎖骨上、胸膜、肝轉移,cT1bN3M1b,HER2 20 ins,PS評分1分。
一線治療
患者因年齡較大,拒絕化療。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患者口服吡咯替尼治療,療效評估SD。
2023年4月再次入院,複查CEA進行性增高(從2022年12月的12.29g/mL上升至2023年4月的54.02g/mL),結合患者門診4月複查胸腹影像學,考慮疾病進展。
患者一線治療影像學資料
二線治療
2023年4月28日至2023年12月6日,行信迪利單抗200mg+安羅替尼10mg晚期二線全身治療,最佳療效SD。
2023年12月27日,胸部CT提示右側胸腔積液並肺膨脹不全,左側大量胸腔積液,考慮疾病進展。隨後,行超帶引導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送胸水檢測腫瘤脫落細胞陽性,胸水檢測示CEA達到10000+ ng/mL。
患者二線治療前後影像學資料
2023年12月29日,給予貝伐珠單抗注射液胸腔注射。
三線治療
2024年1月17日,給予德曲妥珠單抗(T-DXd)治療(300mg,VD D1,Q3W)。
影像學資料顯示,原發灶及新發病灶均顯著縮小。且CEA水平顯著下降。安全性隨訪顯示,患者僅發生了1級中心粒細胞減少,無消化系統不良反應,整體耐受性良好。
患者接受T-DXd治療前後影像學資料
CEA動態監測結果(其中2023年12月為胸水樣本結果)
截止2024年12月,患者仍在治療中,晚期三線治療PFS已經超過11個月,並仍在持續獲益中,且副作用小,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
病例總結
專家點評
精準診療,檢測先行:HER2檢測助力患者實現更長生存
HER2突變是NSCLC的關鍵致癌驅動基因突變之一,在NSCLC中的發生率約為2%~4%[1]。CHAPTER研究透過對23321例NSCLC樣本進行分析,顯示中國NSCLC患者人群中HER2突變率為3.8%[2]。其中HER2突變的主要位置是酪氨酸激酶結構域(TKD,佔85%),其次是胞外結構域(ECD,佔11%)和跨膜結構域(TMD,佔3%)。HER2突變中外顯子20插入最為常見,其中Y772_A775dup(YVMA)插入佔HER2突變的75%。
隨著近年來精準醫療的發展,HER2基因檢測規範化的程序正在不斷推進。《非小細胞肺癌HER2變異檢測專家共識》和《非小細胞肺癌HER2變異臨床診療實踐專家共識》 [3,4] ,強調了HER2檢測的重要性,建議使用二代測序(NGS)進行基因檢測,並推薦HER2突變與EGFR、ALK、ROS1等驅動基因同時檢測。
結合本病例來看,患者及時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其攜帶ERBB2 p. A775_G776insYVMA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基於此基因突變狀態,患者接受精準化個性治療方案。在晚期三線治療階段,選用T-DXd,為患者帶來長期的生存獲益。
突破創新,療效卓越:T-DXd打破困局,開創HER2突變晚期NSCLC治療領域新時代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抗HER2治療藥物在NSCLC治療領域中的探索一直在不斷深化和拓展。對於HER2突變晚期經治NSCLC患者的探索主要聚焦於單克隆抗體、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TKI)類藥物,但這些藥物客觀緩解率(ORR)不足30%,中位PFS不足6.9個月 [5] ,整體獲益仍需要進一步提升。並且,由於以往缺乏有效靶向藥物,HER2突變NSCLC多參照非驅動基因突變患者治療,進展後主要依賴化療,療效和安全性不佳,亟需探索新的治療策略。
新型ADC藥物T-DXd的問世為經治的HER2突變NSCLC患者帶來了治療希望。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公佈II期DESTINY-Lung02研究的最終分析結果顯示,T-DXd 5.4mg/kg組的確認ORR為50%,中位PFS長達10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長達19個月[6]。
DESTINY-Lung02研究最終分析的療效資料
該研究證實了T-DXd在HER2突變晚期NSCLC患者中了的療效,強化了T-DXd作為該人群標準治療方案的地位。
II期DESTINY-Lung05研究是DESTINY-Lung02研究在中國的橋接研究,探索了T-DXd在至少一線治療進展後HER2突變轉移性NSCLC中國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表明,T-DXd在這類患者中經ICR評估確認的ORR達58.3%,其中1例完全緩解(CR),41例部分緩解(PR);疾病控制率(DCR)超過90%,12個月PFS率為55.1%[7]。
DESTINY-Lung05研究中的靶病灶大小較基線變化百分比
DESTINY-Lung05研究的PFS資料
DESTINY-Lung05研究彌補了DESTINY-Lung02研究未納入中國人群的不足,進一步證實了T-DXd在治療HER2突變晚期經治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對中國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T-DXd已經獲得FDA、日本和歐盟批准,在HER2突變NSCLC後線治療的適應症,還獲得CSCO指南、ASCO指南、NCCN指南等國內外多個權威指南推薦 [8-10]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月9日,T-DXd在我國獲批用於治療HER2啟用突變、且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為中國HER2突變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二線及以上的標準治療選擇。
結合本病例來看,患者為高齡男性,先後接受小分子TKI、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PFS獲益並不理想;三線治療則使用T-DXd單藥治療,PFS已超過11個月且仍持續獲益中,並且患者耐受性良好,顯著改善生存質量。本案例從真實世界臨床實踐角度,證實了德曲妥珠單抗在HER2突變NSCLC患者中取得了優異的獲益,為患者帶來更長期的生存改善。
專家簡介
王曉斐
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
主任醫師,呼吸病學博士
曾任法國魯昂大學附屬醫院住院醫生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NCI)訪問學者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衛計委科研專案
上海研究型醫院學會胸部腫瘤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女醫師協會肺癌專委會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呼吸病學肺癌學組委員
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Mar N, Vredenburgh JJ, Wasser JS. Targeting HER2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2015 Mar;87(3):220-5.
[2]Zhao J, Jia B, Guan 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R2 Alterations in 23,321 NSCLC Cases and Real-world Therapeutic Pattern in Chinese HER2-Mutant NSCLC: the CHAPTER Study. 2024 WCLC. Abstrcat. 1871 EP.12D.03.
[3]Ren S, Wang J, Ying J, et al. Consensus for HER2 alterations testing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SMO Open. 2022 Feb;7(1):100395.
[4]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R2-alter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orac Cancer. 2023 Jan;14(1):91-104.
[5]Cooper AJ, Gainor JF.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ontinued Progress But Challenges Remain. J Clin Oncol. 2022 Mar 1;40(7):693-697.
[6]Pasi J, Yasushi G, Toshio K,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in patients with HER2-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NSCLC): Final analysis results of DESTINY-Lung02. 2024 ASCO. Abstract 8543.
[7]Cheng Y, Wu L, Fang Y,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in Chinese patients (p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HER2 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rimary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2 DESTINY-Lung05 (DL-05) trial. 2024 AACR. CT248.
[8]2024版《CSCO NSCLC臨床實踐指南》
[9]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Version 2.2025).
[10]Kalemkerian GP, Narula N, Kennedy EB, et al. Molecular testing guideline for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for treatment with targeted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Endorsement of 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J Clin Oncol.2018;36(9):911-919.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