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機體重要的排洩器官,會在血液流經時保留其中的水分及有用物質,清除代謝廢物、毒素,使其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維持內環境的“乾淨”和“穩定”。腎為“先天之本”,儲藏的腎精就像是機體的“燈油”,只有燈油充足生命力才旺盛。
談到“腎”,不少人會將其與男性健康聯絡在一起,甚至不少男性非常忌諱別人說自己“腎虛”,貌似腎虛就代表了“不行”。但老話說“男怕傷肝,女怕傷腎”,道出了腎臟對女性的重要性。
原來女性更容易患腎病
近期,美國腎臟病學會公佈了一項納入204個國家、地區的報告,資料顯示,過去30年裡,全球女性的慢性腎病病例數幾乎增加了兩倍,患病率、死亡率分別增加了2.1%、3.4%。
在健康意識提升、體檢頻次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下,女性腎病的檢出率略有升高。2022年《臨床腎臟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我國女性慢性腎病患病率為男性的1.8倍,這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先天結構“短板”
女性尿道短、寬、直,緊鄰肛門、陰道,細菌更易侵入,引發尿路感染,尤其是常憋尿的女性,細菌透過“尿道-膀胱-輸尿管”抵達腎臟,引發腎盂腎炎等嚴重情況。長期、反覆感染,腎臟更易受損。
特殊時期影響
女性妊娠期、更年期也會對腎臟有影響。比如,孕期腎臟會發生體積增大等一系列改變,且負擔大幅加重,而此時對腎臟有一定保護作用的雌激素通常也會下降,腎損傷風險增加。
“三高”疊加風險
過去10年中,代謝因素導致女性慢性腎病死亡率呈現出驚人的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壓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失去雌激素保護的老年女性群體中。
免疫疾病催生
多種自身免疫病在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高於男性,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乾燥綜合徵等,可伴發各種腎臟問題。囊性腎病等部分家族遺傳性腎臟疾病也是女性患病率更高。
愛美卻傷了腎
為了減重,部分女性選擇節食,造成營養不良、貧血等,會影響腎臟正常運轉;長期服用含傷腎成分的減肥藥,可引發急、慢性間質性腎炎等。
不少女性有美白、染髮的需求,殊不知大多數染髮劑含有苯胺等有害成分,劣質產品甚至含重金屬,均需經腎臟排出體外,長期接觸可引發腎衰竭。
女性學會呵護腎臟
喝水:平時多喝水,可以適當喝點鹼性水,切忌憋尿。
飲食:適當控制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攝入,少吃動物內臟,適量吃堅果。
用藥:不要隨意服用減肥藥,尿路感染要早就醫、早治療;狼瘡性腎炎需控制病情,不自行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減藥、停藥。
避免疲勞:尤其是月經期不僅要避免勞累,還要避免性生活;患有慢性腎病的女性,更要注意休息,每天睡足7小時。
檢查:備孕前要查腎功能、尿常規及微量蛋白尿,懷孕後定期隨訪這些指標。
本文綜合自:
①2024.12.12生命時報《女人和男人,究竟誰的「腎」更脆弱?》
②2021.03.09澎湃客戶端《關愛健康,聊聊女性易患的三種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