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藥補不如食補”,這話不是空穴來風。古人早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經驗總結。
而現代的研究則發現,最佳化飲食模式,確實有助長壽,無論是哪個年紀都不晚!
研究發現:吃夠這3種食物,
或可延壽6年
調整飲食能助長壽?是的!2024年刊發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納入了七個國家的典型飲食模式,然後全面地評估飲食對壽命的影響。發現對於我國來說,如果調整飲食吃夠3種食物,或可延壽6年!
研究顯示,中國的典型飲食模式雖然在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上表現出色,但在全穀物、堅果和豆類的攝入上卻明顯不足。這些食物不足可能限制了我們的長壽可能性。因此,增加這3類食物的攝入,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或將對延長壽命產生積極影響。
飲食改變帶來預期壽命增長。研究截圖
就拿年齡40歲左右的人來說,如果改變飲食模式,我國女性和男性的預期壽命可分別延長6.2年和6.3年。
具體而言,3個最具影響力的改善為:
增加全穀物的攝入將使女性壽命延長1.5年,
增加豆類攝入量可延長1.1年,
而限制紅肉的攝入則能延長0.8年。
飲食無論任何年齡調整,都有積極效果。即便60歲開始最佳化飲食,也同樣有積極效果。①②
長壽飲食,記住這4個要點
一、吃全穀物做好3點
玉米、燕麥、蕎麥、小米、藜麥、大麥、紫米、黑米等都是全穀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全穀物、雜豆類食物 50-150克。③不過,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我國超過80%的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嚴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穀物攝入量為13.9克,女性為14.6克,遠低於推薦攝入量。④
健康時報圖
建議:
(1)主食中搭配著吃。建議全穀物和精白米麵搭配吃,比如二米飯、八寶飯都是推薦的做法。採用電飯鍋的雜糧飯功能或壓力鍋能做出口感軟爛的雜糧飯或粥,用豆漿機、破壁機制作五穀豆漿或雜糧米糊也是不錯的選擇。
(2)因人循序漸進吃。剛開始嘗試的人群可從少量逐漸增加,因為全穀物中含膳食纖維,會對胃腸道造成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兒童及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來說,不可過量吃。
(3)不要自行加調料。北京積水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彤2021年在醫院微信公號刊文提醒,有人喝各種雜糧粥要放白糖、做雜糧主食餡料加很多油、鹽,這些都要儘量避免。吃雜糧時儘量遵守“三少原則”:少油,少糖,少鹽。⑤
二、吃豆類留意4點
豆類分為雜豆和大豆兩類,大豆類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雜豆類包括豌豆、綠豆、紅豆等。豆製品則由豆類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比如,豆漿、豆腐、豆腐腦、臭豆腐、腐乳、豆豉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顯示,約40%的成人不常吃大豆類製品。即使常吃豆類的人群中,攝入量也遠遠不足。⑥
健康時報圖
建議:
(1)多種豆製品換著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15-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大豆製品。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圖
不過,中國營養學會原秘書長翟鳳英2018年在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節目中提醒,這4類“豆腐”與豆製品沒有任何關係。⑦
杏仁豆腐:杏仁、糖、鮮奶
日本豆腐:雞蛋、水、鹽
魚豆腐:魚漿、澱粉、糖、鹽、油
千葉豆腐:大豆分離蛋白、油、鹽
(2)豆米飯代替白米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方海琴2023年在CCTV生活圈微信公號刊文表示,日常主食,用豆米飯代替純白米飯,飲食健康級別就上了個檔次。
像紅豆、綠豆、芸豆、豌豆、鷹嘴豆、蠶豆等。由於它們澱粉含量較高,同時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以代替部分主食。⑧
(3)豆類發芽營養更高。北京積水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勍燁2024年在該院微信公號刊文介紹,部分豆類泡脹發芽可以炒菜,豆類製成豆芽後除原有的營養素外,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當新鮮蔬菜缺乏時,豆芽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⑨
(4)烹飪多蒸煮燉少煎炸。烹調方式會顯著增加豆製品的脂肪含量,並破壞蛋白質結構,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所以更加推薦採用蒸、煮、燉、幹炒等清淡少油的烹調方式。⑩
例如,油豆腐和油豆皮在製作過程中多了一道油炸的工序,會攜帶更多的油脂,熱量會顯著提高,不建議過多食用。此外,一些經過調味的豆乾比如香乾、燻幹、滷幹,鈉含量較高,也應控制食用量。⑪
健康時報圖
三、吃堅果留意3點
不少人可能除了過年過節,平時很少吃堅果。建議:
(1)各類堅果換著吃。堅果一般可分為澱粉類堅果(板栗、蓮子等)和油脂類堅果(瓜子、杏仁、榛子、核桃、松子等)兩大類。⑫每種堅果不同的營養價值,推薦大家混合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週攝入堅果50-70克,平均每天就是10克左右。相當於7-8個腰果/巴旦木/開心果/原味杏仁,或者2-3個山核桃,或者1小把帶殼松子等。⑬
健康時報圖
每天攝入一小把堅果,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加入正餐用作烹飪輔料。
(2)最好選擇原味的。鹽焗、五香、奶油、蜂蜜、琥珀……特殊口味的堅果,往往新增了糖、鹽、油、香精等調料,長期食用反而更容易增加三高、肥胖等風險。
(3)堅果要密封存放。不少人堅果隨意存放,直接堆放在桌上。其實,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最好密封儲存。
四、少吃加工肉製品
紅肉要吃,因為紅肉中的鐵含量較高,B族維生素含量較豐富,但要注意攝入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資料,2015—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每標準人攝入畜肉(即“紅肉”)量為72克/天,推薦攝入量為:
18~65歲成人:40-75克/天
65歲以上人群:40-50克/天
尤其要少吃深加工肉製品(培根、火腿、香腸、牛/豬肉乾、肉罐頭等),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③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Life expectancy gains from dietary modifications: a comparative modeling study in 7 countr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J].2024.
②2025-01-20國際科學《研究發現:中國人要長壽,這幾種食物得吃夠!》
③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④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J]. 營養學報,2020,42(6):521.
⑤2021-05-19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全民營養周】天天全穀物,美味健康兩不誤》
⑥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
⑦2018-03-11約見名醫《一定要看清!這些“豆腐”,其實和豆製品沒有半毛錢關係!》
⑧2023-07-18CCTV生活圈《用它當主食營養翻倍,還輔助降低血脂,這幾類人最適合》
⑨2024-05-13北京積水潭醫院《全民營養周丨龐大的豆科家族,你吃對了嗎?》
⑩2024-05-10華西第二醫院《抄作業啦,大豆的吃法原來這麼多!》
⑪2024-06-07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大豆營養豐富 應該怎麼吃》
⑫2023-05-10中國疾控中心《堅果探秘— 一起探索堅果的神秘世界》
⑬2024-02-03科普中國《22種堅果營養大比拼,第一名你肯定猜不到!》
編輯:任璇
審稿: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