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 韓金序)像往常一樣,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醫師徐光勳再次來到了熟悉的獻血小屋。擼起袖子的那一刻,他顯得格外從容——作為這裡的“常客”,徐光勳對一切流程已經輕車熟路。徐光勳還是一名急診科醫師,對血管位置瞭如指掌,“扎這裡就可以了”,他指著自己的靜脈說道。
通勤路上的一個丁字路口,稍一拐彎便能看到這座小小的獻血站。每天清晨下夜班回家,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徐光勳總會習慣性地拐個彎參與無償獻血。截至12月19日,這已經是徐光勳第34次參與無償獻血,已堅持了30年。
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醫師徐光勳進行第34次無償獻血。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會選擇從醫、堅持無償獻血?被問及這個問題,徐光勳的思緒被拉回到40年前,那時他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班上有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深受同學們喜愛。“他講課風趣幽默、溫文爾雅,像大哥哥一樣,親和力特別強。”然而,就在徐光勳五年級的一天早自習,意外不期而至——他得知語文老師患上了。
“那個年代醫療水平尚處於起步階段,面對這類疾病束手無策。”徐光勳回憶起最後一次看望老師時的情景,他的手是那樣的慘白無力。那一刻,徐光勳心中種下了一個願望:“也許未來有一天,我能做點什麼。”
上了大學,徐光勳如願攻讀了醫學專業。在一次醫學院組織的科普宣傳活動中,他首次接觸到無償獻血。“無償獻血不僅能夠挽救生命,還能為那些急需輸血的患者帶來生的希望。”這句話深深觸動了他。活動現場展示了無數因及時獲得血液而重獲新生的患者故事,讓他意識到每一滴血液背後承載的生命重量。
活動結束後,徐光勳毫不猶豫地走到獻血車前,進行了第一次獻血。“我至今還記得針頭輕輕扎進血管時那輕微的刺痛。”回憶起30多年前的初次獻血經歷,徐光勳記憶猶新,“看著自己的血液緩緩流入血袋,心中起初有一絲緊張,但很快就被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感所取代。想到這些血液在未來某一天會流到另一個陌生人的體內,也許能拯救他的生命,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畢業從事於急診科專業後,徐光勳更加明白了血液對病人的重要性。“北京醫療資源豐富,外省市來求醫的患者很多,臨床用血需求很大。”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徐光勳基本選擇成分獻血。“成分獻血間隔短,想起來就可以去獻一次。”
截至12月19日,徐光勳已經參與34次無償獻血。看著一行行的獻血記錄,徐光勳並沒有覺得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獻血小屋就在我回家路上的丁字路口,獻血只是拐個彎的事情。”而這條路,徐光勳已經走了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