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行訣講記的封面
《輔行訣》,全名叫做《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藥》或者《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藥》,是“湯液經法圖”的載體。並且從目前來看,是唯一的載體。
所以,可以這樣說,沒有《輔行訣》,就沒有“湯液經法圖”。
同時,《輔行訣》中除了“湯液經法圖”,還記載了很多其他內容。這些內容,可能都是《湯液經法》傳承體系的內容,都帶著深深的五行虛實和無味補瀉的烙印。甚至透過這些內容,我們能夠對中藥組方配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中醫防病治病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所以,我們寫了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全名叫做:《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講記——從獨特價值、方證詳解到臨床應用。簡稱,《輔行訣講記》。
今天呢,我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這本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AI 生成)
可能有人會說,金老師,你不是寫過《湯液經法圖講記》嗎?怎麼又寫《輔行訣講記》呢?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答: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湯液經法圖講記》以解讀“湯液經法圖”為主,雖然也會引用一些《輔行訣》的內容,但僅限於解釋說明。而《輔行訣講記》是專門解讀《輔行訣》的書,會儘可能解讀《輔行訣》記載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方。
比如說,在《輔行訣講記》中,我們專門對“湯液經法圖”的五味補瀉原理與《素問·髒氣法時論》的五味苦欲補瀉關係進行了詳細對比,梳理其中的五行生剋邏輯,讓大家自己去判斷,到底誰更嚴謹、更符合臨床治療實踐。
又比如說,在《輔行訣講記》中,我們還列表整理了詳細講解了五臟救誤湯、五臟諸勞損病方、開五竅救中惡卒死之法等方劑的組方原理和應用場景,剖析其中圍繞著五行形成的關聯關係,讓大家瞭解到更多的組方思路和拓展思維。
再比如說,在《輔行訣講記》中,我們更加探索性地將“湯液經法圖”的內容用於理解現代醫學疾病,高血壓應該定位在哪個臟腑?為什麼高血壓會引起心腦血管意外?怎樣把“湯液經法圖”與五運六氣結合起來看新冠肺炎治療方?諸如此類問題,都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明白,“湯液經法圖”不是一個文物,而是一個禮物。
綜合以上內容,形成了本書。
其實,最簡單地,從篇幅角度,《湯液經法圖講記1》只有二十五講,而《輔行訣講記》有四十講,這就是在保留通俗易懂的講稿特色的同時,奉上更為豐富和創造性的內容。
這四十講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
上篇主要是講《輔行訣》的獨特價值,從唯物史觀的角度,深入剖析五臟虛實辨證與五味補瀉治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中篇主要是講《輔行訣》的證與方,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展現了《輔行訣》收錄的各類治療方的組方特點和適應症表現。下篇主要是講拓展式的臨床應用,重點就是兩個,一個叫做天馬行空,一個叫做活學活用。
全書的最後,我們全文摘錄了《輔行訣五藏用藥法要傳承集》中1965年範志良抄本和《敦煌古醫籍考釋》中《輔行訣》抄本的原文,方便大家學習原汁原味的內容。
希望這本書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奉上本書的序言、前言和目錄,讓大家先睹為快!其中, 為本書撰寫推薦序的專家包括:
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的曹東義教授。
甘肅中醫藥大學的趙鯤鵬教授。
當歸中醫學堂創始人李永明教授。
當然,我們也為本書編寫了一個簡短的前言,方便大家瞭解成書背景。
接下來,為大家展現本書的目錄。
目前,這本書在噹噹、京東等各大網上書店都已經正式發售了,喜歡的朋友可以前去購買啦!
最後,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韓翔編輯的不懈努力,讓我們偶然聊天的靈感成為了現實。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在公眾號上釋出幾篇正文內容,幫助大家瞭解這本書。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