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座標:北京大學醫院
崗位座標:胃腸外科(中心)
本集主講:李明
我叫李明,今年51歲
現為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胃腸外科(中心)主任
負責胃腸外科醫教研工作
當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我註定會走上從醫之路
當《門診21課》有了浪漫的註解
我誓言一生作“杏林”
春暖萬家
無論是在手術檯上
手執一刀、專心致志
還是在科研路上
精雕細琢、持續精進
我始終堅守從醫初心、勿忘醫者之道
希望以仁心之光照亮希望
以仁愛為諾溫暖一方
值此新春佳節
祝首鋼大家庭的同事們
春節快樂、工作順利!
祝親朋好友及家人
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我的母親是一位工作繁忙的護士長,家、學校、醫院,構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三位一體”。所以於我而言,醫院的消毒水味道幾乎成為我童年的主旋律,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日誌中。
多年的耳濡目染,很自然地,我在高考志願上填寫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只是在選擇內科還是外科時,我與母親的意見有些相左。也許是見多了外科“戰場”上的風雲變幻,母親認為應該學內科,內科工作相對穩定,工作環境也更加“平靜”。但是我卻堅持要做外科醫生。
2004年,我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得腫瘤學博士學位後,又作為訪問學者,到法國路易巴斯德大學進修了一年。畢業後,致力於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與科研工作。
臨床上,我專注於結直腸癌外科手術和綜合治療,並積極開展結直腸癌微創手術治療,推動結直腸癌的多學科合作。在從事臨床腫瘤外科工作的同時,開展並完成了多項科研專案,其中,國家自然基金一項、北京市科委新星一項、863子課題一項,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曾擔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外科副主任,參與的結直腸癌診治的研究獲得中華醫學獎三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青年學者。
與疾病的戰鬥
從來不是某一個科室或某一位醫生
單打獨鬥就能取得勝利
這個過程
凝聚了各專業人員的專長與智慧
到北大首鋼醫院之前,我曾多次受邀到首鋼醫院指導和參與胃腸腫瘤多學科合作,與首鋼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入職北大首鋼醫院,在醫院的支援下,我們胃腸外科與其他科室緊密合作,率先引入MDT(多學科會診)模式,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專業、個性化和精準的治療。建立多學科診療的組織體系、工作制度、操作流程、診療規範等相對容易,關鍵點是組建穩定性較強的MDT診療團隊。我是北大首鋼醫院MDT的負責人,在我國著名胃腸腫瘤專家、胃腸外科首席專家顧晉教授的指導和支援下,胃腸外科與腫瘤內科、肝膽胰外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共同組織成立了胃腸道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協作組(MDT),實現多個科室專家在病房裡 “圍著患者轉”。
MDT不僅推進了規範化診治,同時推進高齡、疑難複雜胃腸腫瘤手術與各大腫瘤專科醫院實行差異化發展。目前,科室已成功開展各種高難度、複雜的結直腸手術,在盆腔腫瘤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區域性進展期直腸癌侵犯骶骨的聯合器官切除、造口癌根治性切除等高難度手術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為胃腸外科(中心)主任,在提高自身業務技術的同時,我還大力開展新術式,提升科室臨床綜合能力,努力帶領胃腸外科取得長足發展。舉辦了第一屆首頤醫療結直腸腫瘤高峰論壇,提高了科室在國內的知名度;打造了一支由“副高階”青年醫生組成的MDT團隊,並擔任輔導老師,在近年來全國各大MDT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
平日裡,我還時常鼓勵青年醫生多走出去交流,學習成長;指導他們如何製作內容更加豐富的交流課件;分享心得:分析病例要從患者長遠生存的質量考慮……其實從我內心來講,能為醫院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讓年輕人獨當一面,我很欣慰。
做手術、鑽科研、強管理、帶隊伍,雖然工作越來越忙,但我始終堅持寫科普文章,宣傳知識、帶動科室,盡力把故事講得通俗易懂,讓廣大受眾覺得好玩、好聽、能明白、有獲益,希望我寫的文章能夠幫助患者和廣大群眾“診病、治病、防病”。在個人公眾號“小明一刀”上,我已經堅持寫文章8年,就是希望用文字記錄下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的真實故事,這一系列的文章,我為其命名《門診21課》。
之所以是21課,一方面是因為我曾每週二上午滿號要看21位門診患者,另一方面也是借鑑了一個有意思的說法——靈魂的重量為21克。科學對於靈魂的重量沒有權威論證,僅是我自己對此有個浪漫美好的解釋:人類的靈魂重量是人類最純潔的愛。所以我用了“21課”這個諧音,寓意著我對醫患關係、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關愛病人,勝似親人”“有這樣的好醫生是患者的福氣,謝謝李醫生”……每當聽到患者與家屬的感謝與好評,我的心中便會湧起一股股暖流,他們的認可與信任就是促進我不斷前行、持續精進的動力。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這是每一位醫者的信仰
也是我此生追逐的路
我會永守醫者仁心
願德滿人間!
乙巳蛇年的鐘聲已經敲響
給大家拜年了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祝願首鋼蒸蒸日上!
hello,首鋼人
品牌策劃/編輯:欒曉文
文字:李明
整理人:吳憬
圖片:北大首鋼醫院提供
審校:曾智 呂向東
出品:首鋼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