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這位群友 也太抬舉美國了,這能打壓中國麼?
美帝這是無奈離開罷了。 這位群友看著是五毛,其實是美吹。
2月4日,宣佈將暫停向中國市場供應疫苗,此次供應暫停將至少持續至2025年年中,原因是中國市場對宮頸癌疫苗需求疲弱,為加速庫存消耗而暫時向中國市場停止發貨。
網紅宮頸癌疫苗,終於遇到拐點了。從一苗難求等半年,到門前冷落車馬稀,經過了5年時間。當然,主要是指默沙東的宮頸癌9價疫苗。
2018年4月11日,李總理到上海華山醫院考察,有護士向他提出希望儘快引進宮頸癌9價疫苗。李總理當即要求有關部門加快審批,保障供應,讓有意願的群眾儘早就近用上最新的防癌疫苗。李總理回去1周後,宮頸癌9價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 。
在此之前,宮頸癌9價疫苗已是網紅疫苗,發祥地是香港。 2016年3月, 宮頸癌9價疫苗在香港上市,男女性都可以接種。
香港女明星蔡卓妍和梁詠琪,是宮頸癌疫苗的官方形象大使。男明星鄭伊健、馮德倫、姜濤、關智斌也拍過宣傳海報。
香港樂壇大姐大梅豔芳,於2003年因宮頸癌去世,也是人盡皆知。因此,宮頸癌疫苗在香港的正反面宣傳,都足夠到位。
最後,香港還有很多私立疫苗接種診所,為了做內地生意,也是不遺餘力在網上宣傳赴港接種9價疫苗的香港疫苗遊。
以上種種,加上女性消費力量的崛起,導致宮頸癌疫苗成為史上第一個網紅疫苗。我對此有過的評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以,宮頸癌9價疫苗在內地一上市就處於瘋搶狀態,當時在公立醫院預約接種大機率要排隊到半年後。為了避免貓膩和暗箱操作,很多城市不得不祭出了搖號大招。
全套3支打下來接近4000元,這樣的疫苗竟然要排隊搖號?這也太瘋狂了。搖號疫苗,估計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當巨大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就會被違法/犯罪分子盯上。
最輕微的是疫苗黃牛,“每單能賺三四百元”“一個月賺個幾萬不是問題”。
其次有冒名頂替接種,好不容易約上的名額,竟然被別人給用了。
2019年5月和7月,香港先後曝光有些私立診所給內地客人接種水貨宮頸癌疫苗,以及用生理鹽水冒充宮頸癌疫苗。
香港對疫苗動手腳的歪腦筋,被內地學會了。
2022年6月,廣西法院判決4人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其罪行是:未經國家正常的海關渠道,沒有采取國家疫苗製藥規範的保護和流通措施,透過“水客”以客船或貨車夾帶的方式,將香港的宮頸癌9價疫苗走私到內地銷售。
2023年7月,南通某醫院護士金某某,因非法銷售和接種從香港走私來的宮頸癌疫苗而獲刑18個月,處罰金81萬元。
2023年9月,最高法釋出一批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吉林某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管疫苗接種的閆某,犯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4個月,並處罰金50萬元。其罪行為:將宮頸癌4價疫苗1支拆分成2支至4支銷售。
2024年7月,警方通報四川某衛生院職工許某某私自用生理鹽水冒充HPV宮頸癌疫苗,為多人接種,並非法獲利1.1餘萬元。
2024年11月,蘭州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以生理鹽水假冒宮頸癌4價/9價疫苗的詐騙案件,受害群眾高達百餘人,涉案金額超過60萬元。經查,李某某利用在醫院工作的便利,私自保留疫苗包裝,灌入生理鹽水,並透過社交平臺謊稱有特殊渠道可無需預約接種宮頸癌疫苗。
2025年1月,山東省日照市某醫院護士陳某,因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罪行是:在宮頸癌9價疫苗供應緊張時,以有內部渠道、能夠預約接種為由,騙取182名被害人共計113萬餘元。
這一切,都是因為宮頸癌9價疫苗奇貨可居所致。我想,中國歷史上那麼多人因為某一種疫苗而坐牢,這潘多拉疫苗,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實際上,宮頸癌9價疫苗供應緊張情況,在2023年下半年就已經明顯緩解。因為當年的批簽發量達到3655萬支,同比增長136%。多地社群醫院可現約,不再“一苗難求”。2024年就進入到敞開接種階段。2025年進入過剩階段不可避免。
陶醫生分析,宮頸癌疫苗過剩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有支付能力、有接種意願者多數已經接種
宮頸癌疫苗的目標人群主要是9-45歲女性,但實際有意願接種(需要有知識和願意採取行動)以及有支付能力(2000~4000元)的女性比例,是一定的。當這些女性大多數接種後,除非疫苗價格有明顯下降,使更多女性有能力承擔費用時,接種量才能維持或增長,否則市場必然萎縮。
我的意思是,女性接種肯定有潛力可挖,但不降價肯定沒戲。默沙東公司暫停供應,應該是想維持一下價格再看看。
第二,科學認知,導致疫苗需求減少
宮頸癌疫苗作為一種重組蛋白疫苗。研發之初按重組蛋白疫苗的一般規律去設計接種程式,所以其最初的推薦接種程式是經典的6個月接種3劑程式。
然而,印度放了個大招。在其開展的一項大規模宮頸癌疫苗效果研究中,由於意外原因,各有1/3的研究物件分別接種了1劑,2劑和3劑疫苗。事後對這些人的HPV病毒感染情況最終調查,竟然發現三組人群沒有區別。在其他地區的研究也有類似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基於這些證據,做出了減少宮頸癌疫苗接種劑次的建議,3劑肯定不需要了,2劑槓桿好,1劑也不是不行。詳見:
我目前也是推薦只接種2劑,不反對接種1劑,但絕不建議再接種3劑。
這樣一來,對宮頸癌疫苗的需求就銳減了1/3甚至2/3。對疫苗公司不是好訊息,但對公眾來說絕對利好。
第三,男性接種需求,可能只是女性的零頭
今年的宮頸癌疫苗領域,確定會發生三件事。
第一,默沙東宮頸癌4價疫苗允許男性接種,這件事已經發生。
第二,默沙東宮頸癌9價疫苗將允許男性接種,這件事即將發生。
第三,廈門萬泰的國產首個宮頸癌9價疫苗將上市,目標人群暫時是女性。這件事與第二件事的先後順序無法確定,但今年肯定發生。
由此可見,男性接種宮頸癌疫苗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且全是默沙東的產品。但默沙東公司仍然做出了暫停半年向中國供應疫苗的決定,必然是認為開放男性適應症對於提升銷量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改變整體對宮頸癌疫苗需求不足的判斷。
我也認為,男性接種不足以挽回宮頸癌疫苗市場走下坡路的趨勢,但降價仍然是可以挖掘男性市場的一個法寶。
第四,國產宮頸癌疫苗挑大樑,捨我其誰
疫苗研發和生產沒那麼難,特別是生產端,中國做出奶茶價的宮頸癌疫苗一點也不意外。但大家也不要太使勁催降價,任何商品價格的暴漲或暴跌,都不是好事,慢慢來。
目前已有兩個國產的宮頸癌2價疫苗和一個4價疫苗上市,奶茶價來自2價疫苗競爭政府採購疫苗市場。按照之前我瞭解到的產品管線,宮頸癌疫苗很快就會變成一個紅海市場,多個國產的多價宮頸癌疫苗將從2025年起扎堆上市。
技術上,進口疫苗沒有任何優勢,也不存在改進的餘地,因為現役技術足夠安全和有效,否則怎麼會從標準接種3劑變成2劑或1劑呢?
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將有4~5家宮頸癌疫苗供應商鏖戰中國,它們在品質上大同小異,那不拼價格拼什麼呢?
拼到最後,衣衫襤褸站在那的,肯定是國產疫苗。之前的鉅額利潤被先發優勢的進口疫苗賺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以後就沒進口疫苗什麼事了——可以有存在感,但不多。
宮頸癌疫苗市場,大致就是上面這種戰況。哪有什麼“美帝國主義對中國打壓”,只有“美帝國主義怏怏撤退”
(完)