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時,有位患者找到筆者,他因尿血,尿脫落細胞檢查可見細胞,疑似移行細胞癌,傾向來自膀胱,但多次膀胱鏡檢並沒發現病變確切部位,無從下手,懷疑可能來自高位。
保守治療,帶癌生存
當時老領導已80多歲了,不想多折騰,也不想進一步再做侵入性的病理檢查,只想保守治療,帶癌生存。
於我處治療幾個月後,血尿消失了,一年後再查尿脫落細胞,未見異常,診治至今已有七年,患者總體狀況良好,無明顯不良症狀。
因各種因素而選擇保守治療的膀胱癌患者,絕非此例,多例患者至今仍然活的不錯。
類似的情況在前列腺癌患者中更為普遍。
因種種原因,一些前列腺癌患者拒絕或不能接受手術/放療等創傷性治療(部分藉助了內分泌藥物治療)而依舊滋潤地活著的,亦很多。
前列腺癌,進展並不迅速
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第一大癌。美國對死於他因的男性尸解研究發現,相當一部分都檢出前列腺癌,包括20多歲的男性竟然也接近10%。
但其進展常十分緩慢,近50年時間裡都沒有太大變化。
包括PSA篩檢,對於65歲以下的男性而言意義非常有限,對降低前列腺癌的特異性死亡少有/沒有幫助;甚至過度治療還會造成嚴重副作用。
過度診斷,拔高發病率
10年4月《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雜誌》以癌的過度診斷為題進行回顧性綜合分析。
文獻提及1975-2005的30年間,美國甲狀腺癌、黑色素瘤、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發病率都增加了3倍左右,但它們的死亡率卻並無變化。
韓啟德院士認為合理的解釋是:
“近幾十年醫學診斷技術的快速進步,查出了很多本來不治療也不會死的‘癌症’病人,人為地拔高了發病率”。
一語道破臨床痼疾,針砭時弊!過度診斷確已氾濫成災!
乳腺癌,並不恐怖
再以乳腺癌為例,作為中國女性第一大癌,此癌每每令婦女恐懼不安。然而,既往研究已發現:
死於非癌的40~50歲的女性中做乳腺組織切片檢查,居然有約40%患乳腺癌。一則表明乳腺癌非常常見,二則在當事人不知情狀態下它並沒那麼可怕。
有研究提示,乳腺導管原位癌是以惰性為主的,只有小部分(約8%)導管原位癌會進展到臨床特徵顯著的浸潤性癌。
臨床上,乳腺導管原位癌約佔乳腺癌的13.3%-48%。而乳腺結節及導管原位癌經15年隨訪後,因乳腺癌而死的僅2.9%。
因此,乳腺結節及導管原位癌應以主動監測方式為主,而不是一經發現就立即根治性治療。
此外,其他癌瘤中類似的惰性病變也普遍存在。
過度診療,增加心理壓力
隨著高敏診斷方法等的湧現,預估其趨勢還會惡化,將加劇過度診斷及治療,不僅引起恐懼心理,造成巨大心理壓力,且不當的積極檢查及治療,還將降低其後續的生存質量,防控癌的效果適反。
為此,筆者認為全社會需深化對癌認識,不加選擇地倡導“早發現”“早治療”並不合理。
對惰性病變無須過度應對,人人應把防癌及確保健康的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中,防範措施也應從改變觀念,普及相關知識做起!
放化療,對癌細胞是利是弊?
癌症轉移復發,還有“招”嗎!
如何降低復發風險?
靶向藥耐藥,怎麼辦?
癌症患者的飲食原則?
隨 著治療手段日新月異,許多癌症變得和慢性病差不多,只要合理 配合 治療,養護得當,長期生存並不是“難題”。
筆者新書《癌症療愈錄Ⅱ》目前已發行,本次將於11月22日,下午2點,與大家在直播間分享“抗癌秘招”,巧勝癌症,重享新生!
*識別下方海報二維碼,預約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